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義鎮

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轄鎮

青義鎮位於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城北,幅員面積27.04平方千米,共轄23個行政村、217個村民小組、4個居民委員會,轄區戶籍人口5.13萬(2019)。青義鎮是四川省小城鎮建設示範鎮、四川省科技示範鎮和市園林綠化試點鎮,場鎮面積1.5平方公里,各項基礎設施齊備。綿江公路和108國道穿過園區,交通十分便利。教育醫療、廣播電視、郵電通訊設施齊全,水、電、氣均能滿足生產生活需要。同時,作為綿江經濟走廊的重要增長極,其三產業發展勢頭強。

截至2008年12月,青義鎮需重建的840戶已全部動工,竣工339戶。

2019年12月2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綿陽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複,撤銷金家林街道和龍門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青義鎮管轄,青義鎮人民政府駐龍港路60號。

歷史沿革


1985年5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青義鄉設立青義鎮。
1992年9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龍門鄉併入青義鎮。
1998年1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從青義鎮析出原龍門鄉置龍門鎮。
2010年10月,經綿陽市人民政府批複,成立金家林街道,將城郊鄉西園村、大包梁村、新觀寺村、金家林村、戈家廟村、奓口廟村、鼓樓山村7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金家林街道管轄。2010年10月至2018年12月,金家林街道與城郊鄉合署辦公。2018年12月,金家林街道正式掛牌。2019年2月,金家林街道獨立運行。
2019年12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複,撤銷金家林街道和龍門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青義鎮管轄。鎮人民政府駐龍港路60號(原龍門鎮人民政府駐地)。
青義鎮
青義鎮

地理環境


青義鎮位於綿陽市涪城區北部,地處涪江右岸,北與江油市青蓮鎮接壤,東與遊仙區石馬鎮隔江相望,南與涪城區城郊街道、科創園區創業園街道相鄰,西與高新區永興鎮、安州區界牌鎮相接。青義鎮對外交通暢達,四川乃至西南地區重要的北上出川通道寶成鐵路、西成客運專線過境轄區,京昆高速穿境而過,設有綿陽北、金家林高速公路出入口2個。

自然資源


青義鎮屬於淺丘地貌,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海拔580米,最低海拔470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6.3℃,年無霜期272天,年平均降雨量963.2毫米。西北部多林地,東南部多平壩,水資源豐富,涪江自前進村進入轄區,沿途流經龍峰村、香脊村、龍門社區、青羊村,從燈塔社區流出,長12千米。境內安昌河、方水河(長灘河)、龍溪溝、龍溪堰、黃木溝、鄧家溝均屬涪江水系。

資源環境

聖水寺風景區主要建設以佛教為主的宗教旅遊開發項目,最終形成綿陽城區一個大型的森林公園。
特色產品:油菜、麥冬、冬青

行政區劃


青義鎮共轄12個行政村,144個村民小組;3個社區,28個居民小組。
青義鎮
金家林社區大新村西園村鼓樓村戈家廟村
燈塔社區青羊村綿興村玉龍村大龍村
龍門社區小橋村香脊村龍峰村前進村

人口民族


戶籍人口5.13萬(2019)。

經濟


該鎮有骨幹企業30多家,其中,產值過500萬元的企業6家。生產各類工業產品3000餘種,有30餘種產品分獲省、市優質產品和科技進步獎,初步形成了機械加工、電子、化工、建築建材等支柱產業。同時,作為綿江經濟走廊的重要增長極,其三產發展勢頭強。
2001年,實現鄉鎮企業總產值7.4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51億元;營業收入5.76億元,實現利潤245萬元;財政稅收506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416元,鄉鎮經濟綜合評估連續六年名列全市“十強”;
青義鎮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產業,科技服務、教育產業、現代物流、現代農業發展迅猛。2019年,青義鎮有“四上”企業66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0戶、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12戶、限上批零住餐企業19戶、有資質的建築業企業5戶。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18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9.47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完成56.0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率達1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85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861元。

