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踢
直線進攻型的技法
側踢又叫側踹,是直線進攻型的技法,攻擊威力特別大,殺傷力最強。側踢表面看起來與散打中的側踹相似,其實發力方法有很大的不同。
側踹
側踢
側踢
側踢的動作是多樣化的,在步法、身法的配合下,便可隨勢變出任何一種側踢,攻擊對手低段膝關節和支撐腳,也用來阻擊對方步法、腿法的進攻,此稱為低側踢。攻擊對手中段腹部、胸部、腰部、肋部的側踢則稱為中位側踢。攻擊對手上段的頸部、頭部者,稱為高位側踢。
若對踢擊的時機掌握得好,那要比擊拳更為有力量。在截拳道中,對脛骨和膝關節發起側面踢,可謂是首要的。因為這個目標距離你最近,並且暴露在外面,不易防守。此外,你若站在有把握的距離上踢擊,則能一次攻擊便使對手致殘。李小龍習慣使用這種低位的側踢發起突然襲擊。他踢得非常地快,能在1秒鐘連擊數次。
側踢
第一部分
練側踢最好器械是30公斤的袋子,袋子必須經得起任何的重擊,其重量也必須使練習者感到是在攻擊一個對手。在觸及袋子的時候,應從它發出的聲音判斷出這一腳是“踢”還是“推”。
有時用來回擺動的重沙袋進行側踢練習也是好辦法。先踢出一腳,在袋子擺回之前,掌握好時機跳起,以準備踢第二腳。但要注意,不得錯過擊發的機會,還要踢擊得恰到好處,否則就會在擊發中傷著膝蓋。
另一種訓練方法是,讓助手站在距袋子後面一步遠處。當你側踢之時,讓助手托住沙袋。這樣你就可以連續踢擊第二腳。在做第一次踢擊時,必須在第一腳踢出后立即著地,接連再踢出。進行高位和中位側踢時,要站成警戒式,前腳向前滑動7至8厘米,然後迅速推進或向前突然進攻,但這要根據與對手的間距而定。當後腳站立穩固時,前腳就應該起腳踢擊,如下圖中所示。踢擊中的爆發力是由發力踢擊之前猛然扭臀合髖所產生的。踢擊之後,要迅速地將腳收回。
李小龍常用的另一些器械是氣袋和重盾牌。氣袋是很好的固定靶子,而重盾牌既可用作固定靶子也可用作活動靶子。雖然重盾牌不能象氣袋那樣完全抵消對持盾者的打擊力,但持盾者可以後退而消掉一些攻擊力。因為重盾牌對於持盾者有很大的機動性,即使踢擊者發出了最大的攻擊力,也不致於使對方受傷。這種訓練方式可以增強兩個人的距離感和對時間的選擇。而氣袋作為活動靶子就不適用了,因為它受到踢擊空間的限制。
做向高位踢擊的練習,是讓一個人持一根長桿抬至你的腰部高度。你站在離桿大約1.50米的地方,盡量高抬右腿,並使腿彎曲和傾斜。這種動作只要盡量高抬膝部就能完成。身體向右靠,頭就會向右傾斜。然後左腿跳向橫桿,直到右腳從橫桿上通過為止。這種訓練的目的不是為了練習踢擊,而是練習儘可能地向高抬腿。要不斷提高桿的高度,直到腳再也不能通過為止。然後去掉桿做同樣的練習,向空中踢。為了踢得更高些,例如踢過頭頂,你必須想辦法進行靈敏性的訓練。
在日常訓練中,包括“速射”(側踢練習):兩腳平行地站立,身體重心移至左腳,身體向左傾斜,向右做側踢。然後快速轉換位置,收回右腳改做左腳側踢。但在右腳著地之前,左腳應該做出向左側踢的動作。左腳收回,右腳踢出。這樣不斷地反覆練習,動作越快越好。開始做時可能覺得彆扭,掌握不住身體的平衡,但要每天堅持幾分鐘,直到做得流暢和能夠保持身體平衡為止。
第二部分
側踢時要有強大的暴發力,首先要有身體的支撐平衡力,在沒有平衡身體的支撐力踢出去的腿是沒有力量的,有了平衡支撐身體的力量,此時出腿的速度才快,有速度自然就有衝擊的力量了。
