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蜥

王蜥

王蜥,Basillscusbasiliscus,蜥蜴亞目(Sauria)鬣蜥科(Iguanidae)王蜥屬(Basiliscus)動物。棲居美洲熱帶地區江河、溪流附近的樹上。

生物形態


王蜥
王蜥
蜥蜴亞目(Sauria)鬣蜥科(Iguanidae)王蜥屬(Basiliscus)動物,有4種。因與古神話中一種叫做“小王”的怪物相像而得名。棲居美洲熱帶地區江河、溪流附近的樹上。體形側扁。尾長,呈鞭狀。頭後端延伸,形成一扁平葉瓣,形如雞冠。趾外的鱗片延伸為緣纓。雄性沿背部有一條脊,靠後肢能在水面上奔跑,跑時身體幾乎保持直立。

名稱來歷


王蜥
王蜥
由於它與傳說中擁有可怕力量、智勇。目光或氣息就能毀滅所有植物生命的蛇怪(basilisk)樣子相像,被叫做basilisk。
由於能像基督一樣在水上走動,也稱基督蜥。

特徵


體形側扁,有鞭狀長尾,頭後端延伸,形如雞冠。每根腳趾的兩側均生有能張合的皮膜。成年蜥蜴重約90克,身長約50厘米。

習性


在水面奔跑的王蜥
在水面奔跑的王蜥
主要棲息在美洲熱帶地區江河、溪流附近的樹上。平時用四腳爬行,一旦受到驚嚇,能用後腳在水面上飛快地奔跑而不會沉入水中,可以達到大約11千米小時的時速。當它用腳猛烈地拍打水面時,皮膜便會張開,因此而減小了對水面的壓強,產生的氣泡的張力可支撐住身體的重量,併產生向上的推力,從而可以迅速奔跑。據測算,對於我們人類來說,要想完成同樣的動作,肌肉力量必須達到專業賽跑運動員的15倍。

分佈範圍


● 地理範圍
分佈於尼加拉瓜西南部至哥倫比亞西北部的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太平洋斜坡上。
● 國家地區
存在: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尼加拉瓜、巴拿馬、委內瑞拉。
引入:蓋亞那

繁殖方式


大多數雌性達到性成熟的長度約為135毫米,雄性達到131毫米時開始產生精子。王蜥從3月開始繁殖,在接下來的十個月中雌性會產卵。雌性大約在20個月大時達到性成熟,而雄性則在其第二年的某個時候達到成熟。雄性顯示出與大小相關的等級優勢,其中較大的雄性經常攻擊較小的雄性並阻止其繁殖。因此,許多雄性直到3-4歲才進入繁殖周期。雄性求愛行為包括頭部晃動,這是許多鬣蜥蜥蜴的典型特徵。
一夫多妻制。每窩產卵2-18個。產卵量在1、2、3月份明顯下降。較大的雌性比較小的雌性產更多的卵。一隻雌性王蜥會挖一個洞,產卵后,它通常會檢查巢,然後用前肢將土壤填滿,然後用鼻子把泥土包起來。沒有進一步的父母照料。

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3年ver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