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論
四世紀世親所著的佛學書籍
【佛性論】 《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
四卷。天親菩薩造,陳·真諦譯。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其內容主要在詳釋《究竟一乘寶性論》中第五至第七等三品,闡明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之義。全書由緣起分、破執分(三品)、顯體分(三品)、辨相分(十品)等四分十六品組成,為一部系統地說明‘佛性即如來藏’的大乘論書。其中,緣起分揭示論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的意義及目的;破執分論破小乘的無佛性說、外教諸派的我說及大乘佛教中對無的執著;顯體分根據三因(應得、加行、圓滿)及三種性(位自性、引出、至得)而定佛性的本質,提及與五法及三無性的關係,更論及如來藏的三義(所攝、隱覆、能攝);辨相分則從如來藏的十個觀點(自體、因、果、事能、總攝、分別、階位、遍滿、無變異、無差別十相或十品),說明佛性的特質。
【佛性論】 《 佛學大詞典 》
凡四卷。世親(梵Vasubandhu ,四世紀)著,陳·真諦譯。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本論詳釋《究竟一乘寶性論》中第五至第七等三品,闡明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之義。內容由緣起分、破執分、顯體分、辨相分等四分十六品組成,詳論佛性之體相,以明一切眾生本具之佛性,認為佛性有三種:(一)凡夫生來本具之佛性(住自性性),(二)經過修行顯現之佛性(引出性),(三)達到佛果所具之佛性(至得性)。並論破小乘、外道與大乘偏見者之否認悉有佛性說。[法經錄卷五、歷代三寶紀卷九、開元釋教錄卷七]
【佛性論】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
(書名)四卷,天親菩薩造,真諦譯。詳論佛性之義。
本論的梵文原典及藏譯今均不傳,故有人對本論的作者及成立年代抱持懷疑的態度。此外,本書被認為是主張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代表性典籍,極受中外學界重視。其註釋書頗多,然現存者僅有日僧賢洲所作《佛性論節義》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