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8條詞條名為逼上梁山的結果 展開
逼上梁山
京劇作品
《逼上梁山》是1943年播出的京劇,劇目作者是楊紹萱,劉芝明、齊燕銘等。由延安中共中央黨校俱樂部下面的大眾藝術研究社出品,該劇為集體編劇,楊紹萱執筆。取材於《水滸傳》中的林沖故事,同時參照汲取了明傳奇《寶劍記》、《靈寶刀》及傳統京劇《野豬林》、《山神廟》等有關戲曲資料創作而成的京劇劇目。
該劇講述了禁軍教頭林沖被太尉高俅陷害,刺配滄州,途中又險被殺害后,終於覺醒,率眾奔赴梁山,走上反抗道路的故事。
逼上梁山[京劇作品]
北宋末年,由於反動統治階級的殘酷剝削和壓迫,災荒連年不斷,百姓流離失所。災民李鐵一家流落京都,遭到太尉高俅之子高衙內一夥的橫暴驅逐,禁軍教頭林沖的徒弟曹正,堂倌李小二伸張正義,打抱不平,被高俅下令捉拿。高俅又借陞官之際,排除異己,對林沖恣意尋釁,無理斥責。
林沖為了援救曹正,採納丫鬟錦兒之計,利用出城降香為名,掩護曹正喬裝脫險,並與好懲強暴的魯智深相識。不料其妻張貞娘降香時被高衙內攔路調戲,林沖急忙解圍,魯智深也趕來相助,迫使高衙內狼狽逃去,高俅聞訊與虞侯陸謙設謀,將林沖誘至白虎節堂,就以“帶刀行刺”的罪名,屈打問罪被林沖當場識破和揭露。林沖含恨被刺配滄州,張貞娘和老禁軍及眾街坊們長亭相送,悲憤不已,高俅密令解差於野豬林殺害林沖,幸被魯智深跟蹤救護,才得平安到達滄州,並被發放看守草料場。
早已來到滄州的李鐵、李小二、曹正等,不能忍受官府壓迫,廣泛聯絡群眾,帶頭抗糧,燒毀縣衙官府,抵制搬運“花石綱”,給官府以沉重打擊,在群眾鬥爭的教育和鼓舞下,林沖逐步看清了被壓迫人民的唯一生路,就是反抗和鬥爭。這時正值高俅派陸謙前來謀害,妄想通過火燒草料場,置林沖於死地,面對此情此景,林沖終於覺醒,在李鐵和李小二夫婦的幫助下,會同魯智深、曹正率領的二龍山聚義群眾,殺死陸謙,擊敗官兵,一起造反,投奔梁山。
選段:風雪山神廟 | |
---|---|
劇中人:林沖 | |
不提防,倉促起禍潮, 白虎堂,陷入牢籠套; 野豬林,險把命兒拋; 受奔波,顛沛滄州道; 只落得看守草料。 望家鄉,走路遙。 | 北風起,雪花飄。凄涼蕭條。恨權奸逼的俺,怒氣沖霄。到何日,這血海深仇(也那)得報! |
從左至右閱讀 |
劇中人 | 角色行當 | 角色 |
---|---|---|
林沖 | 老生 | 禁軍教頭,被太尉高俅與虞侯陸謙設計,以“帶刀行刺”的罪名刺配滄州。 |
魯智深 | 花臉 | 好懲強暴的花和尚,與林沖意外相識,在林沖被刺配途中,多虧其跟蹤救護,才能平安到達滄州。 |
高俅 | 花臉 | 當朝太尉,借陞官之際排除異己,對林沖恣意尋釁,無理斥責,並設計林沖,將其刺配滄州。 |
《逼上梁山》由延安大眾藝術研究社首演。齊燕銘導演。主要角色林沖由金紫光扮演,魯智深由王璉英扮演,高俅由索立波扮演,陸謙由齊瑞棠扮演。這些人當時並不是京劇演員,而是京劇愛好者。
