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群眾藝術館
上海市群眾藝術館
上海市群眾藝術館建於1956年12月30日,至今已有55年的歷史,(早在民國時期,上海就設有“市立通俗教育館”后改稱為“市立民眾教育館”,始建於1912年,首任館長柳亞子)。
“文革”時期,市群藝館解體。1979年經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批准重新恢復建制。長期以來,曾在市百一店樓上、外灘現俄羅斯領事館、長樂路周信芳故居、黃陂北路226號原美術館、復興中路文化廣場等地臨時辦公,先後搬遷16次。2001年6月,搬遷到現址(原上海市戲曲學校)。2006年經市政府批准,在現原址進行了擴建改造。現有建築面積17300多平方米。
市群藝館的功能定位在其歷史沿革中始終是與時俱進的。五十年代以掃盲教育為主,六十年代以開展群眾性文藝活動為主,1979年恢復建制后,儘管多次搬遷,條件窘迫,仍在上海群眾文化工作領域取得不少成績。隨著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興起,我館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自身的功能定位,各級黨委和領導也給予高度關心和指導。新館建成后它將是廣大市民群眾享受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場所,是全市群眾文化創作、培訓、活動、理論研究等業務工作的組織指導和協調機構,是引領示範全市群眾文化發展的重要基地。同時還承擔了“上海東方社區文藝指導中心”和“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工作職能。性質作用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2002)7號文《關於進一步加強基層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和中組部、文化部等四部委(2001)22號文件對群眾藝術館性質和任務的歸納,上海市群眾藝術館是“政府設立的公益性文化事業機構”,是“承擔政府公共文化事業、繁榮群眾文化的主導性業務部門”;是“組織、指導、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保護和弘揚民族民間文化”、營造良好城市人文環境的重要載體之一,是向“社會開放、為群眾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場所”,在構建和諧社會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進程中具有基礎性地位和重要作用。
國家文化部06年下發了《文化館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我館作為省級文化館,其工作任務為如下表述: 1、承辦政府主辦的各類社會文化藝術活動,組織開展各類社會文化藝術活動;2、為社會提供各種健康有益的公共文化服務;3、組織群眾文藝作品創作;4、輔導培訓社區文化指導員和社會文藝團隊;5、收集、整理、研究、開發民族民間優秀文化,挖掘、保護和繼承民間文化遺產;6、組織和開展群眾文化理論研究;7、指導基層文化館、文化站(中心)開展群眾文化工作;8、開展對外群眾文化交流,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
上海市群眾藝術館
近年來,在輔導文藝骨幹,提升群文創作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尤其在去年的我國群眾文化政府最高獎項——全國第十四屆“群星獎”評選中,由我館承辦並選送的代表上海近三年來創作最高水平的七個門類(音樂、舞蹈、戲劇、曲藝、書法、攝影、美術)共70個作品,經過初賽、複賽、決賽的層層篩選、激烈角逐,最終有13個作品獲獎。這個成績大大超出我市歷屆“群星獎”獲獎數,創我市歷史最好成績。策劃組織群文活動,為基層文化館、站(中心)提供活動方式的示範和支持。從迎香港、澳門回歸,迎接新世紀、全國“四進社區”文藝展演、十月歌會、十月劇展、第一至第九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開、閉幕式群文活動、“上海之春”新人新作展示、“陽光大地”比賽等大型活動看,我館所承辦的各類大型文化活動名目繁多。我館自主策劃組織的“社區——我們的家園”系列活動經過幾年的運作,已成為為下級文化館站提供活動方式支持的社區文化品牌。為立足基層、面向社區,做好群眾文化的普及和提高工作開展業務培訓工作,為基層文化館、站(中心)提供人才支持。由市委宣傳布批准成立的上海東方社區文化藝術指導中心現設在我館,其主要職能是健全科學、便捷、匹配、優質的社區文化人才配置機制,積極開展社區文化指導員的培訓、職業資格認證、推介、管理等工作,整合藝術指導人才資源,建立綜合服務平台,為社區文化中心提供人才支持。組織課題調研活動,建立信息服務平台。在群文理論研究工作方面,我們強調熱運行中的冷思考,著重圍繞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命題,開展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以提高文化軟實力,建設和諧文化等課題研究。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設在我館,這幾年主要抓了三項工作:(1)資源普查工作。逐步摸清了本市民族民間文化資源的概況。(2)項目申報工作。上海去年9個項目已被列入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今年第二批20多個項目已列入文化部公式名單。(3)展覽展示工作。去年我館參與主辦了第三屆上海民族民間藝術博覽會。去年還送選了20個代表性的非物資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進京,參加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在去年年底全國原生態民歌大賽中,我市共獲得三個獎項,在漢族省份中名列前茅。 (1)活動內容的拓展。在出色承辦政治節慶活動的同時,抓住中國傳統節慶,做好群文活動的文章,把具有豐厚群文基礎的民俗節慶,在傳統與時尚的結合上傳承,形成具有時代氣息的群文活動內容。 (2)工作領域的拓展。反對孤軍作戰,提倡聯手聯合,走出傳統的群文工作領域的局限,向企業文化、校園文化、軍營文化、機關文化、網路文化、社區文化、農村文化、外來建設者文化領域延伸,實現群眾文化全覆蓋。加強與文明辦、工青婦、教育、體育、衛生、老齡委等部門的相互協作,共同唱好群眾文化這台戲。使全市群眾文化資源得到更大範圍的整合,以積聚的規模化效應,提升上海城市的文化品位和軟實力。 (3)服務對象的拓展。逐步改變服務對象多為社區居民和老年人的局限,通過“文化下社區、進工地、到學校”以及依託“上海之春”、國際藝術節等活動載體,吸引更廣泛的社會群體,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市民百姓參與文化活動、享受文化成果、建設文化大都市。 (4)服務功能的拓展。樹立“大文化”理念,走出文化系統小圈子,擺脫單純藝術類的文化樣式,改變“等、靠、要”的精神狀態。目前要著力加強對新建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的內容支撐和人才支持,努力搭建社區文化資源配置服務平台,讓廣大社區居民享受文化、參與文化、建設文化。 (5)傳播形式的拓展。隨著科技的發展和市民文化素質的提高,傳統的群眾文化工作形式已經受到挑戰,往往是幹得很累卻影響不大。為此我們要對傳統群眾文化活動方式、傳播形式進行創新。要探索利用網路開展群文活動樣式。積極參與國內外公共文化交流活動。主動與廣播、電視、報刊等媒體合作,共同策劃群文品牌項目,形成強勢的群眾文化傳播態勢,增強群文工作的社會影響力和傳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