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藍椅

紅藍椅

20世紀西方現代藝術設計史上最富創造性的經典作品之一,具有鮮明的荷蘭風格派特徵,用方形,長方形木條和木板,按模數組合,紅藍色非常鮮艷奪目,具有高度立體主義象徵特點,與風格派領導人物蒙德里安的繪畫具有很多內在聯繫,也奠定了里特維爾德在風格派內的重要位置。

基本概述


荷蘭風格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家居設計師兼建築設計師,出身木匠的赫里特·托馬斯·里特維爾德(Gerrit Thomoas Rietveld,1888-1965),最廣為人知的設計作品。

歷史


紅藍椅是風格派最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具有高度立體主義象徵特點,它是傢具設計師里特維爾德受《風格》雜誌影響而設計的。里特維爾德的紅藍椅對包豪斯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紅藍椅於1917-1918年設計,當時沒有著色,著色的版本直到1923年才第一次展現與世人。
紅藍椅
紅藍椅
這把椅子整體都是木結構。15根木條互相垂直,組成椅子的空間結構,各結構間用螺絲緊固而非傳統的榫接方式,以防有損於結構。這把椅子最初被塗以灰黑色。後來,里特維爾德通過使用單純明亮的色彩來強化結構,使其完全不加掩飾,重新塗上原色。這樣就產生了紅色的靠背和藍色的坐墊。
這款紅藍椅具有激進的純幾何形態和難以想像的形式。在形式上,是畫家蒙德里安作品《紅黃藍相間》的立體化翻譯。該畫家以利用處於不均衡格子中的色彩關係達到視覺平衡而著稱。

概念


里特維爾德說:“結構應服務於構件間的協調,以保證各個構件的獨立與完整。這樣,整體就可以自由和清晰地豎立在空間中,形式就能從材料中抽象出來。"他在這一設計中創造的空間結構可以說是一種開放性的結構,這種開放性指向了一種"總體性",一種抽離了材料的形式上的整體性。

意義


紅藍椅的理性化設計與設計家對一戰的反思和對抗有著內在的聯繫。里特維爾德是將風格派藝術從平面延伸到立體空間的重要藝術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