該劇的創作過程數易其稿,初稿於1943年9月完成,執筆人為當時中央黨校三部學員楊紹萱,當時劇本共23場,無幕次之分,具體場次為“街哄—託孤—投靠—發跡—行路—點卯—逃亡—練兵—降香—菜園—廟門—設計—刀誘—白虎堂—刺配—長亭—追林—宿店—野豬林—回報—酒館—山神廟—殺殲”。初稿獲中央黨校教務處副主任劉芝明認可后,即由黨校三部學員齊燕銘執導排練,1943年11月在中央大禮堂舉行第一次試演。試演以後,針對觀眾提出的意見,劇組組織力量加緊修改,一個月左右楊紹萱完成第二稿,共3幕26場,並於1943年12月正式向延安黨政軍民演出,具體場次為“流亡—陞官—花石綱—閱兵—肉市—降香—菜園—廟門—設計—刀誘—白虎堂—刺配—長亭—追林—宿店—野豬林—回報—酒館—詭計—武崗鎮—草料場—捕孟—結盟—察奸—山神廟—上梁山”。與初稿相比,二稿刪去7場,保留16場,又增補10場,強化了北宋末年貪官橫行、餓浮遍野的時代癥候,突出了下層民眾的反抗精神。
該劇正式演出后,在短短的四十餘天連演40餘場,幾乎每兩場就根據觀看者的反響隨演隨改,並於1944年1月2日與1月9日舉行了兩次彙報性的綵排。其中在1月9日第二次綵排后當晚,毛澤東發來賀電,對演職人員甚為鼓舞,同時有關劇情與人物塑造的各種爭論也不辯自明。隨後,劇組依照毛澤東的賀信內容,由齊燕銘執筆對劇本開始進行第三次大規模的修改,直至最後定稿,即《人民文藝叢書》的版本。《逼上梁山》定稿共3幕27場,具體場次為:第一幕11場(分別為動亂—陞官—捕李—獻策—閱兵—肉市—家敘—救曹—菜園—廟門—設計),第二幕8場(分別為刀誘—白虎堂—刺配—長亭—追林—宿店—野豬林—回報),第三幕8場(分別為酒館—借糧—草料場—結盟—察奸—山神廟—除奸—上梁山)。與二稿相比,三稿保留了20場,增補或歸併7場,尤在第一幕與第三幕上改動明顯,進一步烘託了無產階級的集體苦難,渲染了林沖思想變化的歷史動因與社會動因。這是在京劇的改革中,首先嘗試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處理歷史題材的一部作品。
從劇情來看,《逼上梁山》和傳統林沖戲大不相同的地方不少。傳統戲中,林沖和高俅的結仇,是因為高衙內想霸佔其妻,他和上層統治者高俅只是個人矛盾,由於其個人遭遇而被迫造反。在京劇《逼上梁山》中,卻強調他與上層統治者的矛盾,不僅有他個人的因素,還由於他對於世道不公,和對於受壓迫群眾的同情,從而引起林沖與高俅等統治者的矛盾。其中還特別寫到他與一般受苦受難群眾的血肉聯繫。如李老漢一家,還有李鐵、李小二、曹正、魯智深等出身被壓迫階層從而走上反抗道路的人物群像。而中心人物林沖也不再是與社會的大背景、大環境無關,不再只是個人的恩怨情仇。
在舞台呈現上,群眾的場面也比較宏偉,而不再是龍套似的一戳一站,各個行當,生、凈、旦、武旦都有所體現,而且群眾臉上的豆腐塊也消失了,都是打扮成俊扮的人物。
在戲曲的語言上,《逼上梁山》多用京白而少用韻白來表現。
《逼上梁山》劇組做了很好的工作,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但在舊戲舞台上(在一切離開人民的舊文學舊藝術上)人民卻成了渣滓,由老爺太太少爺小姐們統治著舞台,這種歷史的顛倒,由《逼上梁山》劇組再顛倒過來,恢復了歷史的面目,從此舊劇開了新生面,所以值得慶賀。這個開端將是舊劇革命的划時期的開端。(毛澤東一九四四年一月九日評)
由於該劇誕生時間較早,因此與當代觀眾的審美定式有一定的距離。比如,該劇演出時間過長,由於群眾場面過於多且散,給中心人物在舞台上留出的時間相對就較少,結構又比較鬆散,特別是在戲曲語言的運用方面,有時候讓人感覺是作者代替角色在發言,缺少人物的個性化語言。總體而言,《逼上梁山》在展現戲曲的獨特表現方面還存在著繼續提高改進的餘地。(戲曲評論家張永和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