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書院

二泉書院

迎著由清邵涵初篆書的“二泉書院”藍底金字匾額入園,只見院內亭台廊榭,小橋流水,布局得體,室內文房古玩,書香屋馨,文化氛圍十分濃郁。

背景


“若要石門開,要等邵寶來。”這是我們無錫人耳熟能詳的一句諺語。是啊,二泉先生邵寶可真有福氣,想不到他的書院在塵封了四百餘年之後日前又重新修復開放了。只不過現在的書院已經聽不到那朗朗的讀書聲了,只有那棵聳立在庭院中的老銀杏和那些重見天日的珍貴碑刻似乎還在向人們訴說著昨天的故事。

歷史


被列為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的二泉書院建於1516年,從現在惠山上殘存的海天石屋及聽松坊書院遺址看,當時的範圍很大。據史載,時有海天亭、超然堂、點易台等十五景。邵寶在此講學11年,教導學生“道德至上,功名次之。”邵寶病逝后改為祭祀他的祠堂,歷史上屢毀屢建,最後一次修復在清朝道光年間,但面目全非。

現狀


在這春光明媚,白玉蘭盛開的時候,當你走進這座古樸的書院時,你會聞到縷縷的清香,難說是花香還是書香。走進門廳,穿過君子堂,遠遠地看到那立於高堂之中的邵寶像,不由讓你肅然起敬。那些老屋使你想起過去,懷念童年。時光在屋檐中流過,春燕在梁架間呢喃。那些散落於廳堂、牆隅、亭廊之中的碑刻,真草隸篆,鐵鉤銀划,記述著先賢的事迹,書院的興衰,惠山的風光,刻畫著先賢的遺容以及那些難懂的八卦圖,從中我們可以領略先賢的風采,體會到文化的力量,甚至能聽到古人的腳步聲……說不完的歷史道不盡的風韻。冥冥之中,那潺潺的流泉在澗中傾瀉,化作金石之聲,遊人到此訪古探幽,回味無窮,正如邵寶所題:“澗石不隨龍化去,雲還與鶴歸來。”一切都籠罩在靄靄山色,蒙蒙煙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