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中國文房四寶的結果 展開
- 期刊名稱
- 2016年吳斯執導紀錄片
中國文房四寶
2016年吳斯執導紀錄片
《中國文房四寶》是由安徽廣播電視台、安徽廣電傳媒產業集團出品,安徽廣播電視台科教頻道、安徽銀鵑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共同承製,由吳斯執導的人文紀錄片。
該片分為《博採》《造化》《匠心》《時風》《傳播》《遺產》共六集,依據歷史、情感、文化、現實四個維度,反映出“文房四寶”演進的歷史脈絡、蘊含的豐富情感、厚載的文化傳統和紛呈的現實生態。
該片於2016年7月17日至22日每晚20點在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首播在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首播。
紀錄片 中國文房四寶
“文房四寶”的不斷改進和完善,對中國書畫藝術在世界藝林獨樹一幟,創造出得天獨厚的條件。它不僅拓展了書畫家的創作空間,豐富了書畫藝術的表現手法,滋養了中國書畫的獨特氣韻,同時,對書畫藝術傳承、普及與繁榮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為文化傳承的載體,“文房四寶”經歷兩千多年,促進並實現了文化典籍、文學藝術的留存與傳播。由它書寫與記錄的世界,極大地豐富了深厚、多彩、燦爛的中國文化。遍布世界、保留至今的傳世古籍、珍貴文物、稀世珍品、藝術傑作,共同見證了社會進步與文化發展。
“文房四寶”承載著一代代人的情感,體現了工藝創造與藝術實踐雙重作用的成果。它凝聚著手工勞動和書畫運用的匠心,探索、總結出傑出的工藝技法,創造了種類繁多、技藝精湛的工藝製品。它的製作與使用,培養了中國人獨特的文化情懷。
資料參考於
該片一年的實拍時間,三個攝製組,拍攝地除了傳統的文房四寶原產地如湖州、宣城、黃山、肇慶之外,輾轉近20個省市自治區和台灣地區,甚至遠赴日本、韓國和義大利,累計拍攝456天,終於完成了38個板塊、近60位現實人物的紀實拍攝和近30位歷史人物的再現拍攝,遍訪“文房四寶”代表性產地、藏有重要文物的博物館、古都和書畫大家的故居,獲得了54TB的珍貴素材。該片完成了“從東亞的作業現場到絲路的遺址遺跡”的穿行,在呈現文房四寶廣泛的地域性和影響力同時,還著力表現了工匠精神在當下的繼承與創新——前無古人的抄紙場面、鼠須筆的研製、巨硯的誕生、用紙的纖維製作時裝、復活漆煙墨的技法等。
該片在拍攝之初,安徽台領導就做出了使用4K攝影技術的決定。除了常規攝影,攝製組採取了許多特殊視角,微距、水下、航拍。小的物件設計成大的拍,重達7噸、直徑2.1米的龍騰盛世巨硯,突破吉尼斯紀錄的三丈三宣紙,讓觀眾訝異於筆墨紙硯的視覺奇觀。安靜的物件用動態的方式拍,器物與器物的虛實變焦、煙霧香薰等道具的使用、光影的轉換、軌道的移動,讓器物變得靈動起來。
總策劃 | 曹征海 | |
出品人 | 庄保斌、聶慶義 | |
總監製 | 禹成明 | |
監製 | 林宿建、徐衛文、袁衛東、陳鋼、孫志遠 | |
總導演 | 吳斯 | |
分集導演 | 《博採》 | 郭巍 |
《造化》 | 魯慧 | |
《匠心》 | 周虹 | |
《時風》 | 程丹 | |
《傳播》 | 鄭榮 | |
《遺產》 | 鄭榮 | |
分集撰稿 | 《博採》 | 侯衛東 |
《造化》 | 侯衛東 | |
《匠心》 | 侯衛東 | |
《時風》 | 楊飆 | |
《傳播》 | 楊飆 | |
《遺產》 | 楊飆 | |
總攝影 | 賈利瑋、徐欣 | |
作曲 | 林朝陽、丁薇 | |
解說 | 蘇揚 | |
片頭題字 | 蘇士澍 | |
錄音指導 | 李雲光 | |
攝影指導 | 陳樹凡 | |
文學編審 | 季宇 | |
專家顧問 | 《博採》 | 王有華、湯書昆、朱良劍、劉伯山、黃秀英、曹天生、馬青雲、許阿喬、王永敬、翟屯建、徐子超 |
《造化》 | 班宗華(美)、蕭瀚、梁穎、邱才楨、朱友舟、駱堅群、華慈祥、馮國華 | |
《匠心》 | 楊曉陽、范瓦夏、季玉方、黃飛松 | |
《時風》 | 王佛生、朱良劍、王福、宰賢文、陳平民、楊文濤 | |
《遺產》 | 里燕、趙龍光、蕭瀚、吳善淑(韓) | |
