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系統與進化植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系統與進化植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系統與進化植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是我國系統與進化生物學研究領域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同時也是國際上該領域有影響的實驗室之一。實驗室的發展目標是以基礎理論研究為主,重點研究植物物種多樣性的形成和發展,重建植物的系統發育,探討生物進化的過程和機制,取得具有國際影響的原創性和前瞻性研究成果,培養高層次人才;力爭在10年內成為國際該領域一流的實驗室。

歷史沿革


系統與進化植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歷史可追溯到1928年在北平成立的靜生生物調查研究所植物部和1929年成立的國立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二者於1950年合併成立中國科學院植物分類研究所。1953年經中國科學院批准,改名為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后,成立了植物分類研究室。1959年由徐仁研究員(後為中科院院士)創建了古植物學研究室。1987年在原分類室的基礎上,經中國科學院批准,成立了系統與進化植物學開放研究實驗室,並於2001年改名為“系統與進化植物學重點實驗室”。2003年底,由系統與進化植物學重點實驗室、植物分類研究室和古植物學研究室共同組建成立了新的系統與進化植物學重點實驗室,並於2005年通過了國家科技部專家組論證,成為我國系統與進化生物學領域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研究平台


系統與進化植物學是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最有基礎、積累最多、最具優勢和重點發展的學科之一。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系統與進化植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擁有結構植物學實驗室、細胞學實驗室、生化實驗室、分子實驗室、生物信息室和溫室等一系列專業實驗室。
最近,根據學科發展的需要,又組建進化發育生物學和生態基因組學等專業實驗室,已從10多年前缺乏大型儀器設備的植物分類研究室發展成為包括掃描電子顯微鏡、全自動測序儀等高精儀器在內,硬體體系完備的研究實體。在原重點實驗室的基礎上,進一步整合植物標本館、植物分類和區系以及古植物學等方面的研究和技術力量。
國家重點實驗室包括收藏有220萬號臘葉標本(亞洲第一)和8萬份種子標本(世界第三)的植物標本館以及收藏7萬餘號植物化石標本(中國第一)的古植物館。實驗室還和植物研究所其他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共同承擔了許多交叉研究課題,有著廣泛的、實質性的學科間合作,同時共享植物所的大型技術平台和實驗設施。
目前,重點實驗室現擁有科研用房12400平方米,包括各類實驗室和辦公室用房3800平方米和標本館用房8600平方米。上述條件在系統與進化植物學領域內屬國內一流,為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立,並在該領域開展深入的創新性的研究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