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珊瑚鎮的結果 展開

珊瑚鎮

江蘇省泰興市轄鎮

珊瑚鎮位於泰興市東南部,東與如皋市江安鎮接壤,南與靖江市季市鎮毗連,北與分界鎮、黃橋鎮相依,西與廣陵鎮為鄰。省道姜(堰)八(圩)公路和新長鐵路穿境而過,區位優勢十分明顯。

全鎮人口50848人(2017年),轄10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2014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88億元。

歷史沿革


1934年設立珊瑚鄉,駐地珊瑚庄(原名三戶庄,后諧音雅化為珊瑚庄),鄉名也以此命名,
1976年遷址。1999年12月撤鄉設鎮。
2000年3月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時,原橫巷鄉撤銷,其所轄南部8個村併入,共37個村(居)。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省道姜(堰)八(圩)公路和新(沂)長(興)鐵路穿境而過,位於北緯32°10'36",東經120°19'0", 總面積49.26平方千米(2017年)。
珊瑚鎮
珊瑚鎮

地形地貌

珊瑚鎮屬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地勢東北高、西南低,由東北向西南漸次傾斜。按地貌特徵,可分為高沙土地區,沿靖圩田地區。

氣候特徵

珊瑚鎮位於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內,兼受西風帶和副熱帶以及熱帶天氣系統的影響,氣候特點是:季風顯著,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5.0℃。1月為最冷月,平均氣溫2.5℃;7月為最熱月,平均氣溫27.4℃。
年年平均降水量1039.7毫米,年平均雨日(日雨量≥0.1毫米)117.8天;平均為6入梅期月18日,平均出梅期是7月12日,梅雨量平均為245.7毫米,各年多寡不一。年平均日照時數1984.5小時。年平均日照百分率45%,無霜期220天。
珊瑚鎮
珊瑚鎮

水文

境內河道屬於長江流域,主要有靖泰界河、焦土港、增產港、季黃河,均可通航。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全鎮耕地面積4956畝,其中水田3726畝,旱地1230畝,林業用地40666畝,有林面積30996畝。

生物資源

植物資源
截至2016年,珊瑚鎮有水杉、女貞、垂柳等各類苗木1.5萬株。

行政區劃


珊瑚鎮下轄珊瑚新村、二河新村、鎮前新村3個居委會和10個行政村,下設85個居民小組230個村民小組。
珊瑚鎮區劃詳情    
居委會珊瑚新村二河新村鎮前新村 
行政村洋港曹埠左庄八戶
 禎祥新橋周岱顧堡
 徐家莊八達  

人口民族


珊瑚鎮2003年總人口53755人,其中城鎮人口14528人,佔總人口的27.03%,農村人口39227人,佔總人口的72.97%,總人口中男性27595人,佔總人口的50.2%,女性26160人,佔總人口的49.8%,0—5歲的1520人,6—14歲的6455人,15—64歲的38626人,65歲以上的7154人,其中6周歲以上識字的44655人,從文化層次來分,小學生20172人,佔45.1%,初中生20933人,佔46.9%,高中生3392人,佔7.6%,大學生158人,佔0.4%,人口出生率為6‰,死亡率為7‰,自然增長率為-1‰。
2012年出生人口413人,出生率7.87‰,全年死亡人口742人,死亡率14.1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27‰,出生人口素質有效提升。年末全鎮戶籍人口52457人,其中:男性27093人,男女性別比為51.64:48.36,年末戶籍總戶數15692戶。50848人(2017年)。
珊瑚鎮
珊瑚鎮

經濟


綜述

2012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05億元,增長9.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9194萬元,增長7.19%;第二產業增加值73178萬元,增長6.83%;第三產業增加值38100萬元,增長15.45%。產業結構調整穩步推進。三次產業增加值佔比由上年的15.00:57.36:27.64調整為14.7:56.1:29.2。
全鎮完成財政總收入8258萬元,比上年增長38.17%,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899萬元,比上年增長40.56%,工商稅收收入5149萬元,增長39.2%,獲市2012年財政收入單項獎。服務業發展加快,第三產業在地區生產總值中的比重提高1.56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良好。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91779萬元,高新技術產值占列統工業產值的比重達30.38%。
2014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88億元,增長7.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1126萬元,增長2.4%;第二產業增加值68510萬元,由於客觀原因比去年略有下降;第三產業增加值49156萬元,增長12%;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三次產業結構佔比由上年的15.29:52.16:32.55調整為15.22:49.36:35.42。全鎮完成財政總收入8329萬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565萬元,工商稅收收入4102.3萬元,下降18.1%。

