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色樹蜥

有鱗目鬣蜥科動物

變色樹蜥(學名:Calotes versicolor)為鬣蜥科樹蜥屬爬行動物,俗名馬鬃蛇、雞冠蛇。分佈於印度安達曼群島中南半島、阿富汗、斯里蘭卡以及中國大陸的雲南、廣東、海南、廣西等地,多棲息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以及常見於林下、山坡草叢、墳地、河邊、路旁、住宅附近的草叢或樹榦上。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80至2000米。頭體長10-12厘米,尾長大約30厘米。變色樹蜥背面淺棕色,雜有深棕斑塊;眼睛四周有輻射狀的黑紋。生殖季節雄性頭部為紅色。體色可隨環境乾濕、光線強弱而變。鱗片十分粗糙;背部有一例像雞冠的脊突,所以又叫雞冠蛇。頭較大,吻端鈍圓,吻棱明顯。眼鹼發達。鼓膜裸露,無肩褶。體背鱗片具棱呈復瓦狀排列;背中線上,由頸至尾基部有一列側扁而直立的鬣鱗,頸部的較長,形如馬鬃。四肢發達,前後肢有五指、趾,均具爪。

變色樹蜥生活於海拔80-2000米左右熱帶亞熱帶地區,常見於林下,山坡草叢、墳地、河邊、路旁,甚至住宅附近的草叢或樹榦上,而以灌木林中為最多。行動迅速,追捕時,常攀援上樹。爬行時常揚起頭,能從這一樹枝跳至另一樹枝上。食物包括蝗蟲、螞蟻、蠅、蜻蜓、螳螂、蜘蛛、蝴蝶、蟋蟀、小型鞘翅目及某些昆蟲的幼蟲,有到吃雛鳥的。分佈於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爾、不丹、印度、斯里蘭卡、緬甸、泰國、馬來西亞、馬爾地夫、越南、中國、印度尼西亞)、模里西斯。後來後來進到阿曼、新加坡和美國。

物種簡介


動物學史

種名versicolor來自versi=變數和顏色,指該物種的變異性。

形態特徵


(圖)變色樹蜥
(圖)變色樹蜥
頭較大,吻端鈍圓,吻棱明顯。眼礆發達。鼓膜裸露,無肩褶。體背鱗片具棱呈復瓦狀排列,背鱗尖向後,背正中有一列側扁而直立的鬣鱗。四肢發達,前後肢有五指、趾,均具爪。頭體長80-90毫米,尾長約為頭體長的3倍。體淺灰棕色,背面有5-6條黑棕橫斑,尾具深淺相間的環紋;眼四周有輻射狀黑紋。喉囊明顯。生殖季節雄性頭部甚至背面為紅色。體色可隨環境而變。

棲息環境


變色樹蜥生活於海拔80-2000米左右熱帶亞熱帶地區,常見於林下,山坡草叢、墳地、河邊、路旁,甚至住宅附近的草叢或樹榦上,而以灌木林中為最多。

生活習性


變色樹蜥行動迅速,追捕時,常攀援上樹。爬行時常揚起頭,能從這一樹枝跳至另一樹枝上。遇驚的能從四五米高的樹上跳下地,鑽入草叢中逃逸。3月初至4月底為活動期,11月初至翌年3月初隱藏在地下洞隙中進行冬眠。夏天晚上常以四肢抱握樹枝倒懸其上睡眠;或隱蔽洞穴中。食物包括蝗蟲、螞蟻、蠅、蜻蜓、螳螂、蜘蛛、蝴蝶、蟋蟀、小型鞘翅目及某些昆蟲的幼蟲,有到吃雛鳥的。
傳說變色樹蜥咬人不放,要打雷時才鬆開,故俗名又叫“雷公蛇”。實際並不可靠。變色樹蜥出於自衛雖會咬人,但其牙齒細小如鋸齒,並無嚴重危害,更不會咬住長期不放。

