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木

植物

中華文木屬灌木樹種,生長在湖北三峽峽壁,每年的夏季被水淹沒,處於休眠狀態,其它三個季節都屬生長期。現三峽截流,本植物已瀕臨絕種,已越來越少。它具有葉片小而澤亮豐潤、四季常青、樁型千姿百態、枝條軟綿便於造型製作等優點。其特性:喜溫暖濕潤氣候,較耐寒、耐陰,易萌發,樹質堅硬,四季常青,是綠化景點和製作盆景的良好素材。若放一盆於室內,極顯得主人的高雅與修養。

形態特徵


中華文木,中國特有植物,中華文木屬國家二級瀕危珍稀植物,分佈於奉節至秭歸段的長江沿岸,以南岸居多。位於中間部位的巫峽最為密集,由此點向東西方向延伸並逐漸稀少,屬低海拔常綠灌木。生長在土少的亂石叢中或石壁段縫裡,每年夏秋季河水上漲,文木被淹沒長達4到5個月之久,冬春露出水面,被譽為“兩棲植物”生命力極強。
中華文木綠化苗高10-50公分,地景樹直徑2-35公分

採挖

與常規相同。

修樁

修樁一次到位,修平枝頭、根頭和傷口,密封。

養坯

用消毒、促根劑浸泡5-8小時,用松疏素土,消毒。毛樁沙養更佳。淺植,吸透水觸根。按習性營造小氣候。

上盆

初期遮陽,立秋前一周,用微酸性松疏土壤,按習性放置。

造型

因材施藝。截干蓄枝、修剪、蟠扎相結合,收放並舉。

注意事項

1按習性進行日常養護,大水大肥、高溫高濕、半蔭半陽管理
2新葉長到深綠后修剪,一年可整型3-4次,整枝造型前要施肥。

優點

常綠樹種,葉小而有光澤,枝條柔軟,樹樁老態,萌發力強、生長迅速,節短葉密,品種珍貴。

習性

薄皮淺根,喜高溫高濕、半蔭半陽、通風良好、無污染環境。生長期比普通植物長40天左右

生態效益

1.對於研究消落帶植物,解決消落帶治理問題具有重要價值。
2.解決了山采現象,保護了中華文木的野生資源,同時保存了中華文木的物種基因庫。
3.有利於漢江流域生態保護。
4.給人們提供一個更加適宜的人居環境,同時提高人們的審美價值觀,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給子孫後代留下了一筆物質財富。

源流小記


早在《文選·左思〈吳都賦〉》就有記載:“文欀楨橿”。劉逵註:“文,文木也,材密緻無理,色黑如水牛角,日南有之。”明末吳人文震亨所編的《長物志》中,有幾卷專門對當時製作的傢具作了精到的述評。在用料上,他將“花梨木鐵梨木香楠木”等稱之為“文木”,並認為用“文木”製作的傢具可入佳品。
左思,西晉文學家。字太沖。臨淄(今山東淄博)人。生卒年不詳。他家世業儒學。少時曾學書法鼓琴,皆不成,後來由於父親的激勵,乃發憤勤學。左思貌丑口訥,不好交遊,但辭藻壯麗。左思出身寒門,雖有很高的文學才華,卻在當時的門閥制度下屢不得志,只好在詩中表述自己的抱負和對權貴的蔑視,歌頌隱士的清高。泰始八年(272年)前後,因其妹左棻被選入宮,舉家遷居洛陽,曾任秘書郎。元康年間,左思參與當時文人集團“二十四友”之游,並為賈謐講《漢書》。元康末年,賈謐被誅,左思退居宜春里,專意典籍。左思生性雖不愛交遊,但是閑暇之時甚愛觀賞植物,曾在退居宜春里的時間裡,去三峽一帶賞花鑒木,在樹林間見到很多葉片小而澤亮豐潤的樹木,便問當地百姓此屬何木?百姓答曰:“文木也。”左思私下了解到此樹四季常青、樁型千姿百態、枝條軟綿,且生長的環境也令人瞠目,亂石、石壁是其卧榻,在河水上漲之際有眠休之好。據說左思甚愛此樹,有時將其比自己,認為自己應該像文木那樣胸懷寬廣,水陸之性皆可生存。可見中華文木在當時已小見一般了。
現三峽截流,本植物已瀕臨絕種,已越來越少。但她的命運得到越來越多的好心人關注,國家領導、國有企業、民營企業、普通百姓都為她的生命延續思索著,探討著、實踐著。有些花卉公司已經在挽救中華文木的道路上艱難的探索著,從品種的引進到成長為棟樑,體現著企業的使命。企業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但是他們在不斷的努力,需要社會各界人士來拯救中華文木,讓她的生命延續,也讓我們的子孫後代見到她的身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