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大學

2014年成立的網路平台

騰訊大學成立於2014年,裡面細分為四個子學院:微信學院、電商學院、開平學院、網際網路學院。

學院信息


騰訊大學內容包括熱點推薦、精品課程、合作課程三部分。

詳細介紹


微信學院

全新上線的“微信學院”是一個公開對外的學習平台,共分為微信商學院、微信技術院、玩轉微信和微信時刻4個版塊。微信的合作夥伴、開發愛好者均可在此學習如何使用微信平台實現商業化應用、學習微信的技術教程、了解微信最新動態。

網際網路學院

“在移動網際網路面前,每一個企業家都應有“歸零”心態。這是一個不斷快跑的行業,沒有所謂的終極彼岸,過去無論多麼成功的企業,如果不能擁有持續創新的基因,沒有面向未來的敬畏和恐懼,一定會倒在歷史的塵埃里。”馬化騰所說。
騰訊大學
騰訊大學

開發平台學院

騰訊實施開放策略是在2011年。通過騰訊提供的開放API,第三方可以把各類社交、遊戲、電商及實用工具等應用,通過騰訊朋友、QQ空間、騰訊微博騰訊遊戲、Q+等多個社交平台進行推廣。
騰訊平台的最大優勢在於多維度的社交網路和打通的賬號資源。
掌握中國網際網路的社交主動脈,騰訊平台上的互動類應用繁多、介面豐富,通過多個社交平台可以實現應用的最快傳播和多次傳播。同時,開放的賬戶機制讓用戶可以用QQ賬號登陸不同的網站與應用,加快了網路業務的運作效率,讓第三方產品的傳播與使用更加便利。
而用戶關係正是百度平台難以克服的缺陷,關係鏈的薄弱導致百度平台上用戶互動類應用較少,社會化傳播渠道也不甚完善。
不過,騰訊平台或許無法達到百度的開放程度。百度與第三方可以做到更深層的互惠互利,為用戶提供優化搜索體驗的同時,百度的流量優勢不會降低,第三方數據源也為自己獲得了流量,做到了利益共贏。
但騰訊會因為開放用戶資源而影響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開發者的產品在一定程度上會搶佔騰訊原本的流量與用戶,使得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競爭關係,這導致騰訊很難做到徹底的開放或資源共享。
另外,二者在開放方式上各有側重。騰訊平台主要以產品和賬號兩種形式接入第三方,再為其導入用戶流,而百度平台分為數據開放和應用開放兩種,在技術開放方面更全面、更優化。據51CTO調研中心發布的報告,開發者普遍認為,對於“數據驅動”的複雜應用,百度平台的介面更能滿足他們的技術需求,騰訊平台則更適合以“用戶驅動”的基礎應用。
總體上,騰訊平台和百度平台在發展策略上形成差異化競爭,一個憑藉多維社交網、在用戶資源和應用接入上相對開放,一個則佔據搜索流量資源,在技術開放上更加全面與徹底。
對於第三方開發者,應根據自身應用的類型和技術級別等具體情況進行選擇。不過,如果各平台能通過打通賬號等方式實現進一步的合作,共享用戶資源、數據資源、服務資源和商業資源等,無疑將實現平台與第三方資源配置的最優化。

電商學院

騰訊宣布入股京東,根據交易,將把旗下的電商資產QQ網購、連同物流業務併入京東,則將保持獨立品牌繼續運營,京東獲得9.9%的股份並承諾在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