阿澀

原中國旅遊者協會常務副會長

阿澀 Arthur Chance,旅行家,記者,主持人;曾任中國旅遊者協會常務副會長,已遊歷了18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1年,背包自助遊歷歐亞24國家和地區;2002年加入旅遊衛視,曾主持多種類型的節目,參與創立《有多遠,走多遠》大型電視行動節目,先後創辦《人生之旅》、《心旅程》、《大駕光臨》《世界游》等多種類型的旅遊類節目。曾榮獲第27屆中國電視金鷹獎電視節目男主持人提名獎。

旅歷


2001年07月,背包自助遊歷了歐亞24國家和地區;
2004年09月,帶領父母遊歷歐洲;
2005年,32個國家;
2008年,48個國家;
2010年,52個國家;
2012年,63個國家;
2013年,75個國家;
2014年,100 國家;
...
2019年,247 國家和地區!

國家收藏者


阿澀
阿澀
據統計:有超過2000人,遊歷過100個國 家;有超過200人,造訪過200個國家;有不到20人,走遍了300多個國家和地區。尚無一個中國人走遍全世界。2014年,阿澀創立“國家收藏者”俱樂部,啟動“走遍全世界”計劃,準備用五年的時間造訪這星球上所有的國家和地區,成為第一位走過247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國人。

主持


2002年07月,加入旅遊衛視后曾主持《酷車地帶》、《汽車派》等服務類節目,參與創立《有多遠,走多遠》大型電視行動節目,先後創辦《人生之旅》、《心旅程》、《大駕光臨》、《攬勝天下》、《路虎 發現 無止境》等多種類型的旅遊類節目;
2004年01月,擔綱北京人民廣播電台的嘉賓主持,規劃與製作每日直播二小時的旅遊節目;
2005年開始堅守主創《世界游》欄目,每年《環遊世界80天》,造訪中國《一生要去的50個地方》,探求《地球的故事》;
2006 至2008年,出任擔綱《世界游》之《人生之旅》等系列的主編和主持人,攝製以“行之精,人之品”為主題的60分鐘節目,這是一部通過記錄阿澀在國外的生活場景為題材的旅遊紀錄片系列,藉助與當地人的交流,展現世界各地的人、物、風、情;
阿澀
阿澀
2009年初,創辦並主持《中國游》欄目之《心旅程》系列;這是一部不同凡響的“旅行真實電影”,通過開天闢地的三機一體的記錄方式,帶領觀眾周遊中國,捕捉各地不同的風貌;第一季“聊聊旅遊那點事兒”,第二季“奇人、能人、有趣人,行者樂人”;
2010年,阿澀將汽車和旅遊相結合,運用轉行電視的八年珍貴經歷,全心打造了高端汽車的自駕節目《大駕光臨》;
2011年,創辦和製作《世界游》之《地球的故事》,返璞歸真地運用白板和貼畫等教學形式,在45分鐘內收集、整理和歸納熱門目的地的資料和信息,同時融合了歷史演變和典故傳說等趣聞,每周為喜愛獲得世界知識的觀眾呈現一堂脫口秀類型的地理課;
2012年,阿澀聯合新浪微博發起了評選中國人《一生要去的50個地方》的大型票選活動;經過近六個月的時間,一共有二十六萬多人參與了投票,總共收到六十二萬餘張選票,最終得出了中國人《一生要去的50個地方》的排行榜,如今已經成為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的風向標;
2013年,推出《一生要去的地方》系列節目,這是一個專業且值得信賴的讓觀眾得以看世界的窗口,通過阿澀口述旅行記錄的方式,與主持人一起帶著問題去旅行,在路上不斷探索、發現和反思,在普及知識、開闊眼界和提供信息的同時,也滿足了人們渴望遊歷世界的巨大好奇。
2015年,推出《走遍全世界@阿澀》一部長篇連續的、直播互動的、優雅唯美的電視遊記。身為一名旅遊記者@阿澀,獨自一人前往那些許多人一輩子都不會去的國家甚至連聽都沒聽說過的地區,探索、發現和分享。
2017年,《世界游》以其知識性、趣味性和欣賞性的節目,一直保持著中國旅遊影視行業中之領導者的地位。《世界游》一帶一路亞洲篇榮獲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年度上星頻道最具品牌影響力節目。

