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蜴目

蜥蜴目

蜥蜴目是爬行綱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個類群,多數為中、小型爬行動物。一般種類四肢發達,指、趾5枚,末端有爪,適於爬行和挖掘。少數種類四肢退化或缺失,具長尾。有肩帶及胸骨,眼瞼可動,舌扁平形,能伸縮,但無舌鞘。陸棲,也有樹棲、半水棲或穴居種類。蜥蜴目動物約3750種,分隸於16科,除南極洲外,廣泛分佈於全球。中國已知約9科150多種。

簡介


蜥蜴目LACERTIFORMES
蜥蜴目已知約3000種,可分為4個亞目。大都分佈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大多具附肢2對。有的種類1對或2對均退化消失,但體內有肢帶的殘餘。一般具外耳孔,鼓膜位於表面或深陷。眼具活動的眼瞼和瞬膜(第3眼瞼)。舌發達,多扁平而富肌肉。下頜骨左右兩半靠骨縫牢固相聯,口的張大有限。一些種類的尾遇敵害時常自斷,斷裂后可活動一段時間,以轉移敵人注意力並逃脫;尾可再生,再生尾與原尾外形有異。多以昆蟲或其他節肢動物、蠕蟲等為食。有些種類兼吃植物,也有專吃植物的。卵生或卵胎生
蜥蜴目
蜥蜴目
有鱗總目的蜥蜴目或有鱗目的蜥蜴亞目是現代爬行動物種最大的一類,多達4000餘種,分佈遍及世界各地,形態多樣,多數體型較小,包括現存最小的爬行動物,也有少數體型較大,而在史前時期則有些巨大的成員。蜥蜴目也可能是有鱗總目另外兩個目的祖先。

鬣蜥亞目


蜥蜴
蜥蜴
鬣蜥亞目(Iguania):典型的鬣蜥亞目成員背上有鬣鱗,略似楔齒蜥,均四肢完整,不少種類可以 變換身體的顏色,並包括一些相貌最獨特的蜥蜴。鬣蜥亞目下分3個或更多的科,主要分佈於熱帶、亞熱帶地區,其中美洲鬣蜥科主要分佈於新大陸,而另外兩個科限於舊大陸。鬣蜥亞目樹棲和水棲的成員均比其他亞目更多,但也有不少陸棲的成員。

美洲鬣蜥科

蜥蜴目
蜥蜴目
美洲鬣蜥科(Iguanidae)又稱鬣鱗蜥科,是爬行動物中的大科,約有54屬550~880種,主要分佈於新大陸從加拿大西南部到美洲最南端,也有少數分佈於舊大陸的馬達加斯加 島和西太平洋的斐濟、湯加等島嶼。美洲鬣蜥科的成員十分龐雜,可分成多達8個亞科,而這8個亞科也常被升級為8個不同的科。
1、安樂蜥亞科
安樂蜥亞科Polychrotinae是美洲鬣蜥科最大的亞科,多達11屬和250~392種,主要分佈於中南美洲和加勒比海諸島,少數可到達美國東南部。安樂蜥體型比較小,多為樹棲,善於變換身體的顏色,相當於美洲的變色龍。
2、美洲鬣蜥亞科
蜥蜴目
蜥蜴目
美洲鬣蜥亞科Iguaninae有10屬36~38種,分佈於美國南部島巴拉圭 之間的美洲大陸,加勒比海諸島和加拉帕哥斯群島,並有一個屬分佈於斐濟、湯加等西太平洋島嶼,其中包括一些美洲體型最大和最著名的蜥蜴。綠鬣蜥Iguana iguana身長可達2米,是西半球最長的蜥蜴,常被當作寵物飼養。海鬣蜥Amblyrhynchus cristatus分佈於加拉帕哥斯群島,是現存唯一半海生性的蜥蜴,善於游泳,在海中進食。分佈於斐濟和湯加的低冠蜥Brachylophus屬成員分佈區與其美洲的同類相隔不下9000公里,它們如何到達這裡很難解釋。
3、盔蜥亞科
盔蜥亞科Corytophaninae有3屬9種,分佈於墨西哥到厄瓜多,體型較大,大者可接近1米,是行動敏捷的樹棲蜥蜴,也擅長游泳,並可以在水面上用後肢奔跑一段距離。
4、角蜥亞科
角蜥亞科(Phrynosomatinae)有8屬40~124種,包括角蜥、強棱蜥、猶他蜥等,分佈於加拿大南部到巴拿馬一帶,主要為陸棲,有些種類可以生活於荒漠中。其中角蜥屬Phrynosoma成員在遇到危險時眼睛可以噴出血來嚇唬敵人。角蜥屬體型短粗,與大多數蜥蜴截然不同,也與同亞科其他成員不同。
5、項圈蜥亞科
項圈蜥亞科(Crotaphytinae)有2屬5~10種,分佈於北美洲西南部從美國俄勒岡州到墨西哥北部一帶,主要生存於荒漠等荒涼地區,行動敏捷。
6、嵴尾蜥亞科
嵴尾蜥亞科(Tropidurinae)有13屬120~292種,分佈於中南美洲、加勒比海諸島和加拉帕哥斯群島,生活於從雨林到荒漠的多種生態環境中,多在陸地生活,少數為樹棲或在岩石上活動。嵴尾蜥多體型很小,動作靈活。
7、櫛尾蜥亞科
櫛尾蜥亞科Hoplocercinae約有3屬10種,分佈於巴拿馬到秘魯一帶,為生活於濕潤或乾旱森林中的陸棲蜥蜴,體型較小或較大,尾上有棘刺作為防禦武器。
8、盾尾蜥亞科
盾尾蜥亞科Oplurinae有2屬7種,生活在馬達加斯加島及附近的葛摩群島,與美洲鬣蜥科其他成員相距甚遠。在與馬達加斯加島鄰近的非洲大陸只有鬣蜥科成員而沒有美洲鬣蜥科成員,而馬達加斯加島則只有美洲鬣蜥科成員而沒有鬣蜥科成員。盾尾蜥生活於乾旱到半濕潤地區,陸棲或樹棲。
盾尾蜥Oplurus sebae

