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第十一中學
臨沂第十一中學
臨沂第十一中學,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水田路75號,學校始建於1971年。
臨沂第十一中學是臨沂市首批規範化學校和教學示範學校、山東省規範化學校、全國雲教學聯盟理事單位、國家級智慧教育課題實驗學校。
臨沂第十一中學是首批市級規範化學校和教學示範學校,有近40年的辦學歷史和豐厚的辦學底蘊,形成了“淳樸、務實、求真、唯美”的育人風格。截至2020年,臨沂第十一中學本部佔地40畝,建築面積27000平方米,共有59個教學班,教職工數257人,在校學生數3300人。一線教師本科學歷達標率為100%,其中高級教師54人,中級教師100人,國家級優秀教師一人,獲得國家級講課比賽一、二等獎教師2人,獲省級講課比賽一、二等獎教師8人,獲市級講課比賽一等獎教師66人,省市區各級骨幹教師、教學能手有58人,教育教學設施功能完備,師資力量配置結構合理,育人環境清新宜人。
1971年,臨沂縣五七紅校二分校建成。
1972年,學校更名為臨沂縣五七中學。
1985年,學校更名為臨沂第三中學。
1999年,學校更名為臨沂三中初中部。
2010年9月18日,臨沂市蘭山區委區政府批准學校成為臨沂第十一中學。
周圍圓圈代表地球,象徵世界。圈內山水代表蒙山沂水,象徵革命老區臨沂。中間藍綠圖案,既像數字“11”和漢字“中”,象徵第十一中學;又像騰空發射的兩支火箭,象徵昂揚奮進的教師群體。紅色圓圈代表太陽,象徵熱情向上的學生。綠色和藍色分別象徵學校責任教育和智慧課堂特色。
總體意思:坐落在沂蒙革命老區的臨沂第十一中學,全體教師以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秉承“起於責任、成於智慧”的校訓精神,舉托著明天的太陽,正在衝出沂蒙,奔向全國,走向世界。
全面育人強化質量平安和諧勇於超越
和諧競進、志強致遠
起於責任、成於智慧
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辦學方針:全面育人強化質量平安和諧勇於超越
校風:文明和諧愉悅向上
校訓:弘文厚德礪志自強
辦學宗旨: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辦學目標:辦社會滿意學校育品學兼優人才
管理理念:科學嚴謹規範高效
團隊精神:風正氣順心齊想干會幹干好
教師要求:關愛學生尊重規律敬業樂群拼搏創新
培養目標:品學兼優身心兩健明理守信志存高遠
校園常規:乾乾淨淨整整齊齊安安靜靜板板正正平平安安
校訓釋義臨沂第十一中學校訓:弘文厚德礪志自強
“弘文”即弘揚中華文化,秉承華夏文明之意;“厚德”源於“厚德載物”一詞,意為內化德行,方能承載萬物,語出《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礪志”是磨礪心志之意,語出漢代班固《白虎通諫諍》“礪志忘生”;“自強”源於“自強不息”一詞,意為努力奮鬥,永不停止。“弘文厚德,礪志自強”就是激勵全校師生提高道德素養,弘揚華夏文明,頑強拼搏,積極進取。
學校緊緊圍繞“全面育人,強化質量,平安和諧,勇於超越”的辦學方針,堅持育人是根本,教學為中心,落實“三個還給”,堅持“三個全面”,認真貫徹國家新課程方案,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學校中考保優率和優秀生提高率均居全區各校前列,受到上級的表彰和社會的認可。
新一屆領導班子主持學校工作以來,學校以“辦社會滿意學校,育品學兼優人才”為目標,以“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為宗旨,堅持以創新求發展,確立了“弘文厚德,礪志自強”的校訓精神,升華了“文明和諧,愉悅向上”的校園之風,,堅持“科學嚴謹,規範高效”的管理理念,提出了“關愛學生,尊重規律,敬業樂群,拼搏創新”的教師要求,倡導“風正氣順心齊,想干會幹干好”的團隊精神,著力培養“品學兼優,身心兩健,明禮守信,志存高遠”的時代新人。
學校結合自身的教情和學情實際,確立了“安全是前提,育人是根本,質量是生命”的三維管理目標。教學管理堅持強化年級的實體地位,一手抓過程管理,一手抓質量評價,形成了教學工作過程與結果良性互動,相互促進的運行態勢;學生管理堅持“活動---體驗----反思----內化”的新型德育教育模式,運行“以活動為載體,以體驗反思為過程,以升華內化為目的”的德育工作機制;教師管理堅持“以制度建設為先導,以隊伍建設為核心,以績效量化為抓手,以民主公平為保障”的運行體制,倡導“過程與結果並重,嚴格與人本共存,用事業凝聚人心,以創新開拓未來”的治校理念。全校師生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積極創新,勇於超越,實現了教育與教學的和諧發展。站在新起點,實現新跨越。臨沂第十一中學的廣大師生必將以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和求實創新的進取精神,為蘭山教育的再創輝煌譜寫嶄新篇章。
臨沂第十一中學
黨總支書記、校長:王恩平。
第一黨支部書記、副校長:張永。
第二黨支部書記、副校長:張娟。
第三黨支部書記、副校長:肖永合。
2020年8月31日,臨沂第十一中學太原路校區綜合竣工驗收完成。
臨沂第十一中學太原路校區的竣工驗收標誌著2019年開工的北城二期10所校建項目全部竣工完成,並投入使用。
山東省臨沂第十一中學是全國雲教學聯盟理事單位、國家級智慧教育課題實驗學校。學校運用網際網路技術,藉助雲教學平台,探索構建智慧課堂,實現了“互動式、大數據、精準化”教學,促進了師生的生命成長,也實現了自身由薄弱校到強校的轉身。在《中小學管理》介紹了“智慧課堂”工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