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枯萎病
辣椒枯萎病
辣椒枯萎病是由尖孢鐮刀菌引起的、發生在辣椒的病害。主要在幼苗期或開花坐果期發生,為害根部或根頸處。發病後植株岀現凋萎,橫剖病莖,病部維管束變為褐色。濕度大時,莖基部表面出現白色、紅色或藍綠色的霉狀物。
辣椒枯萎病是辣椒生產過程中發生嚴重的土傳病害之一,在中國貴州、甘肅、陝西、四川、湖南、河北、北京、吉林等辣椒主產區均有發生;其中,在中國北方連作地的病株死亡率為15%左右。該病可嚴重影響辣椒的產量和質量,給老百姓和辣椒種植大戶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
辣椒枯萎病的防治應該綜合考慮當地的生產情況,選擇適合當地生產的品種和無菌種子進行種植;用潔凈田園土或商品化育苗基質,培育無菌壯苗;實行輪作,高壟栽培,並加強田間管理。當田間有零星病株出現時應及時拔除,若受害面積較大,還要及時採用藥劑進行防治。
辣椒枯萎病
病原菌為辣椒鐮孢霉,屬半知菌亞門真菌。病菌主要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或進行較長時間的腐生生活。通過灌溉水傳播,從莖基部或根部的傷口、根毛侵入,進入維管束,堵塞導管,致使葉片枯萎,田間積水,偏施氮肥的地塊發病重。病菌發育適溫為24~28℃,最高37℃,最低17℃。在適宜條件下,發病後15天即有死株出現,潮濕,特別是雨後積水條件下發病重。
辣椒枯萎病
辣椒枯萎病菌對辣椒有較強的寄主專一性,尖孢鐮刀菌以厚垣孢子形式在土壤中可存活6-8年,在種子中可存活5 年以上,因此,土壤中越冬病殘體、種子或混有病殘體肥料中的病原菌通常是該病的初侵染源。該病原菌可以通過雨水和灌溉水、氣流及種子進行傳播。在田間條件適宜時,病原菌可以從中心病株通過氣流和水流等向四周擴散,從寄主的傷口或根系的細胞間隙侵入進行再侵染。
高溫高濕的環境下發病嚴重;夏季陰雨天發病偏重,雨後晴天病情發展迅速。在土壤潮濕、黏重、微酸、排水不良、多年連作、偏施氮肥等情況下易發病;土壤中根結線蟲為害嚴重時,可以加劇病害的發展;在地膜覆蓋、溫室大棚和深植條件下更容易發病。
1、選用抗病品種。選擇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塊栽培,不要選擇地,勢低洼的地塊。避免大水漫灌,雨後及時排水。
2、土壤處理,保護地栽培時,可在夏季高溫季節利用太陽能進行高溫土壤消毒,先,起壟,灌滿水后全面鋪上地膜,密閉棚室,使土溫升高,保持地表以下20厘米處溫度達45℃以上,保持20天。該方法還可殺死土壤中的其他病菌及害蟲。
定期或不定期淋施高錳酸鉀600~1000倍液,或銅氨液600~800倍液,2~3次或更多,前密后疏,淋透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