鬣蜥科

蜥蜴目
蜥蜴目
鬣蜥科Agamidae有40~53屬300~377種,分佈遍及舊大陸的大多數溫暖 地區,只是不出現在馬達加斯加島等一些島嶼上,而在亞洲南部和大洋洲最豐富,非洲和歐洲則較少。鬣蜥科有不少和美洲鬣蜥科相對應的成員,也有一些非常獨特的類型。分佈於亞洲南部和大洋洲的長鬣蜥與美洲鬣蜥亞科的成員非常相似。分佈於印度尼西亞東部和菲律賓的兩種海蜥與冠蜥亞科的成員頗有些相似。還有不少種小型的鬣蜥善於變換山體的顏色,頗似安樂蜥。鬣蜥科最獨特的類型可以在亞洲南部和大洋洲找到。亞洲的飛蜥屬Draco,體側有肋骨撐起的皮膜,可以在空中滑翔。大洋洲的傘蜥Chlamydosaurus kingii,頭上有大的皮褶,遇到危險時撐開以威嚇敵人。大洋洲荒漠地區的魔蜥Moloch horridus,身上布滿棘刺,以螞蟻為食。
飛蜥屬Draco
鬣蜥科的1屬,體側有由5~7對延長的肋骨支持的翼膜。具發達的喉囊和三角形頸側囊。體長150毫米以下,尾長約為體長的1.5倍。已知約16種,分佈於南亞及東南亞,中國產2種,一為裸耳飛蜥,鼓膜裸露;一為斑飛蜥,鼓膜隱沒於鱗下。分佈於中國雲南、西藏、廣西和海南島。棲息於熱帶、亞熱帶海拔700~1500米的森林中,常在樹上活動,很少下到地面。在樹上爬行覓食時,翼膜象扇子一樣折向體側背方;在林間滑翔時,翼膜向外展開。滑翔可改變方向,但不能由低處飛向高處。飛蜥以昆蟲為食。卵生。在地洞或樹洞內產卵,每產2~5枚。

