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草綠龍蜥的結果 展開

草綠龍蜥

草綠龍蜥

草綠龍蜥(學名:Japalura flaviceps)為鬣蜥科龍蜥屬的爬行動物,俗名公蛇、四腳蛇。在中國大陸,分佈於湖北、四川、雲南、西藏、甘肅等地,多棲息于山區 活動於乾熱河谷地帶、常見於山坡稀疏灌叢及雜草叢間、河灘地或玉米地草叢中、亦見於山路邊或公路旁雜草間以及房屋圍牆上或菜地邊。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350至345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四川西部、大渡河邊。

草綠龍蜥簡介


草綠龍蜥
草綠龍蜥
·中文名:草綠龍蜥
·物種分類:爬行類→蜥蜴目鬣蜥科→龍蜥屬
·拉丁名:Japaluraflaviceps
·英文名:GreenJapalure
·屬中文名:龍蜥屬
·是否藥用動物:否
·是否經濟動物:否
·Iucn2003:LC.IUCN2003:Notlisted

基本內容


中 文 名:
草綠龍蜥
物種分類:爬行綱→蜥蜴目→鬣蜥科→龍蜥屬
拉 丁 名:Japalura flaviceps
英 文 名:Green Japalure
國內分佈:分佈於陝西、甘肅、雲南、四川、西藏、湖北。
生 境:多於中午活動,遇驚鑽於石縫中。10月入蟄,翌年4月出蟄。
體 型:頭體長75mm,尾長140mm。尾具15-21個深淺相間的橫紋。
食 性:以蝗蟲、蜂、蝶類幼蟲、天牛等昆蟲及多足類為食。
習 性:多於中午活動,遇驚鑽於石縫中。10月入蟄,翌年4月出蟄。
繁 殖:約在8月或更晚產卵。每產4-7枚,卵白色。
物種簡介:全長約20餘厘米,尾極長,約佔全長的2/3。全體被有鱗片。吻鈍圓,吻長為眼徑的1.5倍;鼻孔在鼻鱗的中央;鼻鱗、吻鱗、第1枚上唇鱗之間各介有2~3枚小鱗;頭部鱗大小不等,均具棱;有鼓膜,鼓膜處復有小鱗;眼瞼發達,能動,瞳孔圓形。背鱗及體側的鱗較小;背中央有鬣鱗,愈向後愈小,至尾部消失;其兩外側各有1行棱鱗。體色多變異,常見者為草綠色或棕綠色。頭部有5~6條深橫紋;軀幹部有4~5條寬橫斑,兩傅有黃色寬縱紋,縱紋外側為紫黑色紋;四肢具橫紋,尾部有20餘條深淺相間的環紋;腹面白色。指、趾側扁,各5,指、趾端均具銳爪。常活動於路旁、荒山坡的石頭及泥土上,善爬行。分佈四川、雲南等地。不可藥用並無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