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如泰山

成語

安如泰山是一個成語,拼音是ān rú tài shān,出自漢·枚乘《上書諫吳王》:“變所欲為,易於反掌,安於泰山。”

意思是形容象泰山一樣穩固,不可動搖。

在句中一般用作謂語、賓語;形容堅固不可摧毀。

釋義


形容象泰山一樣穩固,不可動搖。

出處


漢·枚乘《上書諫吳王》:“變所欲為,易於反掌,安於泰山。”

典故


形容十分安穩。《三國演義》第四十回: “巽有一計,可使荊襄之民,安如泰山,又可保全主公名爵。” ●漢枚乘《上書諫吳王》: “〔大王〕能聽忠臣之言,百舉必脫。必若所欲為,危於累卵,難於上天。變所欲為,易於反掌,安於泰山。”西漢枚乘為吳王劉濞郎中時,吳王欲反。乘上書勸阻,說他若為所欲為,處境必然危險; 如改變想法,便會象泰山一樣安然穩固。

近反義詞


近義詞

固若金湯、搖搖欲墜、鋼鐵長城、堅如盤石、安如磐石、安如盤石、巋然不動、堅如磐石

反義詞

浪跡江湖、一髮千鈞、浪跡天涯、土崩瓦解、岌岌可危、風雨飄搖、不堪一擊、生死存亡、危在旦夕、不絕如縷、事危累卵、危如累卵

用法搭配


作謂語、賓語;形容堅固不可摧毀。

例句

我國的國際地位安如泰山。
在敵人的強大攻勢下,我軍陣地安如泰山。
《戰國策 秦五》:“其寧於太山四維,必無危亡之患。”寧:安。太山:同“泰山”
漢 焦贛《易林·坤之中孚》:“安如 太山,福禧屢臻。雖有豺虎,不致危身。”
明 《三國演義》第四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會蔣干中計》:“孔明 曰:‘ 亮 雖居虎口,安如 泰山。’”
毛澤東《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三:“張家口 被佔領的當天下午,蔣介石 即下令召集他的反動的國民大會,似乎他的反動統治從此可以安如 泰山 了。”

成語辨析


安如泰山和“分崩離析”都有“分裂、瓦解、崩潰”之意。安如泰山指徹底崩潰;含有比喻色彩;而“分崩離析”指人員分散;不能團結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