避役科

避役科Chamaeleonidae有4~6屬85~158種,主要分佈於非洲特別是馬達加斯加島,少數分佈於亞洲和歐洲南部。避役即變色龍,可以說是最獨特的蜥蜴,除了善於變換身體的顏色外,還有能分別看不同方向的眼睛,長長的有粘性的舌頭。避役科成員多數為樹棲,有能纏繞的尾巴,腳趾也可以對握,可以牢牢地抓在樹上。有些種類的避役頭上還有角或其他突起物,比如東非的傑克孫避役頭上有三隻角,讓人聯想起史前的三角龍
變色樹蜥Calotes versicolor,別名:馬鬃蛇、雷公蛇、雞冠蛇。變色樹蜥頭大而略呈四稜錐形,體軀稍側扁,頸背有一列直立的鬣鱗,狀如馬鬃,故又稱馬鬃蛇。肩前無三角形小窩。四肢發達各有5指(趾),且具爪。體長100毫米以下。尾甚細長,幾達體長的3倍。通身被覆大小相似、略呈覆瓦狀排列的小鱗片。體側鱗片朝後和向上。背面淺棕色,布以深棕色斑。眼周有6-8條深棕色輻射狀線紋,尾部有環紋。體色可隨環境而變。
變色樹蜥棲於灌叢草坡。白天活動,捕食各種昆蟲。行動迅速,善攀緣上樹。棲居洞穴,夏夜常在樹枝上倒懸睡眠。卵生,每次產卵6-9枚。
本種主要分佈於廣東、廣西及雲南。“馬鬃蛇酒”有驅風濕、壯腰健身功效;肉治小兒疳積
斑飛蜥
斑飛蜥 Draco maculatus的主要特徵是:體側有由五條肋骨廷長部分所支撐的翼狀皮膜,能在樹枝間滑翔。體長80毫米,尾長125毫米左右。頸側及咽喉下方均具囊褶。雄性喉囊褶比頭長,末端鈍尖;雌性的喉囊褶小,頸側囊褶三角形。四肢細長,前肢向前拉超過吻端。尾基部在背面略拱起,其兩側毗鄰排列的三角狀鱗構成鋸齒狀。
飛蜥是較典型的熱帶森林種類。棲息於森林中。行動敏捷,常在樹枝間滑翔。捕食各種小昆蟲。卵生,卵產於地上,每次2-5枚。
本種在國內僅雲南、廣西和海南島有分佈。另有一種裸耳飛蜥(D.blanfordi),體型比斑飛蜥大得多,分佈於雲南西雙版納。
大壁虎
大壁虎 Gekko gekko,別名:蛤蚧、蚧蛇、合蛇。體型較大,全長在300毫米以上。吻鱗寬而不切鼻孔。頭大,呈三角形。鼻孔近吻端。耳孔橢圓形,其直徑為眼徑之半。無活動眼瞼。四肢各有5指(趾),其間殘存蹼跡,末端膨大,底部具單行褶襞皮瓣。第一指(趾)無爪,餘四指(趾)均具小爪。尾粗大,其長度幾等於體長。體背紫灰色,雜有磚紅色及藍灰色斑點;尾暗灰色,有不規則的寬橫紋。
大壁虎主要生活於石灰岩山地,棲居洞穴。晝伏夜出,捕食昆蟲。5-8月間產卵繁殖,每次產2枚,孵化約3個月。
蜥蜴目
蜥蜴目
本種主產於廣西、廣東、雲南,福建亦有分佈。它屬國家三類保護動物。“蛤蚧”為著名的傳統中藥 材,有滋陰補肺、益精血、定喘止咳的功能。
橫斑蜥虎 Hemidactylus frenatus Schlegel
橫斑蜥虎的體型小,全長120毫米左右。頭頂無對稱排列的大鱗,吻鈍圓,無能動的眼瞼。頭體背面覆以細鱗,胸腹部鱗片較大,成覆瓦狀。尾稍扁,背面有16橫排等距的大鱗,每橫排有大鱗6片,遂成6縱排。後肢較前肢粗大,膨大的指、趾底部褶襞皮瓣成雙行;第一指(趾)短小,但同樣具爪。背面淺黃綠色;尾末端有橫紋,腹麵灰白色。
橫斑蜥虎主要棲居於屋檐等處。晚間常在近燈光處捕食小昆蟲。尾極易斷,再生部分無大鱗。
本種為熱帶、來熱帶種類。在中國除廣東大陸和海南島有分佈外,雲南和台灣兩省也有發現。
藍尾石龍子Eumeces elegans Boulenger體全長約180毫米,尾比體長三分之一以上。頭頂有對稱排列的大鱗。上鼻鱗一對,左右相觸。鼻孔介於兩枚鼻鱗之間。后頰鱗只一片。背腹鱗片平滑,圓形,呈覆瓦狀排列。背正中兩行鱗片不比兩側鱗片明顯增大。雄性肛側各有一大棱鱗。尾下正中一行鱗片寬大。背面棕褐色,有五條淺色縱紋與四條深色縱紋相同,尾藍色。
藍尾石龍子主要枉息於灌叢草坡。日間活動,捕食昆蟲。
本種在中國長江以南各省均有分佈。
巨蜥
巨蜥 Varanus salvator是一種巨型蜥蜴,一般全長1米,大者達2.5米以上。吻狹長,舌前端深分叉,可縮入舌鞘內。有活動的眼瞼,瞳孔圓形。四肢壯實,指趾具銳爪。尾長而側扁。背鱗顆粒狀,具棱;腹鱗長方形,呈有規則的橫行排列。成年巨蜥背面黑色,部分鱗片有淡黃色斑;幼年巨蜥具黑白相間的大環紋。尾部黑黃兩色交替成環紋,黑色環上常有小黃斑。
巨蜥在山丘近水處生活。善游泳,能攀爬上樹。吃魚、蛙、各種爬行動物及昆蟲,也常捕食老鼠和鳥類。6月間產卵於近水的洞穴或樹洞,每產15-30枚,卵徑約70-40毫米。
本種在海南島較多見,廣西、雲南亦有分佈。它屬中國二類保護動物。巨蜥肉可供食用,皮能製革。

