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光舉
蔡光舉
蔡光舉(1903—1925),貴州遵義人,1922年考入廈門大學文科,后提前離開廈門大學,於1924年考入廣州黃埔軍校第一期。1925年參加廣東革命政府組織的東征軍,任敢死隊隊長,2月16日在攻打淡水城的戰鬥中犧牲。
蔡光舉(1903—1925),貴州遵義人。黃埔軍校教導團營黨代表。
蔡光舉進入黃埔軍校時所寫的入學調查表
1924年春由上海《新建設》雜誌社編輯、復旦大學特別黨部魯純仁保薦投考黃埔軍校,入第一期第三隊學習。
曾任校軍教導團第一團排長、連黨代表、營黨代表。
1925年2月參加第一次東征,在攻打淡水城時壯烈犧牲,被譽為“黃埔軍校犧牲第一人”。
蔡光舉,遵義老城人。出生小手工業家庭,其父不識字,一生飽受刁難,對蔡光舉要求甚 嚴。蔡光舉聰敏好文,性格剛毅好勝,5歲發矇,15歲考入遵義中學堂,各科考試常列前茅。民國8年(1919年),北京發生“五四運動”。消息傳至遵義,率先組織同學上街遊行,宣傳愛國,查封日貨。民國10年,因支持看新書、寫白話文的主張,受到守舊勢力反對,毅然退出遵義中學堂,轉至貴陽模範中學讀書。次年,以優異成績考入廈門大學。時值軍閥混戰,外國列強圖謀瓜分中國。蔡光舉一面讀書,準備將來科技興國,一面隨時準備報考軍校,報效國家。民國13年,孫中山改組國民黨,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國共兩黨首次合作,並組建黃埔軍校。蔡光舉聞訊大聲疾呼:“革命不成功,國家不強盛,百姓不得安居樂業。吾輩學子,徒坐寒窗,有何益哉!”於是其毅然投筆從戎,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年底以優異成績畢業。時逢廣東軍閥陳炯明背叛革命,搜羅東江土匪,進攻革命首府廣州。蔡光舉放棄出國留學機會,請纓討伐陳炯明。次年2月,討叛軍分左、中、右三路東征。所部屬右路,經廣九,攻淡水。
14日,進至淡水,先由粵軍攻城,敵軍拚命抵抗,戰鬥異常激烈。至晚,敵軍藉助探照燈光,向城外拋擲火球,東征軍無法靠近,形成對峙。當夜,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親臨前線,下令強攻,限時攻克。東征軍挑選學生軍組織敢死隊,蔡光舉請准任隊長。為與敵軍決一死戰,臨戰前,藉助月光,給家中的哥哥寫告別信。信中寫道:“我如今已決心擔任攻打淡水城的敢死隊長,倘若不幸犧牲,乞兄善事雙親,弟媳亦請多加照顧。”次日午後六時發起總攻,蔡光舉身先士卒,率敢死隊勇猛衝殺。沖至距城邊100米處中彈負傷,仍不顧疼痛率隊猛攻。至城根約50米處,又中數彈,仍強撐攻上城牆,一彈擊穿腹部,隊員蔣先雲上前攙扶,強忍劇痛說:“先雲,趕快為我包紮,叛賊正等我們去痛殺!”
隊長受傷,激起全隊官兵憤恨,二小時后,攻克淡水城,俘敵2000餘人,繳獲槍支1000餘。蔡光舉終因傷勢過重,於2月16日辭世,年僅22歲。18日,廣州各界人士於醫院舉行追悼大會,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廖仲愷主持大會並講述其生平事迹。其後,安葬於黃埔島上母校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