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i指數
Tei指數
Tei指數(Teiindex)即心肌做功指數,又稱心肌綜合指數(MPI),由醫學家ChuwaTei首先提出。是指心室等容收縮時間(ICT)與等容舒張時間(IRT)之和與射血時間(ET)的比值,即Tei指數=(ICT+IRT)/ET。正常人左心室Tei指數值為0.37±0.05;右心室Tei指數值0.29±0.06。
傳統的Tei指數測量方法採用的是在不同心動周期內利用脈衝多普勒超聲描記二尖瓣口舒張期血流頻譜及左心室流出道血流頻譜測量有關參數而獲得。(1)PW條件下,於心尖四腔觀和心尖五腔觀,獲得二尖瓣口和主動脈瓣口血流頻譜,測量二尖瓣口舒張期血流頻譜止點到下一血流頻譜起點時間(a)和主動脈瓣口收縮期血流頻譜持續時間(b),Tei指數=(a—b)/b;(2)利用心尖五腔觀,將多普勒超聲取樣容積置於左心室流人道與流出道交界處同時獲得二尖瓣口及左心室流出道血流頻譜。PW條件下,於心尖五腔觀將取樣容積置於主動脈瓣下方l~2cm,同時顯示出左室流出道和左室流人道的血流頻譜,在同一心動周期內測量a和b,計算Tei指數;(3)利用組織多普勒超聲技術記錄二尖瓣房室環心肌運動頻譜測量Tei指數。TDI工作條件下,於心尖四腔觀、心尖二腔觀獲得后間隔、左室側壁、前壁和下壁的二尖瓣環運動頻譜,分別測量每一頻譜的a和b,分別計算出4個位點的Tei指數,取其均值。
Tei指數在成人中隨年齡變化的幅度較小,從出生到3歲之間有所下降,但3歲后至成人階段保持相對穩定。它測量方法簡便,重複性強,且不受心率、心室幾何形態、心室收縮壓和舒張壓的影響。反應左室的整體功能,心臟功能下降,Tei指數增加。
1.原發性舒張功能不全患者的IRT延長,而ICT縮短,與正常人對比,Tei指數無明顯變化,認為Tei指數不能反映單純心臟舒張功能不全的變化。
2.心功能不全時,IRT雖有延長,但其變化範圍較小,其延長於心功能不全的程度並不成比例,中度心功能不全患者IRT的延長較重度心功能不全患者更為明顯,認為Tei指數不能反映心功能不全的嚴重程度。
3.年齡的影響:Eto等研究發現,妊娠18周后,胎兒左右心室的Tei指數逐漸降低,3周歲后基本穩定不變,認為胎兒及兒童有一個逐步發育成熟演變過程,是需要建立同年齡組的正常值尚需進一步研究。
4。ICT與IRT受多種血流動力學因素的影響,如心率、血壓、瓣膜返流、心臟前負荷等,而且目前研究的病種有限,能否廣泛應用於臨床尚需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