食物

變色樹蜥以昆蟲及部分齧齒類為食,偶食家禽,其牙尖銳,具3個牙尖。草食性者(如鬣蜥)的牙冠寬,呈葉狀,具鋸齒狀切緣。以軟體動物、甲殼動物為食者(如凱門蜥屬〔Dracaena〕)於齶後部有鈍圓的牙用以碾碎。其下齶各牙內側有縱溝或褶用以引出毒液。變色樹蜥的牙生於上齶骨、前齶骨及牙骨的邊緣,少數種生於齶上。胚胎期前齶骨上有“卵牙”,從吻部向前突出,用於鑽破卵殼,孵出后即退化。牙著生的方式多為側生式,部分種為頂生式,避役的兩眼可獨立運動。變色樹蜥有鹽腺用以排出礦物質鹽。肩帶存在。

運動

變色樹蜥
變色樹蜥
變色樹蜥具四足,後肢肌肉有力,能迅速奔跑及迅速改變跑動方向,Cnemidophorus屬時速達24公里(15哩)。有幾棵變色樹蜥身體延長,四肢縮短,乃至無肢體。壁虎、鬣蜥屬(Uta)及Acanthodactylus屬的趾上多緣飾以增加其表面積並防止陷入沙中,壁虎能在垂直的玻璃板上爬行。避役每足5趾,藉皮膚構成的蹼分為內外兩組,在後肢外側3趾、內側2趾各成一組,前肢反之,適於抓握樹枝。某些地棲鬣蜥及agamids能以兩條後肢奔跑,奔跑時尾伸向後上方以保持平衡。飛蜥(飛蜥屬)體側有皮膜,可滑翔。變色樹蜥雄體具成對的交接器官——半陰莖。王蜥能跑過短距離的水面。

習性

變色樹蜥生境各異,生活於地下、地表或高大的植被中,沙漠及海島中均可見。僅存的海生種為加拉帕戈斯群島(Galapagos Islands)的海鬣蜥,食海藻。有幾種變色樹蜥部分水棲,食淡水生物。對變色樹蜥最為重要的環境因素為溫度,許多種有其「最適溫度」,會曬太陽以升高體溫,使之高於氣溫。生活於寒冷地區的種冬眠。晝長對變色樹蜥亦有影響。大部分變色樹蜥為卵生,卵產於所挖穴中,樹木、岩石的裂縫中,或落葉層下。有些變色樹蜥(尤其是生活於高海拔、高緯度地區者)為卵胎生或胎生。多無護卵習性。
變色樹蜥晝間活動,壁虎多在薄暮至破曉之間活動,並能發出大聲(而大部分變色樹蜥不能發聲)。變色樹蜥的捕食方式為靜候或搜尋。許多變色樹蜥能將尾部自割,斷下的尾能迅速扭動以分散捕食者的注意,變色樹蜥得以逃脫。許多變色樹蜥有領域行為(包括領域表演)或求偶表演。許多種有股孔,可能用來分泌化學物質以吸引異性。變色樹蜥對於人的經濟意義不大。某些鬣蜥可食,有些可製革。壁虎棲於居室,可捕害蟲,但可能傳播沙門氏菌。變色樹蜥是生物學的重要研究材料,又常飼為玩賞動物。

與蛇區別

變色樹蜥
變色樹蜥
變色樹蜥下頜骨的左右兩半以骨縫結合,不能活動,口不能張大。蛇的下頜骨左右兩半以韌帶相連,彼此間可拉開,這是蛇的口可以張得很大的原因之一。
變色樹蜥一般具有四肢,即使四肢都退化無存的種類,其體內必有前肢帶(肩帶)的殘餘。蛇一般不具四肢,即使有後肢殘餘的種類,其體內也絕沒有前肢帶的殘餘。變色樹蜥多具有活動的上眼瞼和下眼瞼,眼睛可以自由啟閉。蛇的上下眼瞼癒合為一透明的薄膜,罩在眼睛外面,看起來,蛇眼永遠是睜開的。
變色樹蜥多數種類的舌頭都較寬大肥厚。蛇的舌頭都很細長,前端分叉甚深,基部位於鞘內,常通過口前端的缺刻處時伸時縮,藉以搜集外界(主要是食物)的“氣味”分子,送入鋤鼻器產生嗅覺。
變色樹蜥一般都有外耳孔,即使沒有,也可從外表看出鼓膜的所在。蛇沒有外耳也沒有鼓膜,所以外表上看不出聽覺器官的痕迹。
變色樹蜥的尾巴都較長,一般約等於(或僅略短於)頭體長,或為頭體長的2~3倍。蛇的尾巴相對較短,為體長的 1/2到1/4(即尾長佔全長的1/ 3 ~1/ 5)。