主攝影 | 賈利瑋、齊慶森 | |
攝影 | 《博採》 | 林岩松、高應辰、王宏慶、高曉濤 |
《造化》 | 賈利瑋、齊慶森、趙志強、徐海峰、林岩松、湯磊、高應辰 | |
《匠心》 | 賈利瑋、齊慶森、徐欣 | |
《時風》 | 齊慶森、徐欣、高曉濤 | |
《傳播》 | 賈利瑋、倪志強 | |
《遺產》 | 賈利瑋、鄭榮、倪志強、林岩松 | |
攝影助理 | 《博採》 | 吳光義 |
《造化》 | 梁家寶、趙旌朝、吳遠、傳視影視 | |
《匠心》 | 梁家寶、孫凌凱、趙旅朝、高應辰、吳光義、鄧少波、傳視影視 | |
《時風》 | 孫凌凱、梁家寶 | |
《傳播》 | 梁家寶、孫凌凱 | |
《遺產》 | 梁家寶、孫凌凱 | |
航空攝影 | 王宏慶、衛勇、謝先鋒 | |
燈光 | 《造化》 | 季常民 |
《匠心》 | 費桂雷、劉海林、沈磊、沈祥松 | |
錄音 | 《博採》 | 趙君、吳志、陳松磊、陳松濤、曹大虎、莊子 |
《造化》 | 趙君、吳志、方磊、陳松濤 | |
《匠心》 | 趙君、吳志、方磊、陳松濤、董嘉潤、徐林斌 | |
《時風》 | 趙君、吳志、陳松磊、陳松濤、曹大虎、莊子 | |
《傳播》 | 趙君、吳志、方磊 | |
《遺產》 | 趙君、吳志、方磊 | |
錄音助理 | 《博採》 | 方磊、邢慶海、邢起墨、邢濤、阿南 |
《時風》 | 方磊、邢慶海、邢起墨、邢濤、阿彪 | |
視效導演 | 趙志強 | |
剪輯包裝 | 《博採》 | 鄭數 |
《造化》 | 周雅昕 | |
《匠心》 | 周雅昕 | |
《時風》 | 鄭敏 | |
《傳播》 | 戴韻哲 | |
《遺產》 | 戴韻哲 | |
調色 | 夏鎮、李洋、張穎、呂葉 | |
視效參謀 | 張娜 | |
平面設計 | 韓波、陶明亮 | |
動畫製作 | 銳智成揚 | |
音樂製作人 | 林朝陽 | |
演奏 | 林朝陽、朱亦兵、程曉華、袁小鋼、吳丹、謝宏亮、王小柯、丁曉逵、丁雪兒 | |
弦樂 | 亞洲愛樂國際樂團 | |
音樂錄音 | 李岳松、王耀唯 | |
音頻製作 | 王基拉、趙君、胡濤 | |
混音 | 小天、茆博文 | |
樣片配音 | 吳志斌 | |
導演助理 | 張俊楠 |
情景再現 | 再現導演 | 戴君良 |
副導演 | 馮瀑、婁乾德 | |
製片組 | 孟飛、徐文國、趙文瑜 | |
統籌 | 穆艾琳、繆衛江 | |
攝影 | 趙紹宏 | |
攝影助理 | 賈敬文、徐仰政 | |
美術 | 劉嘩 | |
美術助理 | 趙文瑜、段順陽 | |
道具 | 段順銘 | |
置景組 | 刁蕭濤、段順寶、任華傑、孫以亮、周百祥 | |
燈光 | 伊洪波 | |
燈光組 | 田偉、劉丙群、宋宇、覃章鐵、馮緩 | |
化枚 | 盧美珍 | |
服化組 | 鄧安民、杜萬貴、盧曉青、陳晗、徐曉娟、王孝禮、余長才 | |
場務組 | 蔣文輝、邱文斌、歐高鵬、金宣萱、賀繼中 | |
馬隊 | 宿瑞剛 | |
煙火 | 霍其永 | |
後期剪輯 | 婁乾德 | |
主要演員 | 《博採》 | 馬錕、常定權 |
《造化》 | 楊國平、馬進文、杜泓君、欒中瑩、陳上偉、周淇、丁賀、徐明森、李加成、黃世亮、王丹妹 | |
《匠心》 | 鐘鳴、呂長春、岳春雨、陸華萍 | |
《時風》 | 馮武生、候建楠 | |
《遺產》 | 全寶軍、張正宗、葛先鋒、謝昌定、保建柿 | |
製片主任 | 郭巍 | |
製片 | 盧毅棣 | |
攝製統籌 | 周小林、王波、胡必升 | |
協助拍攝 | 伍森嚴、仇慶年、胡建虎、王似鋒、范斌、王福 | |
海外宣發 | 張紅 | |
運營管理 | 趙東 | |
製片人 | 吳斯 | |
總製片人 | 林宿建、金琦 | |
感謝 | 《博採》 | 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中共安徽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中共宣城市委宣傳部、中共黃山市委宣傳部、中共湖州市委宣傳部、中共麗江市委宣傳部、中共涇縣縣委宣傳部、湖州市善璉鎮人民政府、湖州市王一品齋博物館、肇慶市博物館、肇慶市中國端觀展覽館、麗江市東巴文化研究院、麗江市廣播電視台、泰山景區管委會、肇慶市紫雲谷景區 |
