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萬鎮

南萬鎮

南萬鎮地處廣東省汕尾市陸河縣西北部的山區,北連梅州市五華縣,西接河源市紫金縣,省道123橫穿、汕尾市首個“廣東省生態示範鎮”。該鎮從種植業、旅遊業入手,大力發展全境。該鎮田地少山多,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生態環境良好,是本鎮經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全鎮轄14個行政村,總人口3160人(2020年),鎮域面積109平方公里,境內山多地少,僅有耕地面積368公頃,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生態環境良好,是汕尾市首個“廣東省生態示範鎮”。

經濟狀況


南萬鎮山水
南萬鎮山水
2004年全鎮農村社會總產值7938萬元,工業總產值1689萬元,農業總產值4100萬元,農民年人均收入3260元,鎮財政收入120萬元。
2006年全鎮農村社會總產值9960萬元,比增12%;工業總產值2482萬元,比增20%;農業總產值4695萬元,比增7%;農民年人均收入3560元,比增5%;鎮財政本級收入60萬元,比增10%。
2006年,生產毛茶5萬斤,產值280多萬元。引資170萬元的富竹窩水電站在興建之中。全鎮建成投產的小水電站共有13座,電站總裝機容量達8000kw。2006年全鎮總發電量近3000萬kwh,產值約1000萬元。
農村經濟全面發展。大力推進農田復墾,搞好農田水利基本設施建設,增加糧食種植面積。2006年種糧直補總面積443.98公頃,補貼給農民的金額達46594.38元,提高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建立農業信息服務體系,認真做好農資服務,加強農資市場管理,為糧食生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06年,糧食總產量3000t,比增4.3%。
茶葉龍頭農業有新發展。鎮政府與華南農業大學合作,建立了華南農業大學教學實習基地和華南農業大學茶業科學研究基 地。南萬茶葉發展公司緊緊依託華南農業大學的技術後盾,不斷提高茶葉產品的科技含量和品牌知名度,發展新品種,建立了10畝“福雲6號”優質新品種茶研究示範基地,從而改變了南萬長期單一單叢茶品種結構的歷史,促進茶產業優化升級。

社會事業


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區
旅遊引資開發步伐加快。引資3000萬元開發南萬綠色生態走廊,建設南天湖、神象山、梅角漂流及紅椎林生態公園等景點。2004年累計投入300多萬元建設神象山、梅角漂流景點。引資700多萬元開發廣隆、上坑、羅庚壩3座小水電站,裝機容量共900kw,其中廣隆和上坑電站已上馬建設。全鎮小水電站達13座,總裝機容量7000kw。2004年全鎮總發電量1500kwh。
投資1000多萬元的黃金坑至南告水庫大壩公路已基本建成;投資70萬元,長3km的萬全至黃福公路硬底化建設通車;投資21萬元的萬全村北門村道硬底化建設於年初通車;梅角、羅庚壩等移動通訊盲區也已經得到改善,建造了無線轉發站。旅遊開發闊步向前。
2006年共投入旅遊開發資金1000多萬元,景區建設形成規模。兩個黃金周期間,旅遊景區共接待遊客近3萬人次,僅門票一項就收入50萬元,對當地餐飲業發展和土特產的銷售起到了巨大的拉動作用。
基礎設施建設邁上新的台階。多方籌集資金近400萬元,完成了長梅公路、長田村、萬全村及深渡 村村道共18公里的硬底化建設;籌資225萬元,完成了鎮中心小學、深渡小學、羅庚壩小學共2800㎡教學樓建設;投資60萬元完成了文化站綜合樓主體及配套設施建設。

人口數據


總人口7364
3778
3586
家庭戶戶數1486
家庭戶總人口(總)7286
家庭戶男3712
家庭戶女3574
0-14歲(總)2961
0-14歲男1534
0-14歲女1427
15-64歲(總)3842
15-64歲男1949
15-64歲女1893
65歲及以上(總)561
65歲及以上男295
65歲及以上女266
戶口當地住在當地7229
2021年6月3日,陸河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發布,南萬鎮人口數為31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