1.要練出側踢的力量及速度,初學者在掌握側踢之後,用手扶住樹桿或牆壁作支撐力,用左、右腳以連續的踢擊練習,每起一腿就以低、中、高三位不落地的踢擊,一般以記數,每一隻腳踢擊100—200次后,再換另一條腿練習。
2.作獨立支撐練習,兩手如抱球狀於胸前,右腿伸膝而立,左腳用腳背反勾貼於右小腿后側,靜立以數息,直至右腳支撐不住時,再換左腳支撐。兩腳反覆交替而作,每天每次至少獨立30分鐘。
第三部分
憑藉控腿的練習和靠平時走路所磨練出來的力量,用來作為實戰搏鬥的攻擊力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加以科學有效的訓練才行。
1、踹樹法:練習時,以實戰姿勢對峙一棵大樹,用快速的發、收腿反覆踹擊樹桿。位置以中、高、低不同段位的反覆進行,兩腳交替,踹擊部位要准,發力由輕至重,循序漸進。熟練后可以配合步法練習,左右腿交替而作,手腳配合要協調。初練時按以上動作空練,待熟練后再重擊樹桿。練習前要做好準備活動,不要盲目地發全力踹擊樹桿。
側踢
1.李小龍截拳道的側踢技巧與散打等現代搏擊術的側踢技巧的本質不同之處究竟在什麼地方?如何才能將當今我國習武者的側踢技巧變的像李小龍大師那樣的強大呢?”
2.練太極的朋友在網上談及李小龍截拳道的側踢,認為大師在踢擊時使用了中國傳統武術中太極的彈力理論,以腰胯為軸用力,迅速兇猛,真正到了手眼合一、收放自如的境界。李小龍截拳道的側踢技巧與當今其它搏擊術的側踢技巧有著本質的不同,而這種不同主要體現在發力方式和對身體重心的控制上。
3.從某種程度上說,發力方式決定了搏擊技巧使用時的攻擊力的大小。在拳擊中,同樣是擺拳攻擊,以肩為軸打出的擺拳和以腰為軸打出的擺拳的攻擊力是截然不同的,後者的威力要大得多。因此,發力方式的優劣實際上是判斷一種招數使用時威力大小的指標。而對身體重心的控制能力的強弱則決定了拳手在使用搏擊技巧時使用難度的高低,拳手在使用招數時重心變化的量和幅度越小,他的體力損耗便越少,敏捷度和抗摔能力便越高,戰鬥中便能迅速地收放自如、攻防轉換以化解對手的擊打和摔法。因此,使用招數時能否較好地控制重心實際上是判斷一種招數是否好用,能否常用的指標。總而言之,即使是使用同樣的搏擊技巧,如果一個拳手能在發力方式和對身體重心的控制上都優於其他對手的話,那該搏擊技巧的攻擊力和易用程度都會大大的提升。
4.如今很多其它搏擊術的側踢技巧本質上是側向抬腿再使用側向踹出的技巧。在力量上,他們僅僅是使用了腰腿側踹的力量而已,而由於人體的生理局限和運動習慣,側向抬腿和側向踹出的力量都不如正向提膝前蹬來的大。而且由於側向抬腿時胯關節的活動範圍不如正向抬腿,為了達到踢擊的高度,人的上身必須下后傾以保持平衡,重心向下和向後移動,使全身重量都集中在支撐腿上,讓其變得筆直僵硬,易受攻擊,而人體重要的下陰部也剛好直接暴露在前面,造成隱患。在對身體的控制上,由於施展這種攻擊時人體重心變化的量和幅度很大,並且攻擊時身體處於下高上低的不穩定狀態,不管是出招收招都不靈活,使得前面提到的在動作上的劣勢顯得更為明顯,抗摔能力和敏捷度也很低。跆拳道和空手道等武術里經常出現這種高位側踢腿法,施技者踢完側踢后,總是要在原地保持姿勢硬直那麼幾秒種,其實也並非為了耍酷,完全是因為重心的變化程度太大,使得他們根本不可能很快地收回招式,更不可能做到中國武術理論中講的使用腿法時迅速有力、收放自如的境界。
側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