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學院

綜合公立大學

貴陽學院(Guiyang University)是國家教育部2004年5月批准組建的具有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普通本科院校;由貴州省領導和管理,實行省市共建以貴陽市為主的辦學體制;是貴陽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公立學校和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學校,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

截至2018年1月,該校規劃面積1200畝,實際使用面積810畝,建築面積23萬㎡。學校擁有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學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2萬。

歷史沿革


學校前身

• 貴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1978年,貴陽師範學院貴陽專科班成立,原址在貴陽市馬王廟。
1982年,更名為貴陽市教師進修學院。
1985年,更名為貴陽師範專科學校。
1993年,經教育部批准命名為“貴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貴陽金築大學
1984年,貴陽市人民政府創辦貴陽金築大學,原址在貴陽市文化路。
1995年,遷至龍洞堡貴陽市高級技工學校(即學院現址)內辦學;隨後相繼把貴陽市高級技工學校和貴陽紅星機床廠併入貴陽金築大學。

合併建校

貴陽學院
貴陽學院
2004年5月,教育部發文批准貴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和貴陽金築大學合併組建升格為貴陽學院。
2007年,貴陽學院職業技術學院從貴陽學院剝離出去,成立了今天的貴陽職業技術學院。
2009年,貴陽市人民政府決定將貴陽師範學校併入貴陽學院。
2010年起,貴陽學院將停止普通專科招生,完成從專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轉換,形成完全的普通本科教育 。
2018年3月,貴陽學院新增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2021年7月26日,入選2020年現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新增一級學科碩士點。
2021年7月26日,入選2020年現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新增專業學位碩士點。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截止2019年11月,學院現有44個本科專業 
院系名稱專業名稱
文化傳媒學院漢語言文學(師範)
廣播電視學
廣播電視編導
外國語學院英語(師範)
日語
法學院法學
社會工作
經濟管理學院經濟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物流管理
旅遊管理
教育科學學院小學教育(師範)
應用心理學(師範)
學前教育(師範)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師範)
信息與計算科學
計算科學與技術
軟體工程
城鄉規劃與建築工程學院土木工程
建築學
機械工程學院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汽車服務工程
機械電子工程
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生物工程
園林
茶學
環境生態工程
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化學(師範)
材料科學與工程
科學教育(師範)
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通信工程
美術學院美術學(師範)
視覺傳達設計
環境設計
音樂學院音樂學(師範)
音樂表演
舞蹈學
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師範)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師範)
繼續教育學院成人教育、自考、非學歷培訓

師資隊伍

截至2020年6月15日,學院現有教職工955人,其中專任教師709人。其中,教授82人(其中二級教授2人,三級教授10人):副教授282人;博士186人;碩士509人;雙師型教師146人;雙語教師75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省管專家5人;省高校教學名師4人;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帶頭人9人;省科技廳和省教育廳創新人才團隊7個;省級教學團隊3個;貴州省優秀青年科技創新人才4人;市管專家10人;貴陽市專業技術帶頭人10人;貴陽市中青年科技骨幹4人 。 

學科體系

截至2018年1月,學校本科專業涉及到工學、理學、文學、法學、農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藝術學9個學科門類,其中以工學、理學和文學為主要學科門類。擁有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 4個省級重點支持專業,8個校級重點建設專業 。
碩士學位授權點(學術型):0101哲學
碩士學位授權點(專業型):0860生物與醫藥
貴州省重點支持專業生態學校級重點建設專業漢語言文學化學
思想政治教育英語科學教育
應用經濟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學前教育
食品工程與安全土木工程城鄉規劃

人才培養

截至2013年11月,該校建有圖書館、金工實習車間、數控中心、汽車服務實訓室、生物控制與資源利用實驗室等教輔實習實訓平台 。
國家級特色專業:生物工程
省級特色專業:汽車服務工程、法學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軟體工程、國際經濟貿易
省級精品課程:中國思想史、中學數學教材教法、體育心理學
省級教學團隊:中國思想史教學團隊、生態學教學團隊、綜合英語教學團隊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軟體工程技術中心、綜合工程訓練中心、電子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省級基礎課教學實驗室:基礎物理實驗室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3年5月,該校建有省級人文社會研究基地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省級創新團隊1個,省高校特色重點實驗室3個,省教育廳產學研基地1個 。
省級人文社會研究基地:陽明學與地方文化研究中心
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研究中心、貴州省果品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省高校特色重點實驗室:數控技術工程應用實驗室、生物控制與資源利用實驗室、生物多樣性與應用生態學實驗室

