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貴烏拉鎮

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前旗轄鎮

土貴烏拉鎮,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前旗下轄鎮,地處察哈爾右翼前旗南部,東與烏拉哈鄉接壤,南、西與豐鎮市隆盛庄鎮為鄰,北與巴音塔拉鎮連接,行政區域面積218.2平方千米。

清代時期,為察哈爾正黃旗十五蘇木牧地,因是正黃旗十五蘇木官地,故得名官村;1984年5月,土貴烏拉公社改鄉;2006年9月,呼和烏素、土貴烏拉、老圈溝3鄉合併為土貴烏拉鎮。截至2018年末,土貴烏拉鎮戶籍人口有59656人。截至2020年6月,土貴烏拉鎮下轄6個社區、13個行政村。

2011年,土貴烏拉鎮農民人均純收入5200元。2018年,土貴烏拉鎮有工業企業87個,其中規模以上2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8個。

歷史沿革


清代時期,為察哈爾正黃旗十五蘇木牧地,因是正黃旗十五蘇木官地,故得名官村。
民國元年(1912年),屬豐鎮縣
1955年4月,改稱土貴烏拉鎮。
1958年11月,土貴烏拉鎮改公社。
1984年5月,土貴烏拉公社改鄉。
2006年9月,呼和烏素、土貴烏拉、老圈溝3鄉合併為土貴烏拉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土貴烏拉鎮地處察哈爾右翼前旗南部,東與烏拉哈鄉接壤,南、西與豐鎮市隆盛庄鎮為鄰,北與巴音塔拉鎮連接,行政區域面積218.2平方千米。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土貴烏拉鎮下轄8個社區、19個行政村:紅衛、解放、躍進、新華、向陽、光明、土貴山、安全、東勝利、西勝利、南營、七股半、溝口子、天豐、大納令、小納令、呼和烏素、廟溝、毛虎溝、種地槽、口子村、烏蘭忽洞、大卜子、烏爾圖、察漢賁賁、新建、南河渠;下設62個居民小組、94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土貴烏拉鎮下轄6個社區、13個行政村:
解放社區紅衛社區新華社區向陽社區
光明社區土貴山社區南河渠村新建村
東勝利村西勝利村南營村天豐村
大納令村小納令村七股半村溝口子村
種地槽村呼和烏素村口子村
鎮人民政府駐紅衛社區。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土貴烏拉鎮總人口7.6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5193人,城鎮化率46.2%。另有流動人口8474人。2011年,土貴烏拉鎮人口出生率4.7‰,人口死亡率3.5‰,人口自然增長率1.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15人。
2017年末,土貴烏拉鎮常住人口為54518人。
截至2018年末,土貴烏拉鎮戶籍人口有59656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土貴烏拉鎮農民人均純收入5200元。
2018年,土貴烏拉鎮有工業企業87個,其中規模以上2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8個。

農業

2011年,土貴烏拉鎮有耕地面積9萬畝;可利用草地面積17萬畝,林地面積23.9萬畝。糧食作物以玉米、馬鈴薯、雜糧、雜豆為主。2011年,玉米種植面積2.2萬畝,馬鈴薯種植面積1.5萬畝,雜糧雜豆種植面積0.7萬畝。主要經濟作物有甜菜、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甜菜種植面積1.1萬畝,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6萬畝,蔬菜種植面積0.4萬畝。畜牧業以飼養牛、羊為主。2011年,奶牛年末存欄1624頭,肉牛年末存欄908頭;羊年末存欄31330隻。

工業

2011年,土貴烏拉鎮有工業企業10家,實現工業增加值1000萬元。

文化


地名由來

“土貴烏拉”系蒙古語,意為“旗子山”,因鎮北土貴烏拉山而得名。

交通


土貴烏拉鎮有208國道經過境內。

社會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土貴烏拉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個,其中衛生院2所;病床85張。2011年,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4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7500人。

社會保障

2011年,土貴烏拉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413戶,人數6054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3552人;農村五保供養104人。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78人。社區服務中心8個,社區服務站8個;社區日間照料床位數30張。

旅遊


土貴山公園

土貴山公園海拔貴山7.8米,佔地面積1057.5畝,是一座集休閑、運動、文化為一體的綜合性城中山體公園。已建成望海閣、山體浮雕、群馬銅雕、紀松齡烈士碑雕、革命黨史紀念館、諾銘湖、諾銘廣場等十餘處景觀和休閑場所,是察右前旗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黃旗海

黃旗海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前旗境內,東西長約20千米,南北寬約9千米,呈不規則三角形。湖泊面積約110㎞²,平均水深10m,最深處約35m,露水量5億多立方米,水源主要來自霸王河、泉玉林河和磨子山河等河流,黃旗海蒙語為昂蓋淖爾(又稱乞爾海子),因清代在正黃旗境內而得名,北魏時稱南池、乞伏袁池,遼代稱白水濼,金代稱白水泊,明代稱集寧海子,清代始稱黃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