文化


張仲奇五世同堂坊,位於青義鎮小橋村,修建於清道光二十年(1840),是為旌表張仲奇家族五世同堂而修建,已有180年。根據牌坊上的文字記載,清道光年間,青義鎮(原龍門鄉)人張仲奇壽高103歲,其子孫繁衍115人,宗族和睦,相敬如賓,周圍鄉鄰視為桑梓之先,遂聯名奏表上報朝廷。經當朝皇帝恩准,賜以白銀,在現址修建五世同堂坊,供過往路人觀瞻,以此弘揚家庭和睦、社會和諧之風。張仲奇五世同堂坊坐南向北,坊高9米、寬8米,為四柱三門三層牌樓式建築。整座牌坊採用青石建造,由坊剎、坊柱、坊基組成。雖經歷180年的風雨侵蝕,但張仲奇五世同堂坊的結構完好,上面的浮雕、鏤空雕刻線條依然清晰,僅有局部因風雨侵蝕而風化、破損。在牌坊的額坊北面有“聖旨”匾額,南面則為“皇恩”匾額,南北兩面第一層牌樓均有“五世同堂”匾額,在牌坊的第二層兩面分別雕刻有八仙過海、群臣壽宴等圖案。每根坊柱前後的撐鼓上立有朝官、侍者,下面雕刻有雄獅等圖案,均為圓雕。撐鼓兩面分別雕刻有嫦娥奔月、二龍戲珠及樂者、舞者等圖案,上書“天官賜福”字樣。坊上的八仙過海圖的雕刻人物造型生動,栩栩如生。張仲奇五世同堂坊保存完好,雕刻圖案精美,是清代雕刻中的上乘之作。1999年,張仲奇五世同堂坊被列為綿陽市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升格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牛王祀田碑位於青義鎮小橋村牌坊廣場。2007年11月28日,小橋村牌坊廣場建設施工中,在距離“五世同堂坊”西10米處地下挖掘出一塊石碑,碑身刻有“牛王祀田碑記”字樣,碑文記載:“牛王天星下司地耀,乃五世星君分神下界,降於龍崗,投產白鹿,帶民耕作……”。牛王祀田碑為四方柱形石碑,根據碑文顯示,牛王祀田碑立於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出土時碑帽與碑身分離,碑帽四角上翹,有簡略花紋。經測量,石碑高1.60米,長、寬均為0.36米。
牛王會,牛王會是青義鎮小橋村的特色民間節日。相傳,當地百姓為感謝牛王的勤勞給當地老百姓帶來的豐收與富足,在境內古剎回龍寺設“牛王盛舍”,每年以演戲的方式祭祀。到清嘉慶年間,有鄉人認為僅僅是以演戲的方式祭祀牛王“未免歉之”。因回龍寺的資金不足,便邀約周圍二、三里的鄉人捐資,購得田產、房產用以出租,所得用於舉辦大型牛王會。每年三月會舉行為期半個月的牛王會,活動包括牛王下界儀式、文藝匯演等多種多樣的項目。

