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衛星

民盟中央副主席

曹衛星,男,1958年8月生,漢族,江蘇通州人,研究生學歷,作物科學專業博士研究生,教授,民盟成員,1985年3月參加工作。

現徠任民盟中央副主席。

人物履歷


1978年02月至1982年02月,在江蘇農學院農學系農學專業學習;
1982年02月至1985年03月,南京農學院農學系作物栽培專業碩士研究生;
1985年03月至1985年09月,任南京農學院農學系助教;
1985年09月至1989年03月,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作物科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員;
1989年03月至1994年03月,美國威斯康辛大學作物生理生態方向博士后、助理科學家;
1994年03月至1994年04月,任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副教授;
1994年04月至1996年03月,任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6年03月至1997年12月,任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副主任;
1997年12月至1998年04月,任南京農業大學校長助理、農學系副主任;
1998年04月至2001年11月,任南京農業大學校長助理、農學系主任、農學院院長,民盟江蘇省副主委;
2001年11月至2002年06月,任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民盟江蘇省副主委;
2002年06月至2002年12月,任民盟江蘇省主委,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
2002年12月至2003年02月,任民盟中央常委、江蘇省主委,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
2003年02月至2009年01月,任江蘇省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委、江蘇省主委,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
2009年01月至2009年07月,任江蘇省副省長,民盟中央常委、江蘇省主委,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
2009年07月至2016年03月,任江蘇省副省長,民盟中央常委、江蘇省主委;
2016年03月至2016年10月,任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民盟中央常委、江蘇省主委;
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任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民盟中央常委;
2017年12月至2018年03月,任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民盟中央副主席;
2018年03月至2018年09月,任自然資源部副部長,民盟中央副主席;
2018年09月至今,任民盟中央副主席。
十二屆、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民盟第九屆、十屆、十一屆中央常委、十二屆中央副主席,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任免信息


2018年9月21日,國務院免去曹衛星的自然資源部副部長職務。
2021年1月22日,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第一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選舉曹衛星為副會長。

科研成果


第一,發展了小麥、水稻主要生長指標的光譜監測機理與定量診斷技術。確立了水稻和小麥作物氮含量、氮積累量、葉面積指數、生物量等主要生長指標的反射光譜敏感波段、適用光譜參數及定量監測模型;提出了基於實時信息與適宜指標相融合的作物生長診斷與調控模型;研製了基於反射光譜波段與監測診斷模型的作物冠層生長指標監測診斷技術產品,包括攜帶型光譜儀器(硬體)和遙感應用系統(軟體)。研究成果在試驗示範中表現為良好的節氮和增產作用,有助於實現作物生長信息的無損獲取及智能診斷。鑒定認為,該技術在“稻麥生長光譜監測的農學機理與參數構建、生長監測模型與診斷模型的結合等方面處於國際領先,整體居國際先進水平”。
第二,構建了小麥、水稻管理知識模型、生長過程模型及決策支持技術。創建了廣適性的小麥、水稻管理知識模型,可定量設計不同條件下作物產量目標、適宜品種、播栽期、基本苗、肥料運籌和水分管理方案;構建了小麥、水稻生理生態過程模型及生產力形成模擬模型,可定量預測不同情景下作物生長發育狀況及產量品質指標;建立了基於模型與GIS耦合的小麥、水稻管理決策支持系統(含單機版、網路版、手機版),實現了從田塊到區域尺度作物栽培方案設計、生長動態預測和管理調控決策的定量化。研究成果通過示範應用產生了明顯的經濟與社會效益,有助於促進整個作物生長與管理系統的數字化和信息化。該技術在“作物管理知識模型構建方面居國際領先水平”,在作物個體發育、品質形成、土壤漬水等過程模型方面取得了突破。(獲200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第三,確立了南方小麥籽粒品質形成的生理生態機制及量質協調栽培技術體系。從碳氮同化、轉運利用、微形態、關鍵酶活性、激素平衡等方面揭示了我國南方小麥籽粒蛋白質與澱粉積累及品質形成的生理生化機制;闡明了溫度、光照、水分、養分、播期、密度等因子對小麥籽粒品質形成的生態生理效應;建立了專用小麥量質協調的標準化栽培技術體系。研究成果通過推廣應用實現了小麥籽粒品質與產量的協同提高,在長江下游建成了我國最大優質弱筋小麥生產基地,取得了顯著的經濟與社會效益。該技術著重在南方弱筋小麥品質形成機理及調控技術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創新,“整體研究成果居國際先進水平”。(獲200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已發表SCI/EI收錄論文112篇、中文一級學報論文209篇;出版專著4部,教材4本;登記國家軟體著作權32項,授權和公示國家發明專利9件;培養博士、碩士及博士后共122名。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部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均排名第一),以及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中國作物學會科技成就獎、全國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傑出服務獎等。

人物榮譽


1996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徠國家教委跨世紀優秀人才。
1998年江蘇省“333工程”第二層次培養對象。
2000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培養人選。
2001年江蘇省勞動模範,全國優秀教師。
2003年獲中組部等6部委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
2005年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江蘇省“333工程”中青年首席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