第一產業

全鎮土地平整,農田方整化,溝渠林網化。高效規模設施農業面積3500畝,建有園林通道、生態走廊帶2萬米,擁有大棚蔬菜、葡萄園、苗木花卉、家禽畜牧養殖等特色規模農產品基地。建成產業化龍頭企業4家,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20個。
全鎮實現現價農業總產值38485萬元,比上年增長2.09%。糧食總產量達37045噸,比上年凈增114噸,增長0.3%,其中夏糧產量13822噸,上漲1.14%,秋糧產量23223噸,下降0.2%;全年生豬上市量104044頭,比上年增長6.4%;家禽上市757705羽,比上年增長0.4%;禽蛋產量2809噸,增長1.59%;水產品總產量692噸,下降4.4%。超額完成市交林業綠化任務。
穩步推進高效農業,農業園區面積擴大至3400畝,推廣機插秧15000畝,占水稻面積的60﹪。實施河道河坡綠化近9公里,栽植各類苗木17000株。新建農田林網3000畝,栽植女貞4000株、水杉12000株。新建成片林180畝,四旁植樹23000株。

第二產業

有私營以上工業企業近128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3家、泰興市100強骨幹企業1家。形成了醫藥中間體及製藥、減速機及機械製造、鑄造三大支柱產業。全鎮工業國稅開票在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11家,其中國稅開票在億元以上企業2家,5000—10000萬元的企業3家,2000—5000萬元的企業6家。
2014年珊瑚鎮實現工業總產值82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1.98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8%、8%。實現工業銷售收入80億元,增長8.73%,利潤5.45億元,增長34.5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銷售收入41.35億元,增長11%,規模以上工業利潤2.9億元,下降1.3%。工業企業一般納稅人開票銷售106097萬元,增長12.8%。民營經濟更趨活躍,新增私營企業52家、個體工商戶193戶,民營經濟新增註冊資本2.48億元。
2014年珊瑚鎮資質上建築業施工總產值5.48億元,增長26.85%,工程結算收入3.05億元,下降23.94%。

第三產業

有服務業經營企業200家(戶),其中服務業列統企業1家、重點服務業企業1家。具有規模的購物超市8家。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全鎮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實現服務業增加值4.92億元,增長12.%,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8600萬元,比上年增長79.2%,企業完成工業主輔分離2家,完成服務業個轉企1家。全年新開工1000萬元以上服務業項目4個。江蘇潤鑫聚友物資有限公司註冊5000萬元,江蘇天逸進出口有限公司註冊1000萬元,珊瑚農貿市場由泰州喬揚投資有限公司投資1500萬元,集餐飲、賓館為一體的泰興市祥福居大酒店由本地能人投資1200萬元。限額上企業零售總額628.6萬元,比上年增長5.4%,完成服務業稅收達648萬元,比上年增長24.54%。
年末金融機構存款餘額52351萬元,比去年增長12.96%;居民儲蓄存款繼續增加,存款餘額達50040萬元,增長12.83%;年末各項貸款餘額為12863萬元,下降14.66%,其中農業貸款5207萬元。
農業
珊瑚鎮積極調整農業結構,壓縮三麥面積,擴大油菜、花生等經濟作物,發展旱糧蔬菜化生產,珊瑚鎮糧經作物比達60:40。堅持把林業發展作為農業結構調整的一個戰略重點,常抓不懈,著力培育和發展銀杏、意楊產業。全鎮共發展銀杏3500畝、意楊4000畝、農田林網2萬畝,共栽植銀杏10萬株、意楊18萬株。大力發展多種經營生產,年生豬上市量穩定在3.5萬隻左右,家禽飼養量超過80萬羽,水產品產量超過400噸。奶牛等特種養殖蓬勃興起。2003年,多種經營產值在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達57%,養豬、養雞、育雛、炕孵等各類專業戶260戶。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大力發展龍頭企業,不斷壯大農民經紀人隊伍。全鎮現有龍頭企業4家,年銷售收入6415萬元,消耗本地農產品7652噸;現有農民經紀人1200人,年銷售本地農產品9887噸。
工業發展
珊瑚鎮始終把工業經濟擺在經濟工作的突出位置來抓,積極啟動本鎮民資,廣泛吸引外來資金,大力發展個體私營工業企業。珊瑚鎮現有工業企業300多家,主要產品有化工、建材、紡織、電子、玻璃、鑄鋼、沖件、豬鬃、熱水器等,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業、多村一品”的發展格局。2003年實現工業總產值44850萬元,銷售39500萬元,利潤820萬元;現有列統企業9家,2003年實現產值11200萬元,銷售10000萬元,利潤195萬元。為了招引客商,吸引投資,珊瑚鎮狠抓載體建設,設立了工業園區,園區內道路、供電、供水等基礎設施全部到位。至2003年底,已有6個項目進區,總投資達1000多萬元。第三產業和建築疏浚業2003年全鎮完成第三產業增加值10500萬元,三產從業人數達7386人。建築疏浚業完成施工總產值3993萬元。
基礎建設
集鎮和基礎設施建設珊瑚鎮牢固樹立“經營集鎮”的理念,不斷創新機制,加大投入,集鎮面貌煥然一新。“五橫五縱”的道路框架初步拉開,先後新建了珊瑚中學、中心小學、中心幼兒園、國土樓、衛生院等一批標誌性建築。主要街道實施了亮化工程,鎮區綠化面積不斷擴大。積極動員和鼓勵能者富者進鎮購地建房,投資興業,不僅聚集了集鎮人氣,繁榮了集鎮經濟,而且增加了財政收入,有力地反哺了集鎮基礎設施建設,使集鎮建設與經濟發展相互促進、良性互動。交通建設步伐加快,實現了自然村全部通公路的目標。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進展,新建了35千伏變電所,農網改造全面完成,電話裝機總量突破了萬門大關。