分佈範圍


變色樹蜥分佈於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爾、不丹、印度(包括安達曼群島,特別是在印度大陸)、斯里蘭卡(錫蘭)、緬甸、泰國、西馬來西亞、馬爾地夫、越南、中國(雲南、廣東、廣西、香港、海南)、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模里西斯(留尼旺島、羅德里格後來島)。後來引進到阿曼、肯亞、新加坡和美國。

生長繁殖


繁殖方式

4月下旬到9月為產卵期,雌性每次產卵6-20顆,埋在潮濕的土壤中,孵化期6-7周。1歲性成熟。卵橢囿形黃白色或淡黃色,卵殼柔韌。

養殖技術

夏天可喂蝶、蛾、甲蟲、蟈蟈等。喂大的昆蟲要預先切成塊。蜥蜴喜捕捉飛到箱內的蒼蠅,可將蒼蠅誘進爬蟲箱,如在蜥蜴食皿附近垂懸紙片,上塗蜂蜜、果醬等引誘蒼蠅進籠,蜥蜴蜥蜴捕食。以麵粉蠕蟲作餌料,會引起眼病,眼流淚,繼而不能睜眼,頭向後仰,不食,很快就死亡。病初可用-2%的硼酸水洗眼,並改變飼料。

繁殖與壽命

變色樹蜥類具交接器,行體內受精。一般在春末夏初進行交配繁殖。有的種類的精子可在雌體內保持活力數年,交配一次后可連續數年產出受精卵。在一部分變色樹蜥中只發現雌性個體,據研究,它們是行孤雌繁殖的種類。這類變色樹蜥的染色體往往是異體。有的正常性兩性繁殖的種類,在一定環境條件下會改行孤雌繁殖,據認為,孤雌繁殖有利於全體成員都參與產生後代,有利於迅速擴大種群,佔據生存領域。
變色樹蜥系卵生(oviparous)、一般於夏季產卵於溫暖潮濕而隱蔽的地方。卵數由一二枚到十幾枚不等。卵的大小與該種個體的大小有一定的關係。壁虎科的卵略近圓形,卵殼鈣質較多,殼硬而脆。其他各種變色樹蜥的卵多為長橢圓形,殼革質而柔韌。
有的變色樹蜥卵在母體輸卵管後段(“子宮”)就開始發育,直到產出仔蜥,叫做卵胎生(Ovoviviparous)。石龍子科中不少種類為卵胎生,其餘各科變色樹蜥多為卵生。同一屬性中有的種類為卵生,另一些種類則為卵胎生。譬如南蜥中的多多線南蜥(Mabuya multifasciata)為卵胎生,多凌南蜥(M.multicarinata)為卵生。又如滑蜥屬中兩個相近種秦嶺滑蜥(Scincella. tsinlingensis)為卵胎生,而康定滑蜥(S.Potanini)卻為卵生。中國特產動物鱷蜥(shinisaurus crocosilurus)在當年年底仔蜥就在母體輸卵管內發育成熟,但延滯到第二年5月才產生母體外。解剖懷孕後期的鱷蜥,成熟仔蜥已無卵黃,而母體輸卵管壁布滿微血管網。可能發育後期的仔蜥依靠母體提供營養,應屬於少數胎生(Viviparous)變色樹蜥之一。