科研成就

2.3萬平米圖書館
2.3萬平米圖書館
2004年5月至2013年5月,該校在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研究上獲得國家級立項資助課題16項,省部級立項資助課題和省長基金立項資助課題193項,獲得省部級獎19項,地廳級獎30項,專利33項 。分別在2009年和2012年率先實現國家社會科學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零”的突破。
2004年5月至2013年11月,該校共獲批各類科研項目771項,出版學術著作79部,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497篇,被SCI、EI、ISTP、CSSCI、CSCD收錄60篇,獲批國家授權專利37項,獲得外來經費支持5000萬元。
2008年與貴州黔林洲企業集團公司簽訂合作研究協議,在大中型沼氣工程建設與智能化管理系統研發與廢棄物處理項目開展合作。
該校的果品加工研究集中力量服務地方獼猴桃、藍莓等特色果品和食品產業發展,進入貴州省“5個100”工程建設,成為開陽貴寶農業示範園在獼猴桃、藍莓深加工領域重要的技術依託。引進貴州開陽南江奇異果博覽展示有限公司400萬元,建立年產2000噸的藍莓、獼猴桃飲料和藍莓花青素提取生產線,已開發出獼猴桃飲料、藍莓飲料、藍莓高純度花色苷、藍莓果粉、藍莓膠囊、刺梨飲料、刺梨天然維生素C等近10個產品。與相關企業聯合建立起產學研合作及實習實訓基地40個。在實施產學研項目合作研究過程中,獲得政府支持600餘萬元,帶動投資2.3億元,申報獲批國家專利近40項,實現產值3億多元 。

學術資源

學術刊物
《貴陽學院學報》是貴陽學院的主要刊物,創刊於2006年;分自然科學版、社會科學版。
自然科學版的前稱是《金築大學學報》創刊於1978年。自然科學版主要發表涉及數理科學、化學、醫藥、工業技術、生物科學等相關論
社會科學版的前稱是《貴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報》,創辦於1985年,社會科學版主要發表涉及哲學、經濟學、教育學、語言學、文學、歷史、圖書館學的相關論文,其中,“陽明學與地方文化研究”欄目較有影響。2012年第一期開始,經貴州省新聞出版局批准,社會科學版由季刊改為雙月刊。
2006年兩校合併后,統一申請更名為《貴陽學院學報》,每年3月、6月、9月和12月月底出刊。自2006年2011年,共出版社會科學版24期,自然科學版24期。
館藏資源
截止2015年底,圖書館設有自主學習座位2200個;收藏紙質中外文圖書 97萬餘冊保持每年新增紙質圖書3萬冊;續訂報50種、期刊840種;電子圖書177萬種、外文電子圖書3.4萬種、中文資料庫18個、外文資料庫4個、學術視頻2.6萬集。

