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胎生

動物的卵發育成個體后才產出母體的方式

有些鯊魚品種,還有一些魚類,以及多種爬蟲類動物(蛇蜥、蝶螈和阿爾卑斯山蜥蜴),它們都是直接產子的。相較於哺乳動物,它們並非純粹地待在子宮內由胎盤供給養分,而是在卵內發育,靠蛋內的養分滋長,然後滑到子宮來,最後才落地出世,亦即所謂的卵胎生。對於錐齒鯊來說,從滑進子宮到分娩之間的時間會拉得更長一點。

概述


卵胎生是指動物的卵在母體內發育成新的個體后才產出母體的生殖方式。這是動物長期適應的結果,是動物對不良環境的長期適應形成的繁殖方式,使得母體對胚胎起到保護和孵化作用。
星鯊鋸鯊角鯊護士鯊,某些毒蛇(如海蛇)和胎生蜥等均為卵胎生動物

繁衍方式


受精卵雖在母體內發育成新個體;但胚體與母體在結構及生理功能的關係並不密切。胚胎髮育所需營養主要靠吸收卵自身的卵黃,或只在胚胎髮育的後期才與母體進行氣體交換或者與母體輸卵管進行一些物質交換。這是動物對不良環境的長期適應形成的繁殖方式,實際母體對胚胎主要起保護和孵化作用。
卵胎生是動物進化的結果,是動物對不良環境的長期適應形成的繁殖方式。
按照至今所統計的結果:星鯊(並不確切,星鯊屬於假胎生,存在有卵黃囊胎盤,與母體的關係較為密切)、鋸鯊、角鯊、護士鯊,某些毒蛇(如海蛇)、胎生蜥、以及少數昆蟲等均為卵胎生動物。
在動物的有性生殖過程中,其所產生的新個體雖不是卵而是幼體形態,但在母體內則備有作胚胎營養的卵黃,胚胎的發育並不直接依賴母體的營養,而只不過是卵在母體內發育、孵化,這和哺乳類靠與母體間組織聯繫而獲取營養的真正胎生(單孔目動物除外,廣義的哺乳類包括人類。下同。)是有區別的,所以稱這種生殖為卵胎生。蝮蛇、田螺和一些魚類都是卵胎生。不過在魚類也有通過其他方式靠母體營養而發育的,這也是一種真正的胎生形式。例如海鯽類,是在卵巢內進行受精、發育、孵化,而仔魚是在卵巢腔中,於開口之前,經過體上皮和鰓孔攝取卵巢組織所供給的營養。此外,在鯊類和鰩類,其開始發育是依靠卵黃營養,但待卵黃耗盡時,便通過卵黃囊與輸卵管下部的所謂子宮(內壁生有許多絨毛)發生聯繫,接受來自母體的營養,表現出與哺乳類真正胎生相似的狀態。此外在體內受精方面,有的在產卵前已於母體內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發育(如鳥類),也可稱為廣義的卵胎生。

繁衍過程


卵胎生動物的受精卵則停留在母體的生殖道內,藉卵本身的卵黃質發育成幼體,一待成熟,母體的生殖道收縮將幼體連同卵膜(vitelline membrane)排出體外。所以卵胎生動物的胚胎受到母體的適當保護,孵化存活率比卵生者較有保障。晶囊輪蟲都行卵胎生(Ovoviviparity),即親代在體內產卵,孵化,直接產幼體於體外。晶囊輪蟲透明的身體可以直接觀察到攜帶胚胎的種類和數量。

繁衍意義


卵胎生對於採用這種生殖方式的動物,改善了胚胎和幼體的發育環境,使孵化存活率比卵生者較有保障。此外,卵胎生是動物進化過程中由卵生到胎生的一種過渡形式,為達爾文的進化論提供了又一個活生生的證據。
卵胎生是指受精卵雖在母體內發育,但其營養物質仍然依靠卵自身所含的卵黃供給,與母體沒有或只有很少的營養聯繫的生殖方式。現在已知發現的卵胎生動物很少。

物種類別


扁形動物

三代蟲:三代蟲是卵胎生動物的一種特例,作為較為原始的扁形動物,但已具有了較為先進的卵胎生生殖方式。三代蟲是淡水魚類的寄生蟲,也寄生於兩棲類。卵胎生,在卵巢前方有發育的胚胎,在大胚胎內又有小胚胎,故名三代蟲,對魚苗及春花魚種危害很大。

魚類

● 鮋科
鼠鯊

爬行動物

● 魚龍目
● 赤尾青竹絲
● 青舌蜥蜴屬
● 長吻海蛇
● 山蝰
● 鋸鱗蝰

軟體動物

● 田螺

節肢動物

蠍子、一部分蟑螂、一部分蒼蠅、蚜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