節目


《世界游》之《人生之旅》、《環遊世界80天》、《一生要去的地方》、《地球的故事》等系列;
《中國游》之《心旅程》等系列;
阿澀
阿澀
《有多遠,走多遠》等。
《世界游》
《走遍全世界@阿澀》
“古往今來曰世,上下四方曰界”,世界是時間與空間的總稱。《世界游》是一部以日趨形成的環球旅行大時代為背景的旅行分享類電視節目,是一部中國人走出國門、行游世界和認知感受的電視紀錄片系列。影片透過與不同性別、不同性格和不同社會背景的當地人接觸和溝通,通過紀錄對目的地的共同了解和個性發現,展示當代中國人之文化的、享受的旅行生活;節目秉承“勤於發現,敏於感受”的旅行宗旨,弘揚“道聽途說”的樂於分享的傳播精神,專註於打造洞察人性和反思文化的一種全新類型 —— 旅遊紀錄片。曾榮獲2017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年度上星頻道最具品牌影響力節目。

活動


阿澀
阿澀
中國人《一生要去的50個地方》西藏、愛琴海、普羅旺斯、北極、巴黎、北海道、布拉格、馬爾地夫、威尼斯、希臘小島、金字塔、南極、維也納、黃石公園、台灣、倫敦、雅典衛城、羅馬、大堡礁、阿爾卑斯山、紐約、夏威夷群島、撒哈拉大沙漠、米蘭、梵蒂岡、巴塞羅那、香港、耶路撒冷、迪拜、柏林、亞馬遜叢林、巴厘島、挪威海岸、長城、布宜諾斯艾利斯、冰島、墨西哥的瑪雅古迹、澳門、阿姆斯特丹、清邁、好望角、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脈、卡薩布蘭卡、泰姬陵、阿拉斯加、莫斯科、里約熱內盧、蘇黎世、科羅拉多大峽谷、伊斯坦布爾。

俺是阿澀


阿澀,是俺的英文名字。
而取這個名字的原因,不是因為那個聲名顯赫的亞瑟王,也不是因為二戰中傳奇的邁克阿瑟將軍,而是因為小時候看過的一部電影《牛虻》。
這部根據伏契克的小說而改編的同名電影,裡面的主人公,在少年時代的名字就叫阿澀,而“牛虻”是他的綽號。記憶最深的是牛虻在臨刑前給女友瓊瑪的訣別信中,他沒有署名,但是末尾寫下了他們小時候一起學的一首小詩:
不管我活著
還是我死去我都是一隻牛虻
快樂地飛來飛去
喜歡旅遊是因為看了《房龍地理--地球的故事》這本書。
美國作家、歷史學家房龍在1932年就寫了此書,第二年就有中文版發行,據說當時就有相當多的讀者。看了房龍先生在書中的描繪,自己就有種想要一探究竟的衝動,想去看看那些生活在大海邊,高山裡,河流旁,草原中的人們,無論他們是在文明的城市,還是在原始的部落。只想看看這麼多年過去了,那裡的人們是不是還象書中所說的那樣:
他們為什麼住在那裡
他們來自哪裡
他們在幹什麼
...
做市場的人常常這樣定義市場的兩個要素,慾望和能力。已經有了看世界的慾望,想付諸實施就要有錢有閑,缺一不可。
好在在恰當的時候這一切都有了,公司裁員,自己也就有了閑;Budget Travel也讓自己可以用很少的錢去更多的地方。於是,就成了背包客,真正的無業遊民。真正的背包自助旅遊是在2001年7月6日開始的,原本設計的是為期十個月的環球行,但是真正完成的是為期100天的歐亞行,這其中遊歷了24國家和地區。
放下了所有(有的是你想放的,有的是你不得不放的)到也覺得一身輕鬆。一路走過來,經歷了很多,欣賞不一樣風光,結識不一樣的人,享受在路上的生活。
適時閑暇小憩,品茗回望,來去匆匆間彷彿已有了幾分收穫,只是現今還沒有能夠像房龍先生所說的那樣:
你告訴我 你住在哪裡
讓我告訴你 你是誰
旅遊衛視有這樣一句宣傳語,“行走改變命運”。
總是覺得這句話用在我身上非常的貼切,因為,我的生活從旅行回來以後就發生了根本的改變:轉行,做了電視人。
其實,俺也沒認為自己是什麼主持人,好像更喜歡Discovery稱呼主持人的方式,Traveler。畢竟,旅遊是我的最愛!機緣巧合地進入了The Travel Channel 這個專業的旅遊頻道,從此,旅遊對我來說就有了不一樣的意義:旅遊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旅遊。
我在旅遊中發現,在旅遊中記錄,在旅遊中感悟,在旅遊中傳播。
其實,Travel這個詞除了有旅行的意思,還有傳播的喻意。
雖然,我不是一個科班出身的主持人,但是好在旅遊衛視是一個開放的平台,所以才能夠容忍我繼續用那磕磕巴巴的、笨拙的語言(當然,還有那種英文混雜的、典型的外企陋習)和喜歡旅遊的觀眾交流。
好了,喜歡旅遊還是不喜歡旅遊,有事沒事常聯繫:[email protected]

