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銀心的結果 展開

銀心

銀河系的中心

銀河系的中心也就是銀河系的自轉軸與銀道面的交點,而銀河系的核球即銀核是在人馬星座方向。用赤經赤緯來表示的話,它2000年時在赤經17h45.6m,赤緯-29°00′,這一“點”就在伽馬星西北不遠,靠近蛇夫座和天蠍座邊界附近。

2019年9月15日,銀河系中心觀測到巨型“孿生”氣泡結構。

基本概述


銀河系中心黑洞
銀河系中心黑洞
射電望遠鏡發現,銀河系中心處有一個很強的射電源,它被命名為人馬座A*。這個 射電源的中心特別小,最大不大於木星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有人認為,如果銀河系中心核的半徑不大於0.32616光年,即不大於0.3光年的話,就意味著這裡很可能是一個大質量的緻密天體的中心,甚至是一個黑洞。如果中心核的半徑為1.95696光年,即約2光年的話,那麼,不是黑洞的話,也該是一個質量很大的物質團,其中包含著相當於200萬個太陽質量的物質。根據1987~1988年天文衛星的觀測結果,日本科學家認為,銀心曾爆發過一個大質量的天體,或者大量超新星

中心詳述


銀河系的中心
美國宇航局公布的銀河系中心圖片
美國宇航局公布的銀河系中心圖片
星系的中心凸出部分,是一個很亮的球狀,直徑約為兩萬光年,厚一萬光年,這個區域由高密度的恆星組成,主要是年 齡大約在一百億年以上老年的紅色恆星,很多證據表明,在中心區域存在著一個巨大的黑洞,星系核的活動十分劇烈。銀河系的中心,即銀河系的自轉軸與銀道面的交點。銀心在人馬座方向,1950年曆元坐標為:赤經17h42m29s,赤緯 -28°59′18″。銀河系中心除作為一個幾何點外,它的另一含義是指銀河系的中心區域。太陽距銀心約32616光年,位於銀道面以北約26.0928光年。銀心與太陽系之間充斥著大量的星際塵埃,所以在北半球用光學望遠鏡難以在可見光波段看到銀心。射電天文和紅外觀測技術興起以後,人們才能透過星際塵埃,在2微米到73厘米波段,探測到銀心的信息。中性氫21厘米譜線的觀測揭示,在距銀心13046.4光年處o有氫流膨脹臂,即所謂“三千秒差距臂”(1秒差距≈3.2616光年,13046.4光年=三千秒差距,最初將距離誤定為3千秒差距,后雖訂正為 4千秒差距,但仍沿用舊名)。大約有 1,000萬個太陽質量的中性氫,以每秒53公里的速度湧向太陽系方向。在銀心另一側,有大體同等質量的中性氫膨脹臂,以每秒135公里的速度離銀心而去。它們應是1,000萬至1,500萬年前,以不對稱方式從銀心拋射出來的。在距銀心9784.8光年的天區內,有一個繞銀心快速旋轉的氫氣盤,以每秒70~140公里的速度向外膨脹。盤內有平均直徑為978.48光年的氫分子云。在距銀心228.312光年處,則有激烈擾動的電離氫區,也以高速向外擴張。現已得知,不僅大量氣體從銀心外涌,而且銀心處還有一強射電源,即人馬座A,它發出強烈的同步加速輻射。甚長基線干涉儀的探測表明,銀心射電源的中心區很小,甚至小於10個天文單位,即不大於木星繞太陽的軌道。12.8微米的紅外觀測資料指出,直徑為3.2616光年的銀核所擁有的質量,相當於幾百萬個太陽質量,其中約有100萬個太陽質量是以恆星形式出現的。銀心區有一個大質量緻密核,或許是一個黑洞。流入緻密核心吸積盤的相對論性電子,在強磁場中加速,於是產生同步加速輻射。銀心氣體的運動狀態、銀心強射電源以及有強烈核心活動的特殊星系(如塞佛特星系)的存在,使我們認為:在星系包括銀河系的演化史上,曾有過核心激擾活動,這種活動至今尚未停息。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日前宣布,天文學家們在緊鄰銀河系中心的區域發現了數十顆龐大而且非常明亮的恆星。這一發現讓專家們感到萬分驚奇:要知道在銀河系的中央存在著一個巨型黑洞,此前流行的理論認為,在黑洞附近是不可能存在任何天體的。
能夠發現這些恆星還要感謝美國的“錢德拉”X射線太空望遠鏡。錢德拉望遠鏡距地球最遠時的距離約為地球到月球的距離的三分之一。要補充的是,地球到銀河系中心黑洞的距離大約為2.6萬光年。
此次發現的這批恆星的體積大約是太陽的30-50倍,亮度則達到了後者100倍。天文學家們認為,這些恆星可能會發展為超巨星併發生爆炸。隨後,它們將在自身巨大引力的作用下發生收縮、塌陷,最終會演變為一群小型的黑洞。
通常情況下,身處黑洞附近的天體均會逐漸地被黑洞所吞噬,並最終消失的無影無蹤。天文學家們認為,巨型黑洞均處於各個星系的中央部位。
眾所周知,包括恆星在內的任何物質一旦陷入黑洞的引力場都會消失的無影無蹤。但是科學家們新近的這一重大發現卻表明,圍繞在黑洞周圍一定距離上的盤狀氣態物質也有可能演化為恆星。
超巨黑洞位於星系中心
超巨黑洞位於星系中心,據推測每個星系都有,質量一般約為星系總質量的0.5%。關於超巨黑洞的形成主要有兩種理論。一種觀點認為,它可能是隨著星系的誕生一次性產生的。但也有推測說,超巨黑洞是以質量更小的黑洞為基礎形成的,後者就好比是一些“種子”,隨著時間的推移進化成了巨型黑洞。

科學考驗


銀河系巨型黑洞質量為太陽的370萬倍
歐洲科學家宣布了銀河系中心存在超巨黑洞的最佳證據。他們說,過去20年中,科學家們一直在觀測銀河系中心一些星體的活動情況,尤其對一顆名為S2的星體的運行軌道進行了跟蹤研究,最終得出結論:S2附近確實存在一個巨型黑洞。質量是太陽7倍的S2,以每秒5000公里的高速每15.2年繞銀河系中心一周。之所以如此高速,是因為它周圍存在黑洞,“害怕”被黑洞“吞噬”。經過計算,這一黑洞距地球2.6萬光年,質量是太陽的370萬倍。

中心圖片


美國宇航局公布銀河系中心圖片
10月8日消息,一張由哈勃望遠鏡的近紅外照相機和多目標光譜儀(NICMOS)拍攝的銀河系中心的假彩色合成圖片。這張美國宇航局哈勃太空望遠鏡紅外鑲嵌圖像是迄今為止對銀河系中心最清晰的圖片。它顯示了新的大質量恆星群,以及天體中央在300×115光年左右的炎熱的電離氣體下的複雜結構細節,銀河系核心在紅外線可穿過的可見光中被塵埃雲遮蓋。新的NICMOS數據顯示出電離氫氣以及大量散布在該區域的大質量恆星。來自這個複雜結構中心的恆星風和輻射一定情況下,它們可能引發新一代恆星。在左上角,大圓弧的電離氣體分解成有趣的線性隊列表明該處是強大磁場影響的臨界位置。左下角區域表明在五合星團中炙熱的大質量恆星風雕刻成的氣注。圖像中間電離氣體環繞在銀河中心的黑洞周圍,形成了一個嵌在管狀環內的明亮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