避役

蜥蜴目
蜥蜴目
避役科Chamaeleonidae,身體側扁,尾可扭曲成螺旋狀,纏繞樹枝。能根據不同的光度、溫度、濕度等因素而變換體色故又名變色龍。避役科有4~6屬85~158種,主要分佈於非洲大陸和馬達加斯加島,向東至印度。指、趾對握,以前足內側2指為一組,其餘3指為一組,以後足外側2趾為一組,其餘3趾為一組,能將樹枝抓握得更加牢固。頭上常生有角、嵴或結節。頭部兩眼突出,可分別轉動,眼球上只留下一條窄縫看東西,這樣的結構能使一隻眼睛盯住所發現的獵物,轉動頭部,然後射出舌頭,準確地將獵物捕獲。舌很長,舌尖寬,具腺體,分泌物可粘住昆蟲取食。大多適應樹棲生活,也有時生活於草本植物上。只有少數種類營陸地生活。有的種類卵生,有的種類卵胎生

壁虎亞目


壁虎亞目Gekkota主要包括四肢健全的壁虎和由壁虎演化而來但四肢退化而外形與壁虎相差甚遠的鱗腳蜥等,通常眼睛比較大,眼瞼不能活動。這裡還包括了兩個分類地位不定的科,它們或許和壁虎有一定親緣關係,或許沒有。

壁虎科

壁虎科Gekkonidae有不下90屬900~1000種,是蜥蜴中的第二大科,遍及世界各地,包括一些島嶼和高山。壁虎屬(Gekko)約20種,中國產8種,常見的有多疣壁虎、無蹼壁虎、蹼趾壁虎與壁虎。蜥虎屬中國已知4種,半葉趾虎屬、截趾虎屬和蠍虎屬中國各有1種,主要分佈於華南地區。壁虎科身體扁平,尾可自行截斷再生,多在夜間活動。壁虎主要為森林中的樹棲蜥蜴,腳有粘附能力,但在沙漠等其他環境中種類也不少,也有一些成員在白天活動。壁虎科的成員比較複雜,可以分成幾個亞科,也有人將壁虎科拆成2~3個不同的科。壁虎科中比較原始的成員具有可以活動的眼瞼,而其他壁虎乃至同亞目的鱗腳蜥的眼瞼均不能活動,它們常被單獨劃分成瞼虎科Eublepharidae,有大約5屬22種,又可分成瞼虎和貓眼虎兩大類。瞼虎分佈於非洲、亞洲和中北美洲,其攀附能力要弱於多數壁虎,更傾向於在地面活動。在大洋洲有約14屬110種壁虎有時被單列為澳虎科Diplodactylidae。澳虎科中包括一些現存最大型的壁虎,其中生活於新喀里多尼亞島的多趾虎Rhacodactylus leachianus頭體長就達24厘米,而紐西蘭有些不久前滅絕的種類身長更超過半米,紐西蘭也僅有澳虎出現而沒有其他壁虎。其他的壁虎都保留在壁虎科中,這些成員分佈廣泛,並與瞼虎和澳虎的分佈區重疊,又可分成壁虎、沙虎和球趾虎三大類。壁虎包括一些人們最熟悉的爬行動物,中國的蹼趾壁虎、無蹼壁虎等常能在城市建築上出現。壁虎中也包括一些體型最小的爬行動物,如加勒比海島嶼上的一些球趾虎屬成員Sphaerodactylus全長不過3厘米。壁虎生活於建築物內,以蚊、蠅、飛蛾等昆蟲為食。夜間活動,夏秋的晚上常出沒於有燈光照射的牆壁、天花板、檐下或電桿上,白天潛伏於壁縫、瓦角下、櫥櫃背後等隱蔽處,並在這些隱蔽地方產卵,每產2枚;卵白色,卵圓形,殼易破碎。孵化期1個多月。壁虎去內髒的干製品入中藥,名“天龍”,有補肺腎、益精血、止咳定喘、鎮痙祛風和發散消腫的功效,可治淋巴結核神經痛、慢性關節炎、乳房腫塊。

