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兆良
蘇兆良
1898年,蘇兆良出生於淇澳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早年艱苦的生活,繁重的勞作,使他養成了堅忍不拔的精神。他從小受盡地主的打罵,在他心裡種下了對剝削階級的深仇大恨。
1912年,蘇兆良在香港做海員工作的堂兄蘇兆征,回到家鄉淇澳島,在島上創辦了閱報社。他把小時候的啟蒙老師王步千及親朋好友等組織起來,經常到坐落在江樹山下的文昌宮聚會。蘇兆征利用閱報,定期邀集有關人員一起閱讀他從外面帶回來的進步書刊,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民主革命道理。他還通過茶話會的形式,經常和知心朋友一起討論天下事。從此,以閱報社為中心,在淇澳島形成了一股新生的進步力量,當地群眾稱之為“新黨”。蘇兆良年紀雖小,但也深受影響,積極參加堂兄蘇兆征組織的活動。
為了移風易俗,改變家鄉的落後面貌,蘇兆征在閱報社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充組織,成立了一個“鄉民自治會”。該會的宗旨是:防匪防盜,維持治安,移風易俗,破舊立新。自治會的成立得到鄉民的熱烈支持,許多群眾都踴躍參加,會員有一百多人,蘇兆良就是其中的積極分子之一。蘇兆征還經常組織鄉民自治會開展演講活動,宣傳發動鄉民自治會的會員開展破除封建迷信和改革陳規陋習。針對島上土豪劣紳對農民進行殘酷剝削這一情況,蘇兆征、蘇兆良等鄉民自治會成員宣傳鼓動島上的貧苦農民為爭取和捍衛自己的利益,起來反抗鬥爭。蘇兆征領導的鄉民自治會敢作敢為,令島上的地方豪紳恨之入骨,把蘇兆征看作眼中釘、肉中刺,處心積慮要對他下毒手。他們勾結反動當局,對蘇兆征橫加迫害。1914年的一天,―班全副武裝的反動團丁如狼似虎前往蘇家捉拿蘇兆征。村裡群眾聞訊,通告他離家出走,但已來不及了。蘇兆良機智地掩護蘇兆征躲在家裡的小樓上。上樓的竹梯還來不及搬走,反動的團丁已破門而入。他們爬上小樓,拘捕了蘇兆征。反動當局以莫須有的罪名把他送進了監獄。后經蘇兆征的教師及親友蘇兆良等多方營救而獲釋。
1915年蘇兆征再次離開家鄉,到香港重操海員舊業。不到20歲的蘇兆良也跟隨堂兄一起去香港當海員。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在廣州召開,通過了國共合作的決定。第一次國共合作掀起了反帝反封建鬥爭高潮,省港大罷工、農民運動、北伐戰爭在廣東如火如荼地進行。蘇兆良從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后,回家鄉從事農民運動工作。中山縣農民運動轟轟烈烈開展起來,蘇兆良是中山縣農民運動的宣傳委員。1927年,中山縣第六區(今珠海市金鼎)農民協會在各鄉陸續成立農會的基礎上,也宣布成立了。區農會地址設在官塘村(今珠海市金鼎官塘村)佘家祠。中山縣委派蘇兆良、鍾大元、黃成基三人參加第六區農民協會成立大會典禮。
成立大會當晚,蘇兆良、鍾大元、黃成基三人因無船回淇澳島,而在官塘鄉農會主任佘滿家裡住下。睡至半夜,忽然接到區農會緊急集會的通知,蘇兆良等三人和佘滿與幾十個農民一起帶著幾支槍、大刀長矛等利器,步行到唐家,再與唐家部分警察會合,趁著夜色襲擊唐家地主唐輝差民團總部。槍聲一響,雙方就交起火來。唐家地主民團借著熟悉地形的優勢,把蘇兆良等區農會人員包圍了。天亮后民團佔據外圍,農會成員則在村內,時有交火小接觸。雙方打打談談,談談打打,相持了多天,後來由唐紹儀出面調解,平息了衝突。
1927年下半年,中山縣農民運動出現了低潮,國民黨反動派與地主民團互相勾結,大肆搜捕共產黨員和農會骨幹。11月12日,中山六區農會在中山三鄉蕭家村車站附近的西山廟開會,準備發動一次秋收呆動,蘇兆良受中山縣農會委派參加會議。不料事情泄密,被中山縣當局獲悉,連夜派出大批警察前往蕭家村,包圍西山廟,拘捕了蘇兆良等十幾人,當晚押解中山縣城石岐。
在石岐監獄里,敵人威逼利誘,軟硬兼施,想從蘇兆良口中獲知共產黨地下組織的秘密。但敵人做夢也沒有想到蘇兆良守口如瓶,不肯出賣革命同志。敵人嚴刑拷打,打得蘇兆良遍體鱗傷,鮮血淋漓,還用削尖的竹籤子一根一根插入蘇兆良的十個手指,疼得他昏了過去,敵人就用冷水往蘇兆良身上潑。敵人用鐵鐐鎖住蘇兆良的雙腳,在嚴寒的冬天,把蘇兆良的衣服剝光,只讓他穿一條短褲,凍得蘇兆良渾身發紫,敵人用盡多種殘酷的手段來折磨蘇兆良。但他堅貞不屈,表現了共產黨員忠於黨、忠於革命、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一個月後,1927年12月,蘇兆良同志在石岐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