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源

河海大學教授

鄭源,男,1964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山東日照人,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河海大學水資源高效利用與工程安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人物簡介


鄭源,男,1964年2月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南京“321人才計劃”培養人才、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2012年寶鋼教育獎獲得者。兼任中國水利學會量測分委會副主任委員、國家水電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技術委員會委員、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會員、中國能源學會理事、中國農業排灌機械學會理事、中國可再生能源海洋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水力發電學會水力機械專業委員會委員。
1986年7月本科畢業留河海大學工作,1992年7月和2004年4月分別在河海大學獲得工學碩士和博士學位。2004年1月任河海大學水利水電工程學院副院長;2009年11月任河海大學能源與電氣學院副院長;2013年1月至今任河海大學水資源高效利用與工程安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研究方向


(1)水力機組性能優化、測試與診斷;
(2)可再生能源發電;
(3)水力機組模擬;
(4)水電站(泵站)水力學。

主講課程


本科生:水輪機、抽水蓄能技術、水輪機課程設計;
碩士生:可逆式水力機械;
博士生:水力機組測試與診斷。
其中主講課程《水輪機》為教育部共享資源課,國家精品課程。
著有《水輪機》、《抽水蓄能技術》、《水力機組過渡過程》、《貫流式泵站》、《風力發電機組控制》等著作11部。

學術兼職


中國水利學會量測分委會副主任委員
國家水電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技術員委員會委員
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IAHR)會員
全國水輪機標委會委員
中國水力發電學會水力機械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能源學會理事
中國水利學會泵與泵站分委會委員
中國水力發電學會信息專業委員會委員
江蘇省工程熱物理學會理事
江蘇可再生能源學會委員
中國農業排灌機械學會理事
中國可再生能源海洋專業委員會委員
全國水力機械委員會委員
《排灌機械工程學報》、《水力機械技術》編委會委員
《風力發電工程技術》叢書編委會委員

學術成果


先後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博士點基金、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水利部948項目、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及各類橫向課題100餘項。
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其中EI、SCI檢索100餘篇),主編教材(專著)11部,申請專利60餘項,榮獲省級以上獎和榮譽10餘項。指導水利水電工程、流體機械及工程、水利工程、動力工程、工業工程專業研究生、博士生130餘名(其中已畢業100餘名)。
2011年以來所獲獎勵及榮譽:
大型水力機組數字化智能化安全運行與故障診斷關鍵技術與應用,2017年江蘇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城市泵站水力優化設計及水錘防護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2015年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低揚程水力機械節能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2013年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橋鞏電站建設與管理研究與應用,2013年水力發電科技進步二等獎;
水電站過渡過程研究與工程實踐,2013年水力發電科技進步二等獎;
用於水動冷卻塔高效直驅水輪機開發與應用,2011年中國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三等獎;
廣西橋鞏特大型燈泡貫流式水電站工程實踐,2011年廣西來賓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特等獎;
2012年寶鋼教育獎;
2011年河海大學教學成果獎特等獎。
近三年主要科研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大型貫流泵站全過流系統三維過渡過程水力特性與激振機理研究,項目負責人;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大型混流式水輪機尾水管水力振動研究,項目負責人;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子題,潮汐機組雙向運行過渡過程水力特性與控制策略研究,項目負責人;
國家海洋局專項基金,新型高效低水頭大流量雙向豎井流工機組開發與研製,項目負責人;
中國南方電網科技項目,水電機組黑啟動及調頻特性建模研究,項目負責人;
江蘇省科技廳產學研項目,水工液壓啟閉機現代化改造關鍵技術研究,項目負責人;
華電集團科技項目,棉花灘水電廠機組過流系統水能損失分析與治理研究,項目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