活動與攝食

變色樹蜥
變色樹蜥
變色樹蜥是變溫動物,在溫帶及寒帶生活的變色樹蜥於冬季進入休眠狀態,表現出季節活動的變化。在熱帶活的變色樹蜥,由於氣候溫暖,可終年進行活動。但在特別炎熱和乾燥的地方,也有夏眠的現象,以度過高溫乾燥和食物缺乏的惡劣環境。可分為白晝活動、夜晚活動與晨昏活動三種類型。不同活動類型的形成,主要取決於食物對象的活動習性及其他一些因素。
變色樹蜥的活動範圍很局限。變色樹蜥往往只在幾株樹之間活動。據研究過的幾種地面活動的變色樹蜥,如多線南蜥等,活動範圍平均在1,000平方米左右。有的種類還表現出年齡的差異。剛孵出的蝘蜓(Sphenomorplus)多在孵化地水域附近活動,成年後才轉移到較遠的林中活動。
變色樹蜥吃動物性食物,主要是各種昆蟲。壁虎類(Gekkonids)夜晚活動,以鱗翅目等昆蟲為食物。也有一部分變色樹蜥如鬣蜥(Agama)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由於大多數種類捕吃大量昆蟲,變色樹蜥在控制害蟲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很多人以為變色樹蜥是有毒動物,這是不對的。全世界6000種變色樹蜥中,已知只有兩種有毒毒蜥,隸屬於毒蜥科(Helodermatidae),且都分佈在北美及中美洲。

尾的自截與再生

變色樹蜥在遭遇敵害或受到嚴重干擾時,常常把尾巴斷掉,斷尾不停跳動吸引敵害的注意,它自己卻逃之夭夭。這種現象叫做自截,可認為是一種逃避敵害的保護性適截截可在尾巴的任何部位發生。但斷尾的地方並不是在兩個尾椎骨之間的關節處而是而是而是生於同一椎體中部的特殊軟骨橫隔處。這種特殊橫隔構造在尾椎骨骨化過程中形成,因尾部肌肉強烈收縮而斷開。軟骨橫隔的細胞終生保持胚胎組織的特性,可以不斷分化。尾巴以尾巴斷開后又可自該處再生出一新的尾巴。再生尾中沒有分節的尾椎骨,而只是一根連續的骨棱,鱗片的排列及構造也與原尾巴不同。有時候,尾巴並未完全斷掉,於是,軟骨橫隔自傷處不斷分化再生,產生另一隻甚至兩隻尾巴,形成分叉尾的現象。中國壁虎科、蛇蜥科、變色樹蜥科及石龍子科的變色樹蜥,都有自截與再生能力。

變色與發聲

變色樹蜥
變色樹蜥
變色樹蜥的變色能力很強,特別是避役類(Chamaeleons)以其善於變色獲得“變色龍”的美名。中國的樹蜥與龍蜥多數也有變色能力,其中變色樹蜥(Calots versicolor)在陽光照射的乾燥地方通身顏色變淺而頭頸部發紅,當轉入陰濕地方后,紅色逐漸消失,通身顏色逐漸變暗。變色樹蜥的變色是一種非常隨意的生理行為變化。它與光照的強弱、溫度的改變、動物本身的興奮程度以及個體的健康狀況等有關。

亞種分化


中文名學名命名者及年代
變色樹蜥黑喉亞種Calotes versicolor farooqiAuffenberg & Rehman,1995
變色樹蜥指名亞種Calotes versicolor versicolorDaudin,1802 

保護現狀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無危(LC)。
飼養時箱子環境必須保持在75%的高潮濕環境,溫度約保持在25~30°C,箱子最佳大小為150X80X120cm。

主要價值


將生活個體去內臟后洗凈晾乾,用竹片撐開,在文火上烘乾或曬乾之乾燥全體入葯即為傳統中藥之馬鬃蛇。經分析研究含蛋白質、肽類、多種氨基酸和酶類。泡製馬鬃蛇酒用50度以上的白酒,每10千克酒泡40條,可加少量當歸作為佐料,經2-3個月即可服用。有驅風除濕壯筋骨之功效。主治風濕、腰痛、腿痛、骨痛等症。用量50-100毫升。中國廣西民間將變色樹蜥去皮、頭、尾、內臟,切塊和瘦豬肉蒸熟服用,可治小兒疳積和營養不良。即變色樹蜥整體入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