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膽

中藥

海膽,中藥名。為球海膽科動物馬糞海膽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 (A. Agassiz)、刻肋海膽科動物細雕刻肋海膽Temnopleurus tereumaticus (Leske)刻肋海膽T. hardwickii (Gray)或大連紫海膽Strongylocentrotus nudus (A. Agassiz)的石灰質骨殼。主產山東及河北沿海地區。具有化痰軟堅,散結,制酸止痛之功效。常用於瘰癧痰核,哮喘,胝肋脹痛,胃痛。

入葯部位


動物的石灰質骨殼。

性味


味咸,性平。

歸經


功效


化痰軟堅,散結,制酸止痛。

主治


用於瘰癧痰核,哮喘,脅肋脹痛,胃痛。

相關配伍


治頸淋巴結結核,海膽6g,海藻15g ,夏枯草15g,浙貝母9g。水煎服。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研末,每次2g。

禁忌


採集加工


捕捉后,去掉肉及棘刺,洗凈,曬乾。

炮製方法


搗碎使用。

生理特性


本品呈中空的扁球形,大小不一,直徑2.8至4cm,厚1.5至3cm,扁平的一面為黃棕色,中央有圓形口孔,圍口處略向內凹下,口內邊緣著生5個U字形互相連接的薄片狀齒。背面隆起;棕色,其中心有一個十角星狀的孔,為“‘頂端系統”脫落後形成的,從頂端系統至口孔有石灰質骨板輻射狀排列,形成10個帶,其中5帶較窄,疣狀突起較小,外側有無數細孔的步帶區,與步帶區間隔排列的5帶有較大的疣狀突起,而無細孔的為間布帶區。質堅硬而輕,不易折斷,斷面呈淡藍色。氣微,味辛。

生長環境


馬糞海膽,棲息於潮間帶至水深約4m的海藻繁茂的岩礁間或沙礫底及石縫中。繁殖季節在3至4月間。我國分佈於黃海、渤海沿岸,向南至浙江、福建淺海。
光棘球海膽,棲息於沿岸淺海至水深180m的海藻較多的岩礁底。繁殖季節在6月至7月中旬。我國分佈於遼東半島及山東半島的北部。
大連紫海膽棲息於潮間帶岩礁間或水窪中及水深85m的沙礫底。繁殖季節在5至7月。我國分佈於浙江、福建、廣東等沿海。
細雕刻肋海膽,常成群棲息於從潮間帶至水深40至50m的沙泥底,產卵季節在6一7月下旬。我國分佈於南北各沿海。
北方刻肋海膽棲息於水深5至35m淺海的沙礫、石塊等底質。我國分佈於黃海、渤海,向南可至舟山群島和台灣海峽。

鑒別


1.取海膽殼粉碎過80目篩,石油醚浸后顯微鏡下觀察,可見眾多聚集在一起的骨殼顆粒。
2.取海膽粉末少許放入試管中,滴加20mmol/L鹽酸,可見反應劇烈並有大量氣泡產生。將此氣體引入盛有氫氧化鈣澄明溶液的試管中,可見試管中溶液逐漸混濁,並形成白色沉澱(檢查碳酸鹽)。
3.取上述鹽酸反應液,滴在載玻片上再滴加1mol/L硫酸1滴,放置片刻,置顯微鏡下觀察,可見含水硫酸鈣(CaSO4·2H2O)結晶呈簇狀存在(檢查鈣鹽)。

相關論述


《本草原始》:“治心疼。”

附註


《中藥大辭典》
http://image.haosou.com/v?q=海膽+中藥&src=srp&fromurl=http%3A%2F%2Fzirantai.cn.china.cn%2Fsupply%2F3621460203.html#q=%E6%B5%B7%E8%83%86+%E4%B8%AD%E8%8D%AF&src=srp&fromurl=http%3A%2F%2Fzirantai.cn.china.cn%2Fsupply%2F3621460203.html&lightboxindex=5&id=e9c3e7af6283a96a16ef5fb724660745&multiple=0&itemindex=0&datainde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