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3條詞條名為花火的結果 展開
花火
2000年汪峰演唱歌曲
《花火》是汪峰演唱的一首搖滾風格的歌曲,亦是汪峰簽約華納·普淶后的首張個人專輯的同名主打歌曲,作詞、作曲、演唱均由汪峰一人包攬。由張亞東製作,宋柯監製。歌曲於2000年12月9日發行。
2000年,這首歌曲獲得了北京音樂台“中國歌曲排行榜”季度十大歌曲。
這首歌曲是汪峰首次以個人名義推出的個人詞曲、唱、編曲的全創作,同時他也擔當節奏吉他手。
這是一場沒有結局的表演
包含所有荒謬和瘋狂
像個孩子一樣滿懷悲傷
靜悄悄地熟睡在大地上
現在我有些倦了
倦得像一朵被風折斷的野花
所以我開始變了
變得像一團滾動熾熱的花火
看著眼前歡笑驕傲的人群
心中泛起洶湧的浪花
![歌曲MV](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4/a/m4ad4c2467fffc6caac34fb44c865fb96.jpg)
歌曲MV
感到狂野而破碎的輝煌
現在我有些醉了
醉的像一隻找不到方向的野鴿
所以我開始變了
變得像一團暴烈熾熱的花火
我開始變了
我開始困了
我開始倦了
藍色的夢睡在靜靜駛過的小車裡
漂亮的孩子迷失在小路上
這是一個永恆美麗的生活
沒有眼淚 沒有哀傷
看著眼前歡笑驕傲的人群
心中泛起洶湧的浪花
跳著放蕩的舞蹈穿行在曠野
感到狂野而破碎的輝煌
現在我有些倦了
倦得像一朵被風折斷的野花
所以我開始變了
變得像一團滾動熾熱的花火
現在的我有些醉了
醉的像一隻找不到方向的野鴿
所以我開始變了
變得像一團暴烈熾熱的花火
歌曲以汪峰本人為主人公,以較為抽象、鮮艷的畫風呈現,現實與動畫交替出現。mv中將人的生命或靈魂比作一朵花,在火中花會燃燒,要麼變為灰燼,要麼在火中重生,獲得一種新生的輝煌。
花火,一個極為抽象的名詞,即花在火中燃燒,表達一種特別清晰、尖銳的感覺。這是汪峰對人性的一種詮釋:一個人的原始性和本性是自然而狂野的,但環境及生活的壓力使人必須壓抑自己本色的一面,人在現實的壓力和破碎之中,如果依然能保持光明、向上,依然要追求哪怕是瞬間的輝煌,那麼人就戰勝了自己,戰勝了環境,更讓我們從這首作品中體會到汪峰良好的音樂修養和他性情中極為深厚純真的情感因素。它是汪峰音樂創作上的又一次飛躍,亦是汪峰對人性的又一次新的探索和體驗。《花火》的動聽與值得尋味也正是來源於此。
整張專輯中,汪峰都試圖用形象性的語言表達每一首歌的靈魂所在。這種思想貫穿整個專輯,如《東北偏北》、《風中的玩偶》等。本專輯中還有一首不能不提的作品《迷鹿》,在這首作品中,汪峰用其獨樹一幟的“嘶吼”,揭示了現代人內心深處的迷茫與空虛。正如歌中唱到:“我不知道夢是什麽顏色,也許它有它的顏色,我不知道風要吹向哪裡,也許他由它的方向……”,汪峰以自己特有的音樂語言向世界發出了撼人心魄的嘶喉,并力圖以搖滾樂的尖銳給人性一次徹底的震撼。
一張充滿迷幻吟唱的專輯,有人說汪峰的聲音象大門樂隊的主唱寞里森。可能是這個原因吧。在聆聽這張專輯時,我一直在揣測想象他在寫這些歌時的心情及氛圍,是一種自我坦白后的解放?還是為了生存下去的另一種妥協?當白天的喧囂積漸沉澱下來,“花火”這個帶些神秘憂鬱色彩的燦爛的詞,用它特有的深度的自省及浪漫的情感,細膩的勾畫出現代人的生活狀態。整張專輯泛著淡淡的人文色彩,卻找不到依循中國詩詞的對仗平仄的華麗詞藻,我想,他們用音樂認真的紀錄著生活,觀察著社會。
《花火》極具畫面感,一朵美艷的花在火中的燃燒,要麼變為灰燼,要麼在火中重生,獲得一種重生的輝煌。
汪峰用極具畫面感的歌詞,敘事感濃郁的描繪,以及意境化的音樂表述表達出他對人性的感悟。讓欣賞者從這首作品中體會到汪峰良好的音樂修養和他性情中極為深厚純真的情感因素。
《花火》的動聽與值得尋味也正是來源於此。它是汪峰音樂創作上的又一次飛躍,亦是汪峰對人性的又一次新的探索和體驗。
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2000年 | 北京音樂台''中國歌曲排行榜''季度十大金曲 | 迷魂記 | 獲獎 |
時間 | 節目 | 地點 |
2010年4月10日 | 2010首體信仰演唱會 | 北京 |
2013年4月22日 | 汪峰演唱會武漢站 | 武漢 |
2013年12月22日 | 汪峰演唱會南京站 | 南京 |
發行時間 | 2000-12-09 |
發行公司 | 華納 |
歸屬專輯 | 《花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