交通


市內公共汽車營運車輛8輛,每輛車每天出行4次;6輛鎮村公交,鎮內3條線路,雙向對開,方便了群眾出行;接送學生的車輛進行了規範,全部改由鎮村公交接送,保證了學生的安全。私人汽車擁有量有所增加。
珊瑚鎮公路以一橫兩豎為骨幹,形成了五橫五豎,連接貫通、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有14個出口通道,連接周邊7個鄉鎮。境內網路公路共13條,總長57.38公里,其中,水泥路道13.4公里,黑色路道22.12公里,砂石路道21.86公里,實現了自然村全部通公路的目標。另外,各村(居)在村內鋪設了共有近100公里的各類硬質路道,為群眾生產生活服務。境內主要公路有:省道姜八公路(姜堰至靖江八圩),市級公路七珊公路(七圩至珊瑚)、珊長公路(珊瑚至分界長生)。

社會


教育

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按照省市要求,學校布局調整順利實施到位,珊瑚鎮現有初中1所、小學5所,辦學條件得到了進一步改善。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教學質量在全市農村學校處於領先位置。幼兒教育、成人教育和普通教育同步協調發展,幼兒入園率達100%。

科技

堅持科技興鎮戰略,加強科普宣傳,積極推進科技創新,科技工作成績喜人。重視文化事業的發展,新建了文化活動中心,群眾性文化活動健康開展。

體育

體育事業得到加強,添置了健身器材,增設了全民健身點,全民體育活動蓬勃開展。
截至2015年,群眾體育成效明顯,鎮村廣場健身隊紅紅火火,青春健身隊在市2014年健身秧歌大賽中榮獲三等獎。

文化事業

電信:珊瑚電信支局現有交換機容量12720門,實裝用戶11100門,鋪設通信桿線電纜總長近320公里,實現了村村通電話,完成了“電話鎮”的創建任務。2004年初,開通了ADSL及LAN方式的寬頻上網交換機,已有80餘戶企業和個人開通了上網業務。2003年底,開通了“小靈通”業務,已有用戶700餘戶,它正成為珊瑚電信發展的一個新的亮點。郵政:珊瑚郵政支局營業面積1000平方米,現有職工8人,居民儲蓄餘額2600萬元。郵政綠卡、銀聯卡,全國通存通兌,方便快捷。2004年初,又開辦了實時電子匯兌業務,2小時內客戶可在全國任何一家郵政網點取款,縮短了用戶取款時限。實物寄遞、特快專遞,安全、快捷。在軟體上,本著人民郵政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切實加強服務監督,改善服務質量,力求每個客戶滿意。在硬體上,通過加大投入,安裝了電子電視監控系統,配置了大功率空調、客戶休息室、寫字檯,便民措施齊全,真正做到滿意在郵政。
珊瑚鎮
珊瑚鎮
供水:水廠於2000年7月建成出水,設計日供水量6000噸,目前全鎮37個自然村中已有23個自然村通自來水,用戶4335戶,受益人口17340人。2004年,珊瑚鎮進一步加大改水工作力度,確保年內村村通自來水。
基礎建設
全年實施金橋工程4座。投入340萬元,新建改造泵站34座;投入450萬元,新建硬渠41170米;投入102萬元,打造左庄生態河360米;投入8萬元,疏通下水管網5800米;投入74萬元,修復涵洞37處.復墾土地130畝。
固定電話用戶達10600戶,網際網路上網用戶達5160戶。
截至2015年,新鋪設水泥路道6.67公里,新建硬質渠19.39公里,維修硬質渠20公里,疏浚中溝8條,新建中溝橋樑2座,改造泵站22座,新建涵洞14座。

社會保障

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2088元,凈增1754元,增長17%。加大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力度,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440人,創業培訓120人,組織技能培訓420人,“五包”培訓15人。
重視解決弱勢群眾的生產生活困難,核減低保107戶112人,新增108戶137人,全鎮五保供養對象329人,集中供養47人。60周歲以上的老退伍軍人補助、80周歲以上老人尊老金全部發放到位。推進社會保險全覆蓋,農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比上年凈增2100人,全鎮參保人數達22300人,9263人享受基礎養老金。
截至2015年,城鄉低保、五保動態管理,年發放保障金487萬元。累計投入200多萬元加大了敬老院的基礎設施建設,全鎮火化率達市火化率7‰的標準。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8732人,續保率達97%。農村勞動力轉移21723人,新增創業123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