道聽途說


你道聽途說了嗎?
從2001年背包旅行回來后,就喜歡上了孔子。而且,非常喜歡。
看了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算是入門。
沒錯,在《論語·陽貨》中,子曾經曰過,“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為此,我想到了“道聽途說”一詞,目的是想警示自己要說真言和實話,不要塗抹和粉飾。
總是在想,“聽”,是我們所得到的;那麼“說”呢,即是一種給與。如同在旅行中,你聽到了別人的指示,才到達了目的地。
其實,很多人都聽到了。但是,為什麼不說呢?
我想說,與人分享。說那些聽到的,說那些看到的,也說那些想到的;說那些我觸摸到的,感覺到的,也說那些我品味到的。總之,道聽途說,是要勤於發現,也要敏於感受。
叔本華說,人生好比一次旅行,沿途定會看見許多美景。那麼,是什麼讓我們忙碌得忘記了感動,更別說是感恩;是什麼讓我們躁動得有些熟視無睹,甚至膽敢漠視。也許下面的英文單詞變化,會讓我們想找回一些敏感的知覺。
1)ignore vt. 不理睬,拒絕注視,忽視(某事物),不顧;
2)ignorant adj. 無知的,愚昧的,缺少教育或知識的;
3)ignorance n. 無知,不知,沒有受過教育、不知曉、未被告知的狀態。
正如尼采所說,有些人知道,如何利用他們日常生活中平淡無奇的經驗,使自己成為沃土。那麼,你道聽途說了嗎?

ARTHUR


阿澀
阿澀
Arthur Chance is a tourism journalist and host presenter of the weekly travel/adventure television series Tour@Arthur, which started in 2005 on Travel Channel (China). Meanwhile he also owns the shortened Tour@Arthur, the 7-minutes daily program features his firsthand experience and encounters from his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with various unique and interesting talking topics.
As a seasoned international traveler, Arthur is perhaps the most recognized travel host in China. He is known for his witty manner and engaging interactions with locals.
For the past 12 years, he has hosted over 500 episodes of this travel program and visited over 89 countries, including some of the more extreme locations of planet earth, e.g. Arctic Norway to Antarctica. To date, Arthur has set foot on 190 countries' land.
From 2014, Arthur appears in Live@Arthur which airs on both traditional and digital media channels in China. In this series, Arthur travels to the countries he never foot printed before. The biggest aim of this journey is to become the first Chinese national that has traveled all 321 territories of the globe. Live@Arthur becomes a good platform to live show his exciting journey experience and interact with his fans and viewers, even arrange the voting section to let viewers judge where will be the next interesting location for Arthur to visit.
Before appearing on television, Arthur was a successful marketer with over 10-years background of Biz Travel in China. The changing moment of his life came when he decided to travel to 24 countries in just 100 days. It was that journey that ignited his true passion to pursue a travelling journalist as a professional career.
Arthur is also an active humanist, who loves to share his experiences with people who have not the opportunity to travel aboard. To relax, Arthur enjoys riding bicycle, eating out, and going for hikes in the China countryside. Arthur is a vegetarian, though he will occasionally break this habit for his travel document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