鱗腳蜥科

鱗腳蜥科Pygopodidae有7屬35~36種,分佈於澳大利亞及附近地區。鱗腳蜥科的祖先可能是澳虎,擁有一些和壁虎類似的特徵,如眼瞼不能活動,但體型與壁虎相差甚遠。鱗腳蜥科成員無前肢,後肢退化成鱗片狀,外表與蛇非常相似,但是有耳洞存在。多數鱗腳蜥科成員體長不到半米,口鼻部短,穴居捕食昆蟲,而澳蛇蜥屬成員體長超過半米,口鼻部長,捕食其他蜥蜴,澳蛇蜥Lialis burtonis也是鱗腳蜥科分佈最廣的成員,不僅幾乎遍及大洋洲大陸,也見於新幾內亞南部。

夜蜥蜴科

夜蜥蜴科Xantusiidae有3屬18~26種,分佈於美洲中部從美國西南部到巴拿馬之間,也見於古巴。夜蜥蜴科身體扁平,沒有活動的眼瞼,多夜間活動,略似壁虎,但於壁虎的關係尚不明朗,也有人將其置於石龍子亞目。

雙足蜥科

雙足蜥科Dibamidae有2屬11~16種,是分佈於東南亞的穴居蜥蜴,由於對其所知甚少,分類地位不定。雙足蜥科成員僅雄性有短的後肢,眼退化,體小似蚯蚓,從外表上看易與盲蛇、無足的石龍子或小型蛇蜥混淆。有人將其置於石龍子亞目,也有人將其列為一獨立的亞目。

石龍子科

蜥蜴目
蜥蜴目
石龍子科Scincidae有85屬1200~1300種,是蜥蜴中的最大一科。石龍子科分佈遍及世界各地,但在亞洲南部和大洋洲種類最多,而歐洲,亞洲北部和美洲種類較少,在這些地方石龍子亞目其他科的 成員更加興旺。石龍子科成員包括從熱帶雨林的善於攀爬的成員到沙漠中的可以在沙中遊走的多種不同類型,有些四肢健全,也有些四肢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有接近半數為卵胎生。石龍子科成員多數體型比較小,但也有些較大的成員,這些大型的石龍子分佈於大洋洲,其中最大的是索羅門群島的所羅門蜥(猴尾石龍子)Corucia zebrata,身長可達80厘米,是樹棲成員,有似猴子般可以纏繞的尾巴。第二大的是大洋洲和新幾內亞島的幾種柔蜥(藍舌石龍子)Tiliqua,最大的身長可達60厘米,體格粗壯。大洋洲和亞洲南部還有另外一些比較奇特的石龍子,如新幾內亞的三棱蜥Triboonotus,背上有三道似鱷魚的大鱗。
石龍子屬Eumeces
蜥蜴目石龍子科的1屬。體長100毫米左右。體呈圓柱形;通身被複圓鱗,復瓦狀排列,鱗下承以來源於真皮的骨板。頭頂有對稱排列的大鱗,眼較小,眼瞼發達,瞳孔圓形,鼓膜深陷;舌長而扁,前端微缺。尾長超過體長,受到強烈干擾時,易自截其尾,斷後能再生。已知約35種,分佈於亞洲、非洲和美洲。中國產6種,除黃紋石龍子分佈於西北和華北外,其餘5種主要分佈於華中、華南、西南和台灣。其中分佈廣、數量多的有石龍子、藍尾石龍子。石龍子常見於海拔 100~1800米的丘陵和山區、公路旁、林間小路邊、茶山、菜圃、玉米地、水溝邊及林下落葉里,亦見於樹榦或樹根上。捕食昆蟲。卵生。有護卵習性。每產卵5~6枚。

石龍子亞目


石龍子亞目Scincomorpha是蜥蜴中的最大一類,包括將近半數的蜥蜴,多有典型的蜥蜴體型,但也有些四肢退化,很多成員尾可自行截斷再生。

非洲蜥蜴科

非洲蜥蜴科Cordylidae是分佈於非洲的小科,身上有厚重的鱗甲,有人將其分成環尾蜥科Cordylidae和板蜥科Gerrhosauridae兩個不同的科。環尾蜥科4屬52種,分佈於非洲大陸,身上的鱗甲不僅厚重,還常呈棘刺狀,具有很好的能力,其中最著名的是生活於非洲西南部沙漠中的犰狳環尾蜥Cordylus cataphractus,可以象犰狳或穿山甲那樣將身體團成球狀來保護自己,在團成球狀時,用嘴咬住自己的尾尖。板蜥科6屬32種,其中4屬分佈於非洲大陸,2屬分佈於馬達加斯加島,身上的鱗甲不呈棘刺狀。

