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固

漢語詞語

貞固,讀音為zhēn gù,漢語詞語,意思是守持正道,堅定不移。 出自《南齊書·高逸傳·吳苞》。

詞目


貞固

拼音


zhēn gù

引證解釋


1、守持正道,堅定不移。
《易·乾》:“文言曰:‘貞者,事之干也……貞固足以幹事。’”孔穎達 疏:“言君子能堅固貞正,令物得成,使事皆幹濟,此法天之貞也。”高亨 註:“貞固,正而堅,即堅持正道。干是動詞,主持,主辦。”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誌·九徵》:“體端而實者,謂之貞固。貞固也者,信之基也。”
《南齊書·高逸傳·吳苞》:“棲志穹谷,秉操貞固。”
明 吳海 《孫戣字序》:“若君子得之,以修己,則貞固而廉潔;以刑家,則整齊而如一。”
章炳麟 《序》:“學術興,則知慕愛國,性有貞固之操,不以虛言相塞。”
2. 主幹;棟樑。
漢 蔡邕 《薦皇甫規》:“猶此言之,忠臣賢士國家之元龜,社稷之貞固也。”
唐 高適 《三君詠·狄梁公》:“梁公 乃貞固,勛烈垂竹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