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其

東莞市振興紙品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玉其,1953年11月生,廣東東莞人,是土生土長的高埗人。

他種過田,當過建築隊經理,1992年創辦東莞市振興紙品有限公司,開始叱吒商海。他有著東莞商人慣有的低調。1977年7月參加工作,無黨派,學歷高中。

省第九、十屆政協常委,2002年起任省工商聯副主席,市第九、十、十一屆政協常委,1997年起任市工商聯主席,1992年起合資辦東莞市振興紙品有限公司,任董事長兼總經理;2010年1月東莞市政協副主席、市工商聯主席。

簡介


張玉其
年齡:約40歲出生地:廣東東莞
教育:高中
公司總部:廣東東莞
第一次上市:沒有
主要行業:紙製品,印刷包裝
資產:11.2億美元(約76.5027億元)
張玉其
張玉其
富豪排名並列第58位

履歷


籍貫:東莞高埗
1973-1977 高中畢業后在家務農
1977-1984 高埗橫滘頭建築隊經理
1992創辦東莞市振興紙品有限公司,任董事、總經理
1995市民間企業商會副會長
1997市工商聯(總商會)第七屆會長
2001省私營企業商會副會長
2002東莞市工商聯(總商會)第八屆會長、省工商聯(總商會)副會長
2007市工商聯(總商會)第九屆會長
2008.05市工商聯(總商會)主席
2012年,獲世界莞商大會“傑出莞商”。
省九屆人大代表,市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屆人大代表;省八屆政協委員、省九屆政協常委,市七、八屆政協委員,市九、十、十一屆政協常委。

業績


張玉其,廣東東莞人。於1992年創立振興紙品,主要業務是造紙和紙箱,另外還有建築工程、化肥生產。他是當地工商聯的會長,是中國最早的一批當選當地工商聯會長的民營企業家。
在2002年度《福布斯》中國首富排行榜中,張玉其是個十足的新面孔。這不僅因為他初次登榜,還因為在此之前他就一直很少在媒體公開露面。但如果仔細看一下張玉其的資料就會發現,以他的資歷和實力,其實早就應該榜上有名了。
張玉其的身份是廣東東莞工商聯合會(東莞市總商會)會長。從1997年起,張就一直擔任這個職務。在富翁遍地的珠三角地區,尤其是在廣東經濟重鎮東莞,能坐到這個位置上的絕非凡人。
張為東莞市振興紙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另外榮譽性的職務還有廣東省東莞市第十二屆人大代表,廣東省政協第九屆委員等一大串。在房地產大亨、電器大亨林立的東莞,張能以傳統製造業的紙製品行業發家,可以說是一個奇迹。
張醉心造紙業,與東莞當地優化的資源分不開。東莞,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南海之濱珠江口東岸。因境內盛產莞草,公元507年得名東莞。這是一片富饒的土地,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素稱魚米之鄉。在246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148萬東莞人,作為著名僑鄉,這裡還是近百萬僑胞和港澳台胞的故土。這是一片開放的土地,利用毗鄰港澳的地理優勢,抓住改革開放的機遇,大力引進外資,發展外向型經濟,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3800多家外資企業在這裡落戶生根。今天的東莞,已基本實現了農村工業化城鄉一體化,城市日新月異。可以說,是靈秀的東莞孕育了張玉其的成功。儘管張也從事建築工程、化肥生產等方面的經營,但這些始終不是張的主業,張的主要財富都是在紙製品生產過程中積累的。
東莞市振興紙品有限公司位於改革開放最活躍的東莞市高鎮,是一個集造紙(瓦楞原紙、挂面紙、中卡紙)、紙箱、彩盒生產的大型合資企業,合資方為香港某集團公司。首期註冊資金為6000萬港元,佔地面積60餘畝,廠區環境優雅,海陸交通相當便利。東莞振興紙品有限公司引進國外先進全自動紙板生產線、紙箱生產機械設備及彩色精裝印刷機械設備,聘請國內外知名的管理專家和技術專家駐廠管理。瓦楞紙箱瓦楞紙板系列產品已投入國內外的廠家生產使用。振興紙品公司早已具備了提供紙板和彩盒板等系列產品及各種高低檔紙箱、各種高檔彩盒等產品的能力,這在國內企業中是不多見的。據東莞振興紙品有限公司員工介紹,東莞振興紙品有限公司還是以重合同、守信譽為宗旨的質量一流企業,連續5年被東莞市工商行評為“AAA”企業。
作為東莞多年的商會會長,張無論是經營上還是在行事上都顯得非常沉穩。也許和其所從事的傳統製造行業有關,張從來不在任何公開場合透露企業的經營情況、收益情況及其本人的任何情況,這與大多數能夠取得和他一樣成功的企業家不同。這也難怪,張發家的命脈在於紙品製造,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傳統行業能有如此成就,張應當保守自己立於不敗的商業秘密。但可以斷定的是,張的成功和身處僑鄉東莞、外資充沛的大環境是分不開的。
張為人大度,熱衷於光彩事業和社會福利事業。1998年7月,我國長江流域、嫩江流域等地發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災期間,張帶領東莞市總商會會員慷慨解囊,共捐款超過500萬元人民幣給災區,個人捐款近百萬元;在教育事業方面,張一次捐獻350萬元人民幣建造了高橫小學、連南福華希望小學等學校。此外,張還發動東莞市總商會各分會成立“商會助學金”,資助當地貧困學生。種種社會公益活動,體現了他的熱心、愛心和奉獻社會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