蜥蜴科

1、草蜥屬Takydromus
蜥蜴科的1屬。頭頂具對稱排列的大鱗,背部起棱大鱗排成縱行,腹部大鱗近方形。大腿腹面近肛側有鼠蹊窩1~5對。受到強烈干擾時,尾易自截,斷後又能再生。體背綠褐色,腹麵灰白色,體側下方綠色。剛孵出的幼蜥尾下常為紅褐色。體細長,約50~60毫米,尾細長,為體長的兩倍以上。世界已知約10種,分佈於越南、緬甸、印度尼西亞、日本、朝鮮及蘇聯西伯利亞。中國有 6種、常見的有北草蜥、南草蜥和白條草蜥,主要分佈於華中、華南及西南地區。北草蜥棲息於海拔180~1750米的丘陵、平原和山區的茂密草叢中或矮灌木林間,受到驚擾則迅速逃遁,在杭州地區的活動時間和食性是:4月初在11點前後最多,8月間每天9~11點和15~16點見到的個體較多,10月底在12~13點數量最多。以昆蟲為食,春季主要吃蝗蟲、卷葉蛾幼蟲、鼠婦和地花蜂;夏季主要吃直翅目昆蟲(如蝗蟲、螽斯)、也吃尺蠖蛾幼蟲和鞘翅目昆蟲。8月下旬在福建武夷山採到北草蜥的卵,每窩4~6枚,卵圓形,乳白色,卵徑9~11毫米×11.5~14.5毫米。剛孵出的幼蜥全長74~82毫米,尾長51~60毫米。
2、龍蜥屬Japalura
蜥蜴科的1屬,體側扁,常有鬣鱗,背鱗大小不一。肩前方常有斜行的褶,褶部色深,被細鱗。頭長為頭寬的1.5倍,吻棱與上睫嵴明顯、顳部微隆起,鼓膜裸露或被鱗。舌較短,前端微有缺刻或略分叉。頭體長不到100毫米,尾長200毫米左右。約有22種。主要分佈於喜馬拉雅山、琉球群島、印度尼西亞、中國的橫斷山脈。中國產11種,分佈於西藏、四川、雲南、貴州、台灣、湖南、湖北、河南、陝西和甘肅。分佈於而數量多的是草綠龍蜥和麗紋龍蜥。龍蜥棲息於海拔300~3500米的山區或山間盆地的公路旁、坡坎上、灌叢下、河邊亂石堆中、林間空地、荒坡枯草間或菜地邊老牆上。
3、麻蜥屬Eremias
蜥蜴科的1屬。體長不超過100毫米。吻較窄,吻棱不顯。頭頂大鱗對稱排列,鼓膜大而裸露,背部全為粒鱗,腹鱗比背鱗大,近方形,向腹中線呈斜行排列。肩前方兩側至腹面有1明顯 的皮膚褶形成的領圍,領圍遊離緣為較大的鱗片。指、趾下面被棱鱗,股腹面有股孔。尾長為體長的1.5倍以上。已知約50種,分佈於亞洲、歐洲、非洲的溫帶和暖溫帶。中國產9種,主要分佈於東北、西北和華北,為草原和荒漠的典型動物。個別種向東南分佈到江蘇和安徽北部,但不超過長江。麗斑麻蜥棲息於海拔250~1250米的草甸、草原、河灘、山坡的亂石草叢中。以各別昆蟲和蛛形類為食。4月末開始產卵,每產2~4枚,卵徑12~14毫米。7月初至8月底孵出幼蜥,剛孵出時全長17~19毫米。
4、美洲蜥蜴科Teiidae
美洲蜥蜴科是蜥蜴科在新大陸對應的成員,有人將其進一步劃分為美洲蜥蜴科Teiidae和裸眼蜥科Gymnophthalmidae兩個科。美洲蜥蜴科Teiidae有9屬100~186種,在南北美洲均有分佈,按體型大小可以分成大小兩個類群,大型的成員如南美洲的閃光蜥Dracaena guianensis和雙領蜥Tupinambis teguixin體長可超過1米,閃光蜥習性近似鱷魚,為半水棲性,身上也有似鱷魚的裝甲,雙領蜥習性似巨蜥,彌補了巨蜥在西半球的空缺。美洲蜥蜴科的小型成員中最著名的是健肢蜥或稱鞭尾蜥Cnemidophorus,這是美洲蜥蜴科分佈最北的成員也是唯一分佈於美國境內的成員,其尾部細長,行動敏捷。裸眼蜥科有30屬130~186種,分佈於墨西哥以南的美洲各地,其中以南美洲熱帶地區最為豐富。裸眼蜥科成員均體型很小,多為典型的典型的蜥蜴體型,如下木裸眼蜥Gymnophthalmus underwoodi,體型似常見的石龍子。也有些種類的裸眼蜥四肢有不同程度的退化,與其他四肢退化的蜥蜴不同,裸眼蜥科成員後肢退化比前肢退化更為顯著,並有僅有前肢的種類。

