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東遊擊軍

川東遊擊軍

川東遊擊軍組建后,各支隊在宣漢開江、達縣、梁山等縣發動群眾,整頓農會,擴大隊伍,打擊敵人。 1932年7月,第1支隊在梁山百里漕遭遇叛徒投毒和當地反動勢力清剿,幾乎全部犧牲。至此,川東遊擊軍實際上只有活動於宣漢的第3支隊。

目錄

正文


1931年5月28日,王維舟參加了中共四川省委在成都召開的會議。省委決定:以四川紅軍第1路、2路、3路游擊隊余部為基礎,在川東重新組建游擊軍,王維舟任川東軍委書記兼游擊軍總指揮,在川東地區發動更大規模的游擊戰爭。這時,四川軍閥劉湘正公開懸賞十萬大洋取王維舟人頭。但王維舟不畏艱險,省委會議一結束就喬裝改扮,經重慶、萬縣趕回宣漢,在大山坪賀值三家召開軍事會議,傳達了省委的決定,分析了四川紅軍第1路、2路、3路游擊隊失敗的原因和教訓,並借鑒毛澤東、朱德在井岡山的鬥爭經驗,制定了對敵鬥爭的新策略。
大山坪軍事會議決定,在賀值三家建立川東遊擊軍總指揮部,以宣漢芭蕉、峽口為中心,將分散活動於梁山、達縣、開江、宣漢的游擊隊員整編為3個支隊:活動在梁山虎城和達縣南嶽、大樹壩一帶的游擊隊員編為第1支隊,活動在開江境內的游擊隊員編為第2支隊,活動在宣漢境內的游擊隊員編為第3支隊。整編后的游擊軍共400餘人。
川東遊擊軍組建后,各支隊在宣漢、開江、達縣、梁山等縣發動群眾,整頓農會,擴大隊伍,打擊敵人。
1932年7月,第1支隊在梁山百里漕遭遇叛徒投毒和當地反動勢力清剿,幾乎全部犧牲。第2支隊在開江遭到軍閥王陵基駐軍和當地民團殘酷鎮壓,餘下30多人轉移到宣漢與第3支隊一起活動。至此,川東遊擊軍實際上只有活動於宣漢的第3支隊。
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第3支隊把隊員編成若干小分隊,每個小分隊在10人左右。各小分隊在地方黨組織的領導和農會的配合下,隊員們身穿便衣、腰揣短槍,平時從農、戰時為兵,或獨立行動、或聯合作戰,巧妙靈活地與反動勢力作鬥爭。
經過一年多的艱苦鬥爭,川東遊擊軍發展到2000餘人,擁有長短槍1000餘支和方圓300餘里根據地。星星之火,又成燎原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