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倉鼠

原倉鼠

原倉鼠(學名:Cricetus cricetus),別稱小憨鼠、歐洲倉鼠、普通倉鼠。原倉鼠身體粗壯堅實,四肢較短粗,頭較寬短,吻圓,眼小,耳寬而圓,尾較細,背部毛色為棕黃色,毛基為深灰色。

原倉鼠主要為黃昏時活動,冬季蟄眠,穴居,主要以植物為食,棲息於海拔650m以下的森林草原、荒漠草原以及農區的糧田、菜地、果園等處,分佈於歐洲及中國新疆。

原倉鼠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概述圖來源: )

形態特徵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原倉鼠為中國倉鼠亞科中最大的種類。身體粗壯堅實,四肢較短粗。頭較寬短,吻圓,眼小,耳寬而圓。尾較細,尾長不達體長的1/4。
原倉鼠體背部毛色為棕黃色,毛基為深灰色,約佔整個毛長的2/3,毛尖棕色,並雜有黑色的長毛,超出其他體毛長度,在背中央至腰部、臀上方最為明顯。額頂與背毛色相同。體側、四肢外側及臀部赤褐色,尤以後肢后側、內側及后臀部最深。尾基至鼠鼷部有少量白毛。體側前端具三塊白斑,第1塊白斑位於口周與頰部,第2塊位於頸部,前肢的前方,第3塊位於前肢的後方,第2、3塊白斑之間的被毛上部毛色接近體背部,下部黑色。口周圍毛白色。鼻眼間,頰前部至耳周及第1、2塊白斑間均為濃赤褐色。耳緣具有白色短毛,耳下後方具一白色斑,白斑在不同個體間大小有別。喉和身體的腹面純黑色或稍沽黑棕色。後肢內腹側毛黑色,在體側後肢前方有一小撮白毛。四足的掌,蹠部和指、趾的背面均被短而密的白色毛,後足蹠部腹面黑色,踵部白色,並沿小腿遠端內側向上延伸少許。小腿及大腿腹側均黑色。掌部裸露,掌墊發達。尾基部毛長而密,上下均為赤褐色,末端毛較密。
原倉鼠頭骨骨骼粗厚而堅實。顱全長可達50mm以上。頭骨短而寬,其寬可達長度的一半以上。腦顱背方及額鼻部較平坦。吻部較寬,尤以前頜骨與上頜骨側面相接處最寬。鼻骨前端較寬,後端窄縮,近等邊三角形,前端寬度相當後端寬的3.5倍以上。額骨的眶上嵴發達,且向後延伸至頂骨,幾乎與人字嵴相接,人字嵴亦發達。頂間骨小,三角形,位於腦顱頂部正中或稍偏向左側。眶間部狹窄,並自背方至腹方漸向內縮。腦顱近圓形,背腹稍扁。顴弓向後下方傾斜,顴寬在前部較窄,向後漸寬,最寬處位於鱗骨顴突的前部。上頜骨和鱗骨的顴寬均較發達,形成較寬的骨板。門齒孔較長,在門齒和臼齒中部,占整個齒隙長的2/3。聽泡呈前端稍窄的卵圓形,背腹稍扁。下頜骨粗厚。
原倉鼠齒式=16。上臼齒具兩縱列齒突。M 具3對齒突,M 具2對齒突,M 亦具2對齒突。M 最後1對齒突的內側突起較發達,外側齒突低而小。幼體齒突完整而尖,成體由於齒突被磨損,兩側齒突的尖部消失而連成菱形封閉齒環。M 的最後1對齒突磨損后呈橢圓形凹陷。下頜齒與上頜齒相似,M大於M和M而略顯細長,M前端一對齒突較小,向前突出而高於其他齒突。

棲息環境


原倉鼠棲息於海拔650m以下的森林草原、荒漠草原以及農區的糧田、菜地、果園等處,選擇禾本科雜草為主的草原和植物豐盛的低洼地作為棲息位點。

生活習性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原倉鼠穴居。洞口隱蔽分散,常位於高大植株的下面。穴道複雜,洞口多達10個且粗大,其直徑可達10cm左右。洞道相通,相互成網狀。洞室中有休息室和貯藏室等劃分,貯藏室多個。夏季洞深50cm左右,冬季深可達2m。
原倉鼠主要為黃昏時活動。冬季蟄眠,但時有蘇醒,為間斷性蟄眠。
原倉鼠以植物為食,取食各種物種子、野果和植物的綠色部分。亦食各種農作物如小麥、玉米、馬鈴薯等。有時還取食蜥蜴和青蛙等小型動物。有貯物習性,冬季可貯存10多公斤食物。

分佈範圍


分佈於奧地利、白俄羅斯、比利時、保加利亞、中國、克羅埃西亞、捷克、法國、喬治亞、德國、匈牙利、哈薩克、荷蘭、波蘭、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烏克蘭。
中國僅分佈在新疆北部。
原倉鼠
原倉鼠

繁殖方式


原倉鼠一年至少繁殖兩次。繁殖季節為4~8月,孕期18~20天,每胎4~12個,幼仔初生重平均7g,約8周后達到成體大小。雌性需一個半月達到性成熟。

亞種分化


該種種下的分類一直比較混亂,已描述十幾個亞種,但部分學者(Ellerman等)不承認,認為大多數亞種不存在。
序號中文名學名命名人及年代
1原倉鼠指名亞種Cricetus cricetus cricetusLinnaeus,1758
2原倉鼠哈薩克亞種Cricetus cricetus fuscidorsisArgyropulo, 1932
3原倉鼠羅馬尼亞亞種Cricetus cricetus nehringiMatschie, 1901
4原倉鼠比利時亞種Cricetus cricetus canescensNehring, 1899

種群現狀


種群分佈不零散。種群數量曾經在歐洲中部和西部有過下降,現分佈比較集中。原倉鼠在一些國家滅絕過,包括比利時、荷蘭、法國和德國,而在烏克蘭很常見。目前該種種群數量呈下降趨勢。
皮毛交易和殺蟲劑的使用會對該種產生負面影響。其種群在西歐的減少主要歸因於農業集約化,在東歐歷來被認為是穩定的,但農業實踐的改變,在未來仍可能會面臨威脅。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