蛇蜥亞目


蛇蜥亞目Anguimorpha現存種類不多,但擁有一些現代和史前最引人注目的蜥蜴,其中包括現存唯一有毒的蜥蜴,現存最大的蜥蜴和史前最大的蜥蜴。史前的大型蜥蜴遠比現存的要大很多,更新世時生活在大洋洲的大型巨蜥比現存的最大的巨蜥至少要大一倍,而歷史上最大的蜥蜴則是白堊紀生活于海洋中的滄龍,滄龍最大的身長可超過10米,是當時海洋中的霸主,與巨蜥有較近的親緣關係。蛇蜥亞目的成員具有一些與蛇接近的特徵,其中可能包括蛇類的祖先類型。有人將蛇蜥亞目與石龍子亞目合併,也有人將其進一步劃分成兩個亞目。

蛇蜥科

蛇蜥科Anguidae有10~13屬90~110多種,可以分成4個不同的亞科,兩個亞科的成員四肢健全,另外兩個則沒有四肢而外形似蛇或蚯蚓。四肢健全的兩個亞科為側褶蜥亞科Gerrhonotinae和肢蛇蜥亞科Diploglossinae,均限於新大陸。側褶蜥亞科有近40種,分佈於加拿大西南部到美洲熱帶地區,其中在墨西哥和瓜地馬拉種類最多。側褶蜥為樹棲或陸棲,樹棲的成員有可以纏繞的尾。肢蛇蜥亞科有3屬37種,其中很多種類生活於加勒比海諸島,其他美洲熱帶地區也能見到。肢蛇蜥亞科成員多體型似石龍子,四肢細小,其中南美洲的缺肢蜥Ophiodes只有不發達的後肢,外貌與蛇蜥亞科的成員有些類似。蛇蜥亞科Anguinae是所有無足蜥蜴中最著名的,分佈廣泛,除了北美洲外,在歐亞大陸和非洲北部也能見到,是本科唯一可見於舊大陸的代表。蛇蜥亞科成員外形與蛇非常相似,但是有可以活動的眼瞼,有耳洞,尾部可以自行截斷。蛇蜥亞科中擁有本科體型最大的成員,其中棕脆蛇Ophiasuarus apodus身長可達1.4米。另一個無足的亞科是蠕蜥亞科Anniellidae,僅以分佈於美洲加利福尼亞州的北蠕蜥Anniella pulchra和墨西哥加利福尼半島的南Anniella geroniensis為代表。蠕蜥身體很小,穴居似蚯蚓,有活動的眼瞼但沒有耳洞。蠕蜥亞科常被升級為獨立的科。

異蜥科

異蜥科Xenosauridae包括北美洲的3~6種異蜥和中國的鱷蜥,21世紀以來奪趨向於將二者分列異蜥科和鱷蜥科,它們均為中等體型,身上有似鱷的鱗甲,卵胎生。異蜥分佈於墨西哥到瓜地馬拉一帶,適應多種生存環境,鱷蜥僅產於中國廣西部分地區,半水棲性。

