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保蘇鐵

德保蘇鐵

德保蘇鐵(學名:Cycas debaoensis Y.C.Zhong et C.J.Chen)是蘇鐵科,蘇鐵屬常綠木本植物,樹榦粗壯,圓柱形,樹榦高可達40厘米,褐灰色,葉片頂生,直立,羽片三回羽狀,饅形。小葉(小羽片)革質,倒卵狀條形,先端漸尖,基部漸狹,上面具光澤,深綠色,下面淡綠色,葉柄近圓柱狀,著生於柄基部至近頂端,圓錐狀,微扁。

德保蘇鐵分佈區狹窄,僅產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德保縣扶平鄉約15.3公頃的石灰岩山坡。

德保蘇鐵保留著更多的蘇鐵最原始的特徵。從它的分枝、分叉可以推知,至今大概已有三億八千萬年的歷史了,具有科學價值。

形態特徵


常綠木本植物,樹榦粗壯,圓柱形,樹榦高20-40厘米,直徑10-20厘米,褐灰色,葉片只有1片,稀2片,頂生,直立,長達3.5米,寬0.7米。羽片三回羽狀,饅形。具12-18枚近對生的一回羽片,以60-90°夾角叢主軸展開,橫斷面觀,以100-130°夾角從主軸上向上張開成龍骨狀;一回羽片披針形,中下部一對最長,長35-45厘米,寬12-15厘米,向著兩端的逐漸變短,長15-30厘米,寬5-10厘米。具7-11枚互生的二回羽片,橫斷面觀,以95-110°夾角從次級軸上張開成龍骨狀。二回羽片扇形或倒三角形,長10-18厘米,寬4-14厘米,(2-)3-5次二歧分枝,在中央,尤在下半部形成合軸,柄長0.5-4厘米。小葉(小羽片)革質,倒卵狀條形,長7-12厘米,寬1.0-1.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並下延1.5- 4.0厘米;上面具光澤,深綠色,下面淡綠色,中脈兩面稍隆起,下面后變無毛,邊緣平或微波狀。葉柄近圓柱狀,長達2米,粗達2.5厘米;約40對,著生於柄基部至近頂端,圓錐狀,微扁,長3-5毫米,刺間距3-5厘米。球花(果)未見。
德保蘇鐵
德保蘇鐵

近種區別


德保蘇鐵與多歧蘇鐵(Cycas multipinnata C. J. Chen & S. Y. Yang,)相似,但葉7-11片,長僅1.5-3.5 米;小羽片帶形,先端長漸尖;胚珠常4枚;大孢子葉不育頂片的裂片絲形,多達到50,明顯不同。

保護級別


保護級別:該種列入中國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准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Ⅰ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極危(CR)。
植物現狀:德保蘇鐵一躍成為珍稀植物,卻給它帶來了厄運。當地群眾環保意識薄弱,加上家庭經濟貧困,從山上挖來的蘇鐵,製成盆景倒賣到外地,或者把蘇鐵種子收來釀酒。短短數年間,德保蘇鐵由原來的2000餘株驟減到600株左右,在德保蘇鐵現有的8個分佈點中,有2個點已經被挖光。
德保蘇鐵
德保蘇鐵
人為原因,其數量已從1998年的2000多株銳減到2001年的1085株,尤其是成年植株數量劇減,由此導致年齡結構趨於幼年化,呈現正金字塔的假象;雌雄比從1:10變為1:5,這些現狀表明德保蘇鐵的保護刻不容緩。
保護措施:1997年前中國深圳植物學來寶德考察帶走了幾株蘇鐵,在深圳仙湖植物園人工繁育培植,2002年深圳仙湖植物園建立“國家蘇鐵種質資源保護中心”,承擔德保蘇鐵遷地保護研究任務。2008年4月2日,德保蘇鐵回歸自然項目野外定植儀式在德保的黃連山保護區進行。500株在深圳仙湖植物園精心培育的德保蘇鐵回到故鄉。
在原生環境中保護瀕危的物種,即就地保護,是最理想的保護措施。對於德保蘇鐵的保護,首先應建立保護站,加強管理,杜絕偷盜採挖現象;嚴禁村民繼續上山打柴放牧,肆意破壞;限制村民在分佈區內進行種植耕作;同時提高村民的保護意識,壯大保護隊伍。如果不及時採取保護措施,生態環境進一步脆弱化,德保蘇鐵的數量將繼續減少,最終會導致此物種的滅絕。
此外,還應擴大調查範圍,以期能發現更多的德保蘇鐵居群。因為單一居群的物種很難長期有效生存。若發現兩個以上居群,並證實每個居群的遺傳多樣性低下,可考慮進行人工育種。與扶平村上平屯村民李克善的育種工作已證實德保蘇鐵種子萌發率在95%以上,因此完全可以通過人工育苗、引苗歸山的策略擴大其種群,以達到長期保存和利用的目的。

植物文化


在中國德保縣敬德鎮扶平村附近的郎卡瑪山下,一所名為“德保蘇鐵小學”的校園吸引了記者,據該小學校長黃振報介紹,這是中國首家以瀕危植物命名的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