社會


青義科技園區

青義科技園區規劃面積13.6平方公里,其中教育科技孵化區,主要圍繞科研、轉化、孵化以及大學後勤服務等,建設大學科技園、創業村、科技交易中心等設施;商業中心區主要針對西科大及未來城市需要,建設行政服務中心、醫院、金融網點、商貿中心等設施;上龍溪工業園主要實現高新技術市場化、產業化功能,引進"三高一無"企業進園發展,將科研孵化成果轉變為現實生產力;居住中心區主要是在現有場鎮基礎上,保持原有商貿服務功能,規範建設高質量的商品住宅;
啟動建設青義鎮科技產業園是青義災后重建、發展產業的重大舉措。園區建成后,規模工業戶數將達到100戶,工業產值將達到10億元,稅收預計達5000萬元。
截止2008年10月,已開工建設項目4個:寶龍建材公司新廠房、科城鎢鉬材料公司新廠房、利科公司新廠房、釜王鍋業公司新廠房;交通配套設施正在同步進行,幹道A段正在準備硬化工程;B段完成前期規劃設計和報建工作;C、D段已經完成青苗附著物賠付,即將動工修建;涪環路正在申請上級列為災后重建重點項目,由區交通局負責修建;
青義鎮黨委政府結合實際、著眼長遠,以科學和可持續發展為要求,制定園區建設目標:在2008年內動工修建園區幹道B、D段,硬化園區幹道A段;協調7個以上企業在科技產業園區修建廠房;在12月份修建科技產業園拆遷居民安置小區。
綿陽市金家林總部經濟試驗區,成立於2010年4月,園區總規劃面積33.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園區建成面積6平方千米,累計完成投資近200億元,開工面積達100萬平方米,先後獲得國家級科技型企業孵化器、省級科技孵化器、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區、省級信息安全產業基地,市級金融聚集區、軟體產業園等榮譽。
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位於青義鎮燈塔社區、青羊村、綿興村。2003年10月,科技部、教育部以國科發高字﹝2003﹞336號文件批准認定第二批國家大學科技園,正式授予“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稱號,成為全國36個國家大學科技園之一。
城北農副產品產業園,位於青義鎮龍門社區、小橋村、香脊村,開建於2008年,園區初步形成高水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綿陽農資批發市場、西部冷都三大專業市場平台。
涪城區青義鎮以建立工作台賬為突破口,建房前先建台賬,上面不僅清楚地記下了重建戶的姓名、地址、受損情況、重建規模,而且還記下了重建進度、質量情況、整改意見、補貼發放等情況,紮實推進災后農房重建工作。“這本台賬管用哦,每家每戶的情況都記錄在冊。一點失誤都不得放過。”12月20日,青義鎮大龍村9社重建戶王文雲提起建房時犯的錯誤就感到不好意思。原來,在修完一樓后王文云為了節約錢,沒有澆築圈樑便直接開始修二樓。此事被鎮幹部在入戶檢查時發現了,鎮幹部耐心地給他講解了澆築圈樑的作用,督促他及時澆築,並將此事記錄在台賬上。王文雲嘴上雖然答應了,但卻沒有付諸行動,他想,澆不澆圈樑鎮幹部也就是說說而已,事情忙起來,誰還記得。哪知,過了兩天鎮幹部又來檢查了,這一次鎮上幹部嚴厲地告訴他,如果再不澆圈樑,鎮上就不兌現建房補貼。這一來王文雲著急了,馬上將已經砌好的牆拆掉,把圈樑澆上;
除了監督質量外,台賬還方便了對工程進度的監督。興龍村5社的重建戶李文秀家下了基礎后遲遲沒有砌磚,鎮上的工作人員通過台賬發現李文秀的房子進度太慢,便到李文秀家了解情況。原來李文秀家聯繫的工匠嫌工錢低了要求增加工錢,李文秀不願意只好停工。鎮幹部了解情況后,立即找到那位工匠做工作,按照先前說好的價格幫李文秀建房,解了她的燃眉之急。“房子基礎下完,鎮上幹部檢查后,第三天信用社就給我送來了6500元錢,快得很!”說到台賬的好處,長梁村4社李平情不自禁地蹺起了大拇指。台賬的建立確保了補貼款的及時發放。鎮幹部王緒說,建房戶沒完成一項任務,鎮上工作人員就在台賬上登記,並報送農建辦。農建辦再根據建房戶完工情況和建房標準將應發放的補助金額造表,交到鎮上信用社,信用社及時將補貼款送到建房戶手中,這樣一來,建房戶就不再為補貼款操心了。截至2008年12月,青義鎮需重建的840戶已全部動工,竣工339戶,已兌付過渡安置費830戶166萬元,已兌付重建資金418戶722.7萬元。
青義鎮專門邀請西科大土木工程學院的教授,對全鎮從事永久性農房建設的工匠進行了專業知識培訓,培訓結束后選出前30名“明星工匠”,在統一製作的工匠推薦欄里公示,以便農戶選擇聘請。石興保榜上有名,當然就成了重建戶的首選。在工匠管理中,該鎮還對工匠推薦欄實行動態管理。如果推薦欄中的工匠修建的房屋經檢查出現質量問題,監管小組會立即將他的名字從推薦欄里取消,同時從未入選的工匠中擇優挑選,補充到推薦欄里,從而激勵入選的工匠和沒有入選的工匠相互比賽,看誰的手藝好、誰完成的任務出色除了製作推薦欄向重建戶推薦工匠外,青義鎮還專門成立了一個“挑刺團”,由鎮上聘請的建築專家和經過培訓的100名村社幹部擔任團員,不定期地對全鎮在建農房進行拉網式檢查。青羊村10社安置點重建戶向軍,對自己新建的房子已經感到非常滿意了,但經挑刺團一檢查,發現新房在上粉水前,牆面處理存在不足,雖然這對質量沒啥影響,仍被要求立即返工。
青義鎮
青義鎮

