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米村
冷米村
冷米村隸屬雲南省昭通市永善縣茂林鎮,冷米村位於永善縣南部,茂林鎮東部,村委會距集鎮30公里,冷米村東、南、西、北依次與墨翰鄉,茂林鎮文山村、永安村、冷米村,蓮峰鎮黑寨村接壤,管轄24個村民小組。居住有苗、彝、漢三種民族,總人口837戶3474人。全村地形為從低到高成塊狀形,頂部平緩。最高海拔2850米,最低海拔1900米,相對高差950米,平均海拔2375米。全村年最高氣溫26度,最低氣溫-11度,年平均氣溫18.5度,相對溫差37度。年日照時數長1400小時,無霜期140天,年降雨量1300毫米。國土面積25.7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5100畝、林地15000畝、草地8000畝。
冷米村糧食玉米、鈴薯,蕎麥、燕麥輔,畜牧業展養羊、養牛,濟。村濟統計收元,農均收元左右。糧食產量斤,均糧斤。村產業單薄,二、產業具支撐,縣屬收貧困村列,濟展滯。
村耕積.畝,均耕.畝,植玉米、洋芋;擁林.畝;積.畝;草.畝;荒荒.畝,積.畝。
進村道路
種植業
冷米村已於2018年1月15日,註冊並運營冷米村博康種養專業合作社。
2018年專業合作社基地種植馬鈴薯500畝,納入331戶約1600畝,帶動非卡戶400戶左右種植馬鈴薯,2018年全村馬鈴薯產量約1000噸,全村向外輸出約200噸,每噸2000元,農作物經濟收入約40萬元,戶均增收約900元。
2019年冷米村轉變產業發展思路,探索產業發展新模式。首先以集體合作社帶頭為主,農戶自種為輔,充分發揮農戶的積極性;其次按照“基地化建設、科學化管理、產業化發展、規模化經營”的標準實施產業發展思路。2019年冷米村以村集體專業合作社育種基地為中心,全面引領貧困戶種植。其中基地種植種薯100畝,卡戶與非卡戶連片規模化種植500畝,分散種植1000餘畝。
該村現有農戶689戶,共鄉村人口2832人,其中男性1615人,女性1317人。其中農業人口2832人,勞動力1648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苗族368人,彝族38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885人,參合率66.5%。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鎮衛生院,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30公里。
該村建有小學3所,校舍建築面積1179平方米,擁有教師10人,在校學生511人,距離茂林鎮中學30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11人,其中小學生374人,中學生137人。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項目建設、民政救濟、黨的惠民政策,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到200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58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727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該村建有黨支部3個,下設5個黨小組,共有黨員83人,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廟坪等24個村民小組。
冷米村有耕地約5100畝、林地約15000畝、草地約8000畝,冷米村享有得天獨厚的貢椒種植自然氣候、土地資源。冷米村引入有經驗、有資金、有渠道的企業租用農戶閑置土地種植貢椒,既盤活土地資源促增收,又提供勞動力就業崗位。通過土地資源租賃和勞力就業,戶均預增收1200餘元。
2018年貢椒基地已完成土地流轉和租賃,2019年3月開始約1000畝苗種種植,實現貢椒種植區域和種植貧困戶“雙覆蓋”。
冷米村堅持“產業致富”思路,盤活草地、林地、耕地資源的同時提供了務工崗位與穩定收入,做到穩增收,鞏固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