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雞山隧道
金雞山隧道
金雞山隧道是福建省福州市二環路的重點工程,為上下行分列的雙洞雙車道城市道路隧道,單洞長575米,全高7.05米,寬9.25米,其中機動車道寬7米。凈空5米,按城市一級主幹道設計,洞內設有通風、照明、消防排水等配套設施。通行能力5500輛/小時,計劃投資5000萬元。該工程是通過招投標方式選擇施工單位,經過激烈競標,最終由鐵道部隧道局二處中標,該工程採用新奧法施工,於1994年10月31日動工,福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設計,項目業主為福州市城鄉建設發展總公司。
金雞山隧道是福建省福州市二環路的重點工程,為上下行分列的雙洞雙車道城市道路隧道,單洞長575米,全高7.05米,寬9.25米,其中機動車道寬7米。凈空5米,按城市一級主幹道設計,洞內設有通風、照明、消防排水等配套設施。通行能力5500輛/小時,計劃投資5000萬元。該工程是通過招投標方式選擇施工單位,經過激烈競標,最終由鐵道部隧道局二處中標,該工程採用新奧法施工,於1994年10月31日動工,福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設計,項目業主為福州市城鄉建設發展總公司。隧道於1995年建成。2005年建行人和非機動車隧道,長約605米,洞外分別連接過街天橋和鶴林高架橋下穿通道。
金雞山隧道,是福州二環路最擁堵的地方之一,其拓寬改造備受市民關注。2013年10月,記者從福州市城建部門獲悉,金雞山隧道將由2013年10月的單洞兩車道拓寬成單洞四車道,今起南洞(福州火車站往鶴林高架橋方向)封閉施工10個月,北洞(鶴林高架橋往福州火車站方向)雙向通行;10個月後,南洞雙向通行,北洞封閉施工10個月。20個月的臨時交通管制期間,隧道禁止載貨汽車和大中型載客汽車(除公交車和校車外)通行。
隧道向哪一側拓寬?
截止到2013年10月金雞山隧道由兩條機動車隧道和一條行人和非機動車隧道組成。其中,機動車隧道於1995年建成,長約577米,內寬9.25米;2005年建行人和非機動車隧道,長約605米,洞外分別連接過街天橋和鶴林高架橋下穿通道。
“金雞山隧道將由現單洞兩車道(9.25米寬),拓寬成單洞四車道(16.5米寬)。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隧道保留不變。”2013年10月8日,福州市城建部門相關人士說。
據介紹,金雞山隧道拓寬改造工程,起於站東路,止於鶴林高架橋與東二環路的落地處,全長1560米。其中,隧道拓寬長度為576米(單洞長度),拓寬后隧道寬度為16.5米(單洞寬度),計劃2015年竣工。
根據規劃方案,這次金雞山現有兩個隧道拓寬改造,都往北側(福州火車站方向)拓寬。隧道口在2013年已設置部分圍擋,正進行管網施工。
東南快報記者從福州警方獲悉,從2月12日起,金雞山隧道將實行雙向四車道通行,調改后的金雞山隧道,與拓寬前相比,車輛通行量將提高。同時,新建的連接隧道和三八路的匝道也將啟用,並作為北往南車流的通行通道,現有的鶴林高架橋則作為南往北通行通道。此外,警方提醒廣大市民,考慮到新車道的增加,為保證車輛安全、有序通行,新啟用的匝道限速為30km/h。
2月11日上午,東南快報記者在金雞山隧道南側洞口看到,新建匝道共設有兩個車道,交通標線、限速牌、減速帶等相關交通設施已經配置完畢,該匝道與三八路交叉口的信號燈也已進入調試階段。
據警方介紹,2013年10月,因拓寬施工需要,金雞山隧道啟動單洞封閉、單洞雙向通行。2012年11月初,新拓寬為四車道的南洞通車,實行雙向通行,而北洞則封閉施工。
考慮到當時隧道南側洞口的匝道施工未結束,警方對隧道的通行進行了調控,其中北往南方向實行單車道通行,而南往北則實行兩車道通行。而連接隧道的鶴林高架橋也是實行雙向通行,其中隧道口附近,兩方向各只有一個車道通行,通行量有所減少。
“新建的連接隧道和三八路的匝道將於2月12日啟用,作為北往南車流的通行通道。”現場一位民警告訴記者,而現有的鶴林高架橋則作為南往北通行通道,屆時兩個方向將各有兩個車道通行。與此相搭配的是,內也將實行雙向四車道通行。
隨著匝道的啟用,警方提醒廣大市民,北往南車輛不再從鶴林高架橋通行,而是直接下匝道、穿過三八路口,進入連江北路。具體需要注意的是:
1.注意匝道、登雲路與三八路交叉口的禁左、禁右標誌。為了避免匝道車流和登雲路車流在路口出現衝突,匝道車流禁止左轉,登雲路車流禁止右轉。
2.從匝道通行,注意限速。由於匝道是一個下坡,為了確保安全,警方在匝道上設置了多個減速帶,並限速30公里/時。
3.連江北路南往西方向,新增左轉待轉區。截止到2013年10月,在進入路口前,連江北路南往西方向原本只有一個左轉車道,但為了提高通行量,警方在路口內為該方向設置了一個左轉待轉區,由三個平行車道組成。
2017年3月20日早上9點10分左右,在福州市三環路往登雲路方向的金雞山隧道輔道車道出口處,由莆田開往福州的大巴車(閩By5203)撞倒電動車,電動車上一名男子倒在血泊中,120急救人員已經到場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