城鎮建設

2019年,城鎮建成面積15平方千米,其中以金家林總部經濟試驗區為主體建成區域6平方千米,以教育園區和青義場鎮為主體建成區域5平方千米,以城北農副產品產業園和龍門場鎮為主體建成區域4平方千米。鎮域範圍內基本形成四通八達的道路交通網路,轄區縱向有科技城大道、普金路、高鐵大道、永青路、教育路、二環路北段、綿江路、濱江路北延線等城市主幹道、次幹道8條,橫向有綿安第二快速通道、創業大道西延線、裕都大道、九洲大道、清華西路、龍港路等城市主幹道、次幹道6條。有鄉村道路270餘千米,其中鄉道90餘千米、村道180餘千米、橋樑18座。建有日供水1萬方自來水廠3座,日處理2萬噸污水提升站3座,污水處理率80%。轄區15個村(社區)全覆蓋設置垃圾分類點136個,建有生活垃圾分類亭80個,生活垃圾無害化轉運率100%;建有生活垃圾壓縮站5個,日處理生活垃圾達48噸。各村(社區)公共廁所覆蓋率達100%。轄區有大氣污染防治國控點1個、微型站點1個、秸稈禁燒熱成像監測點10個。設有金融營業網點15個,水、電、氣、網等基礎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教育醫療

2019年,全鎮有文化站3個。有各類學校37所,其中,有西南科技大學、四川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等大中專院校8所;有青義小學、龍門小學、龍門初中、綿陽市第十二中學、綿陽市第二中學金家林校區、綿陽民族初級中學5所中小學;有青義幼兒園、金家林幼兒園、龍門小學附屬幼兒園等21所幼兒園;有駕校3所,在校學生67258人,教職工7077人。有金家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青義中心衛生院、龍門鎮衛生院3家鄉鎮衛生行政兼醫療預防工作綜合性機構,醫護人員106人,住院床位150個,醫療設施、設備、儀器等配備齊全。建成青義敬老院、龍門敬老院、博愛頤養中心3所養老敬老機構,建築面積約34000平方米,擁有床位1140個,入住老人近500人,管理人員30餘人。

旅遊


回龍古寺,原名回龍觀,位於青義鎮小橋村景區內,距離市中心12千米。回龍寺后之山蒼松翠柏、峰迴路轉,由於回龍沒於此山,故名曰“回龍山”。相傳詩仙李白曾在此小住,並傳書相邀詩聖杜甫前來賞月和詩,可惜杜甫家境貧寒,又加上交通不便而未能赴約,因此,沒有留下墨寶。回龍古寺始建於明代,原建有大雄寶殿、大悲殿、玉皇殿、文殊殿、地藏殿、天王殿等六重殿堂。內塑諸佛神像,殿堂兩側建有天井式四合院,住房60餘間,小青瓦青瓦、磚木結構。山門內兩側有鍾、鼓二樓,山門外右側還建有戲樓1座,寺院後山建有1座13層的寶塔。整個寺院錯落有致,佔地約十六畝。廟產田地較多,東至龍西埝,西至雙巴埝,南到清義鄧家溝田地界,北到魏家老房子,共約12公頃。1960年,寺僧聖光、果成相繼圓寂,廟產田地無條件歸入村生產隊。2001年,由山西省五台山宗樑法師到此重修回龍古寺。
小橋村景區,系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國家AA級旅遊景區。小橋村依山傍水、果木蔥蘢,文化底蘊深厚,擁有回龍山、回龍寺、回龍老井、泉水灣、牛王祀田碑、牛王會等文化旅遊資源。形成集生態、休閑、觀光、餐飲、娛樂為一體的綿陽近郊休閑旅遊目的地。1998年,小橋村以發展庭院經濟和改變農村居住環境,改善農民生活條件為基礎,結合釣魚、賞花、牛王會等特色休閑項目開展生態農業觀光旅遊,是綿陽市最早開設“農家樂”的地方,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近年來,小橋村緊緊抓住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重大機遇,整合旅遊、文化、生態、人力資源等要素,在小橋村回龍山一帶探索“山上是果園、坡地是農家樂、平壩是菜籃”和“離土不離鄉”的農民就地再就業鄉村旅遊持續健康發展模式。利用良好的生態環境、完善的基礎設施、獨特的區位優勢,培育以“涪龍苑”“紅橘林”“紅雨村”“王餅子”“夏家餐廳”為代表的一批突出農家鄉村特色的餐飲企業農家休閑會所,基本形成“冬看青山綠水、春觀桃梨花開、夏到樹下休閑、秋品果子香甜”的小橋村旅遊經濟觀光園。
青義鎮
青義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