學術交流

截止2019年11月,學院為國家留學基金委國際本科學術互認課程(ISEC)項目國內承辦高校之一;
與加拿大魁北克大學簽署聯合辦學協議,貴陽學院選派優秀學生在魁北克大學就讀,雙方互認學分,學生畢業后可獲得雙方學校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
與微軟公司達成協議,成為該公司授權的微軟課程教育基地,為貴陽市培養IT人才;
與泰國加拉信皇家大學達成教育交流與辦學合作協議,兩校同意就教師與學生交流互派、學術及文化交流展開校際合作;與美國伯克萊學院簽署了合作意向書,就該校提出的“全球教育聯盟”事宜開展國際教育和研究方面的合作;
與印度Xplora設計學院合作,培養國際化的動漫專業實用人才;
與台灣地區玄奘大學、朝陽科技大學等高校簽署合作備忘錄,開展校級科研交流、互派師生交流等合作;
與台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省農科院簽訂學術交流合作意向書,在學術交流、人才培訓和合作研究方面展開深入合作
近年來,貴陽學院加大了國際化辦學力度。學院為國家留學基金委國際本科學術互認課程(ISEC)項目國內承辦高校之一;與加拿大魁北克大學簽署聯合辦學協議,貴陽學院選派優秀學生在魁北克大學就讀,雙方互認學分,學生畢業后可獲得雙方學校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與微軟公司達成協議,成為該公司授權的微軟課程教育基地,為貴陽市培養IT人才;與泰國加拉信皇家大學達成教育交流與辦學合作協議,兩校同意就教師與學生交流互派、學術及文化交流展開校際合作;與美國伯克萊學院簽署了合作意向書,就該校提出的“全球教育聯盟”事宜開展國際教育和研究方面的合作;與印度Xplora設計學院合作,培養國際化的動漫專業實用人才;與台灣地區玄奘大學、朝陽科技大學等高校簽署合作備忘錄,開展校級科研交流、互派師生交流等合作;與台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省農科院簽訂學術交流合作意向書,在學術交流、人才培訓和合作研究方面展開深入合作。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呂保平
校長向淑文
黨委副書記焦艷、趙福菓
副校長汪建初、韓勇、劉剛、李燦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馬力
黨委委員、統戰部長曾何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 校徽
校歌
校歌
1、圖案中心的“G”是“貴陽”兩字漢語拼音“GUI YANG”的兩個首字母的變形。其中“Y”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書。
2、圖案中橄欖枝代表理性、人性、青春、朝氣。
3、圖案中黃色齒形象徵萬里長城、中國的民族精神和傳統文化 。

精神文化

• 校訓
博、新、雅 、信
博——學識廣博、胸襟博大、仁心博濟;
新——與時俱進、勇於探索、敢於創新;
雅——氣質高雅、行為高尚、品格高潔;
信——誠信篤實、信念堅定、追求真理 。

校園環境


校園地圖

46路 花果園購物中心—龍洞堡客運東站
花果園購物中心—花果園金融街—金頂路口—浣紗橋中山南路口—花香村—星雲家電城—次南門—市一醫—鑽石廣場—甲秀樓—省委—寶山南路—團坡橋—油炸街—市委黨校(招呼站)— 貴陽學院(路口)—警官職業學院—雲盤小寨—雲盤村—龍洞堡客運東站
216路 火車站—機場 
與微軟簽署合作協議
與微軟簽署合作協議
火車站—陳家坡—市南路口—市委黨校(下走10分鐘內到達 貴陽學院)—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
229路 金陽客車站—龍洞堡客運東站
金陽客站—貴陽一中—老陽關—博物館—鹽務街口—貴州日報社—師大—蟠桃宮—油榨街(2元)—市委黨校(下走10分鐘內到達 貴陽學院)—雲盤村—龍洞堡客運客站。
240路 火車站—龍洞堡客運東站
火車站—空招—服務大樓—省軍區(陳家坡)—市南路口—市委黨校(下走10分鐘內到達 貴陽學院)—雲盤村—龍洞堡客運客站
243路 河濱公園—谷立
河濱公園公交站—市一醫—護國路口—省醫(貴陽中醫學院)—蟠桃宮—武警368醫院—朝鋼路口—武警指揮學校— 貴陽學院—警官職業學院—見龍橋—龍洞堡—見龍洞—機場路口—生物藥廠—(終點谷立)
244、245路 河濱公園—生物藥廠(金翠湖)
河濱公園公交站—市一醫—護國路口—省醫(貴陽中醫學院)—蟠桃宮—武警368醫院—朝鋼路口—武警指揮學校
— 貴陽學院—警官職業學院—見龍橋—龍洞堡—見龍洞—機場路口—生物藥廠—(部分車將開到金翠湖)
1路/2路—河濱公園—245或244到貴陽學院
603路 油炸街—龍洞堡
油炸街—園林路口—(穿越森林公園)—市委黨校— 貴陽學院(路口)—警官職業學院—見龍橋—龍洞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