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纖廠

中國以化學纖維生產為主的企業

化纖廠主要是生產,化學纖維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質為原料、經過化學或物理方法加工而製得的纖維的統稱

公司業務


因所用高分子化合物來源不同,可分為以天然高分子物質為原料的人造纖維和以合成高分子物質為原料的合成纖維。簡稱化纖。纖維的長短、粗細、白度、光澤等性質可以在生產過程中以調節。並分別具有耐光、耐磨、易洗易干、不霉爛、不被蟲蛀等優點。廣泛用於製造衣著織物、濾布、運輸帶、水龍帶、繩索、漁網、電絕緣線、醫療縫線、輪胎帘子布和降落傘等。一般可將高分子化合物製成溶液或熔體,從噴絲頭細孔中壓出,再經凝固而成纖維。產品可以是連綿不斷的長絲、截成一定長度的短纖維或未經切斷的絲束等。化學纖維的商品名稱,中國暫行規定合成短纖維一律名“綸”(例如,錦綸、滌綸),纖維素短纖維一律名“纖”(例如,粘纖、銅氨纖),長絲則在末尾加一“絲”字,或將“綸”、“纖”、改為“絲”。

公司規模


我國雖然是全球最主要的紡織品輸出國,有很多的化纖廠,但同時也可以說是全球最主要的纖維消費國家。我國人造纖維的生產量70%~80%供應國內消費使用,但是在不斷的擴產增建下,我國的人造纖維的出口比例將會漸漸增加,預測至2020年全球的各種纖維需求量更將推升到9500萬公噸。未來纖維需求量增加的部分主要集中在我國大陸及東歐
我國2004年人均纖維消費量為6.6公斤,尚低於全球人均7.5公斤的水平。目前我國服裝、服飾和工業用纖維所佔比重構成為52∶27∶21,到2010年前後其結構比重將為49∶30∶21。
中國化纖產量在今後5至10年期間,化纖產量將以年均6.5%的速度增長,2007年我國化纖累計產量高達2388.89萬噸,較2006年增長18.04%。其中浙江省產量為977.11萬噸,所佔比重為40.90%;江蘇省產量為803.35萬噸,所佔比重為33.63%;福建省產量為137.69萬噸,所佔比重為5.76%;山東、上海、廣東產量分別為78.89萬噸、51.48萬噸和50.42萬噸,所佔比重分別為3.30%、2.15%和2.11%。2008年9月我國化學纖維產量為203.92萬噸,環比增加10.35萬噸,增長了5.35%;同比減少3.20萬噸,下降了1.54%。而2008年1-9月,我國化學纖維產量累計為1797.79萬噸,同比增加42.77萬噸,增長了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