毒蜥科

毒蜥科Helodermatidae包括北美洲的兩種毒蜥,即美國西南部到墨西哥西北部的鈍尾毒蜥Heloderma suspectum和分佈於墨西哥到瓜地馬拉太平洋沿岸的珠毒蜥Heloderma horridum,它們是現存僅有的有毒蜥蜴,與毒蛇不同,毒蜥的毒牙不是在上頜而是在下頜。珠毒蜥體長可達1米,生活於熱帶落葉林或灌叢地帶,鈍尾毒蜥體型幾乎要小一半,生活於荒漠和乾草原。毒蜥都是行動緩慢的肉食動物,主要食洞穴中的幼鼠,也食鳥蛋等其他多種食物。
毒蜥屬Heloderma
蜥蜴目毒蜥科唯一的1屬。體粗尾短,外形笨拙,體表華麗,在黃色或橙色的背景上具暗色的網紋。頭部略扁,背面和四肢外側被有大的骨板。有2種:毒蜥分佈於美國西南部,全長多在500毫米左右;珠毒蜥分佈於墨西哥,全長達900毫米。本屬頸椎8枚。無顳弓,只有少數齶骨齒和翼骨齒。以小型哺乳動物、他種蜥蜴以及鳥和爬行動物的卵為食。7月交配,7月末到8月中在開闊地帶挖掘深約125毫米的洞穴,然後在穴中產卵3~7枚,卵徑(67~75)×(33~39)毫米,白色,殼薄而粗糙。孵化期28~30天。毒蜥的下頜有毒腺,毒液通過導管注入口腔,再經毒牙的溝注入被毒蜥咬住的傷口內。人被毒蜥咬傷有痛感,但極少致命。

婆羅蜥科

婆羅蜥科Lanthanotidae又稱擬毒蜥科,僅以婆羅州的婆羅蜥或稱擬毒蜥Lanthanotus borneensis為代表。婆羅蜥科介於毒蜥科和巨蜥科之間,而外表則略似異蜥科成員。婆羅蜥沒有耳洞,半穴居性,生活於婆羅州沙撈越的河岸森林中,但人們對其所之甚少。

巨蜥科

蜥蜴目
蜥蜴目
巨蜥科Varanidae有1屬34~56種,主要分佈於大洋洲,也見於非洲和亞洲熱帶地 區。巨蜥科包括現存體型最大的蜥蜴,其中最著名的是分佈於印度尼西亞小巽他群島
部分島嶼的科莫多巨蜥Varanus komododensis,身長可超過3米,重達165公斤,新幾內亞島的黃點巨蜥Varanus salvadorii有長達5米的不可靠紀錄,但可靠紀錄不到3米,黃點巨蜥身材遠比科莫多巨蜥消瘦,同樣身長重量要輕很多。巨蜥科也有些小型種類,如大洋洲的短尾巨蜥Varanus brevicauda頭體長僅12厘米。巨蜥都食動物性食物,其中最大的科莫多巨蜥可以捕食大型的哺乳動物,小型的種類則以昆蟲為主食,其他很多巨蜥食性廣泛,包括腐肉、鳥蛋和各種能捕到的小動物。
巨蜥屬Varanus
蜥蜴目
蜥蜴目
蜥蜴目巨蜥科僅有的1屬。軀幹粗壯,四肢發達,且具銳爪。頭相對較小,吻略長。尾長,側扁。肌肉豐富為強有力的自衛武器。通身被覆粗大的顆粒狀鱗片。骨板退化或缺如。約30種,分佈於非洲、亞洲南部到澳 大利亞。除產於澳大利亞的短尾巨蜥全長僅20厘米左右外,其餘均為大型,最大的產於印度尼西亞的科莫多巨蜥全長達4米。這類大型蜥蜴常被誤認是鱷類。巨蜥上顳弓完整,無齶骨齒或翼骨齒,頸椎9枚。大多陸棲,善於攀爬,許多種擅長涉水,且可遠離岸邊游向大海。肉食性,大型的可捕食豬或小鹿。卵生。肉可食;皮用以製革,可做成花紋精美的錢包、錶帶等。中國產一種巨蜥,發佈於廣東、海南、廣西和雲南南部,亦見於東南亞,全長可達1米以上。幼巨蜥具鮮明的黑色橫紋,其上有黃色眼點,黑色隨年齡擴展,雜以黃色,形成黑黃斑駁;腹面黃白色。常棲山區水邊,以蛙、魚及小型哺乳動物為食。6~7月在岸邊洞穴內或水邊樹洞內產卵15~31枚,卵徑約70毫米×40毫米,殼柔韌。

其他科目


海鬣蜥Amblyrhynchus cristatus
低冠蜥Brachylophus vitensis
帶斑安樂蜥Anolis insignis
蜥蜴目
蜥蜴目
冠蜥Basiliscus basiliscus
太陽角蜥Phrynosoma solare
黑斑嵴尾蜥Tropidurus grayi櫛尾蜥Hoplocercus sp
飛蜥屬Draco
傘蜥Chlamydosaurus kingii
橫紋長鬣蜥Physignathus lesueurii
菲律賓海蜥Hydrosaurus pustulatus
魔蜥Moloch horrid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