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紅色
洋紅色
洋紅色(Magenta)又稱為品紅色(fuchsine),英文名Magenta來源於染料的名字。這是介於紅色和藍色之間的顏色,光波長度要比黃綠色長。在光譜中品紅色並非是單一波長的光,而是由等量的紅光與藍光混合而得。品紅色與黃色、青色構成了減法三原色。品紅色的補色是綠色。
品紅色與紫色的差別在於紅色與藍色兩者混合比例的不同。
網路編碼 = #FF00FF
RGB紅綠藍光系統 = (紅255, 綠0, 藍255)
CMYK四色印刷系統 = (青0, 品紅100, 黃0, 黑0)
HSV系統 = (原色300, 飽和度100, 亮度100)
Lab系統 = (明度60, a94,b-60)
1859年,人們從煤焦油染料里得到了品紅色染料。其後,1860年,品紅色這個名字迅速變成另一個名字:洋紅色。其名之變源於發生在義大利倫巴第的“Magenta戰役”,因為當時“Magenta的大地被血染”。
1860年,人們從煤焦油染料里得到洋紅色;
1890年代,根據“減法三原色”,印出洋紅色,從那時起,報紙上的彩色漫畫印刷顏色豐富了;
1987年後,由計算機電子12色模型得到電子洋紅色。
在國際上著名的例子就是德國電信公司,該公司的商標色即使用洋紅色。
在阿姆斯特丹成立的“洋紅色反種族主義基金”,標誌色亦使用洋紅色。
音樂:1998年Hooverphonic的專輯 Blue Wonder Power Milk中有一首歌名為《洋紅色》
電影:1975年電影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中一個虛擬人物。該電影由英國音樂劇《The Rocky Horror Show》改編而來。
化學中的品紅經常出現在鑒定氧化性氣體的題目里,主要是二氧化硫。品紅的化學結構不穩定,可以被這些氧化性氣體氧化掉而褪色。一個常見的錯誤就是以為品紅可以當酸鹼指示劑.
品紅主要有兩種:鹼性品紅和鹽基品紅分子式分別是:
NH2CH3C6H3C:C6H4(NH2)(Cl)C6H4-NH2; NH2C6H4C:C6H4(NH2)(Cl)C6H4NH2
物理性質
有金屬光澤的深綠色結晶。溶於水和醇;不溶於醚。通常需要密封保存。
工業用途
標準紫色RGB為(128,0,128) (#800080 對應色相300°),如果將明度提高,變成(255,0,255) (#FF00FF 對應色相300°),則得到偏亮的紫色,即亮紫色,這是因為RGB為加色系統,所以等量紅加藍(達到最大亮度)得到的紫色會比標準的紫色(等量顏料紅加藍,減色系統)偏亮。
洋紅(品紅)最初的含義是一種化學染料的名稱,其名稱源於義大利一次獨立戰爭(1859年),這種染料呈玫紅色,也就是在印刷業中常用的CMYK系統中的顏色之一,其色值為(228,0,127) (#E4007F 對應色相327°)。
而在RGB,有的人也將亮紫色(紅藍比1:1)稱為“洋紅”("品紅"),但是事實上這種“洋紅”與最初含義的洋紅,也就是和化學和印刷業中的洋紅明顯不同,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洋紅,實際上是一種誤稱。前者與標準紫色色相相同,均為300°(紅藍比1:1),它實際上是一種較亮的紫色。而後者是一種玫紅色,其色相為327°(紅多於藍)。因此注意不能將兩者混為一談。
如果是(255,0,255)的“洋紅”(紅藍比1:1),根據剛才的說法,它與標準紫色具有相同的色相,因此應該歸於紫色範疇,屬於紫色的一種,只不過是偏亮的紫色,因此更準確的稱呼為「亮紫」。如果是化學染料和印刷色中的,真正意義上的洋紅,則是玫紅色的一種,不屬於紫色系,而應歸屬於紅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