《造化》 | 中共安徽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中共陝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中共陝西省禮泉縣委宣傳部、中共陝西省乾縣縣委宣傳部、陝西西安碑林景區管理處、中共甘肅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中共甘肅省敦煌市委宣傳部、中共甘肅省瓜州縣委宣傳部 | |
《匠心》 | 中共安微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中共安徽省涇縣縣委宣傳部、中共安徽省宣城市市委宣傳部、中共安微省黃山市市委宣傳部、中共浙江省湖州市市委宣傳部、中共安徽省歙縣縣委宣傳部、中共安微省績溪縣委宣傳部、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出版社、浙江省湖州中國湖筆博物館、浙江省湖州趙孟顆故居舊址紀金館、安微省績溪縣胡適故居、中國國家畫院、北京畫院、江西省婺源熹園景區 | |
《時風》 | 天津博物館、上海博物館、蘇州博物館、安薇博物院、安微徽州文化博物館、蘇州巧生爐博物館、中共山西省省委宣傳部、中共山西省臨汾市市在宣傳部 | |
《傳播》 | 中共湖南省江永縣委宣傳部、中共四川夾江縣委宣傳部、上海周虎臣曹素功筆墨有限公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手工紙研究所、中共安徽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山西省民俗博物館、上海筆墨博物館、日本繪手紙協會、中國國家圖書館 | |
《遺產》 | 日本東京泰書會、韓國針積研究院、義大利法布里亞諾紙和水印博物館、中共安徽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廣州華南農業大學服裝設計學院、中共新疆自治區吐魯番市委宣傳部、中共新疆自治區和田市委宣傳部、中共新疆自治區墨玉縣委宣傳部、安微省援疆指揮部、中共紹興市委宣傳部、紹興蘭亭書法學院 | |
承製 | 安徽廣播電視台科教頻道、安徽銀鵑影視傳媒有限公司 | |
出品 | 安徽廣播電視台、安微廣電傳媒產業集團 |
資料參考於
• 在拍攝絳州澄泥硯的時候,山西省新絳縣上半年只降了三次雨,其中的兩次都被攝製組趕上了。
• 在《時風》單元的拍攝過程中,蛇在草叢中窸窣穿行,不僅讓攝影師將幾個鏡頭的拍攝拖延了一天半的時間,還把原本膽大心細的女導演嚇得心驚肉跳,不敢直視。
導演組
時間 | 頒獎方 | 獲獎名稱 | 獲獎者 | 提名/獲獎 | 參考資料 |
2016年 | “金熊貓”國際紀錄片節 | 最佳系列紀錄片 | 《中國文房四寶》 | 獲獎 | |
2017年 | 第五屆優秀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扶持項目 | 優秀攝影 | 賈利瑋、徐欣等 | 獲獎 | |
2019年 | “壯麗七十年 熒屏慶華誕”--“視聽中國全球播映”活動主推片目 | 《中國文房四寶》 | 獲獎 |
宣傳發行
2016年4月,《中國文房四寶》參加法國戛納紀錄片節;7月14日,該片首映禮在安徽合肥舉行;7月16日,該片涇縣發布會在中國宣紙博物館舉行。
播出信息
播出日期 | 播出頻道 | 時間段 | 播出地區 | 參考資料 |
2016年7月17日-22日 | 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 | 每天20:00 | 中國大陸 | |
2016年7月22日起 | 安徽衛視 | 每周五21:20 |
《中國文房四寶》首映禮
該片導演充分運用敘事技巧,打破時空的整體性,將不同時間不同空間的畫面組接在一起,統一於一個主題之下。跳躍的時空敘事,讓該片具有了“橫跨歐亞大陸的廣角視野”與“上溯兩千年的歷史景深”,同時擴大了紀錄片結構的內在張力,即偏離與回歸、中斷與持續的統一,以契合觀眾思維轉換的需求。在敘事時間上,基本遵循由當下出發回溯歷史再回到當下的模式。歷史時空的故事以人物扮演、情景再現的方式穿插在現實的故事當中。(《中國廣播電視學刊》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