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善

北京京劇院三團團長兼第一主演

李崇善,1940年出生於北京,男,回族國家一級演員,京劇老生,畢業於北京市戲曲學校

1952年考入北京私立藝培戲曲學校(后名北京市戲曲學校)。1993年出任北京京劇院三團團長兼第一主演。代表戲劇有《四郎探母》《趙氏孤兒》。

人物關係


大事件

1940

出生

1940年出生於北京。

1952

入行

1952年考入北京私立藝培戲曲學校(后名北京市戲曲學校),在校期間得到余派老生王少樓和陳少五、孟小如等的精心傳授,學習了《大探二》《失空斬》《四郎探母》等四十餘出傳統戲。

入行
1995

獲文化部頒發的第九屆文華獎

1995年在現代京劇《聖潔的心靈——孔繁森》中,成功地塑造了新一代共產黨幹部的形象,該劇獲文化部頒發的第九屆文華獎。

1998

獲中國京劇節金獎

1998年在新編歷史劇《風雨同仁堂》中扮演大查櫃,該劇獲中國京劇節金獎。

人物經歷


演藝經歷

封面
封面
1952年考入北京私立藝培戲曲學校(后名北京市戲曲學校),在校期間得到余派老生王少樓和陳少五、孟小如等的精心傳授,學習了《大探二》《失空斬》《四郎探母》等四十餘出傳統戲。
1959年畢業分配至梅蘭芳京劇團,與梅葆玖梅葆玥李玉芙等合作演出。
1960年調到北京市戲曲學校實驗京劇團,與李玉芙、張學津馬永安等合作演出長達九年,在此期間得到李盛藻的親授。
1962年拜譚富英為師,學習了《定軍山》《賣馬》《碰碑》《桑園寄子》,排演了《將相和》《失空斬》等譚派名劇,並得到余派琴師王瑞芝的傳授,學習了《搜孤救孤》等戲。
1969年調上海京劇團《智取威虎山》劇組,擔任參謀長少劍波B角。
1975年在現代京劇《磐石灣》中扮演陸長海。
1977年6月調回北京京劇團,排演了古代戲《逼上梁山》,飾林沖。
1981年排演了新編歷史劇《正氣歌》,飾文天祥。
1963年12月6日,農曆癸卯年十月廿一日:北京實驗京劇團1963年赴滬演出
本日起,北京實驗京劇團在天蟾舞台公演《趙氏孤兒》《于謙》《雛鳳凌空》等劇,主要演員有張學津、李崇善、李玉芙、馬永安等。
1976年5月11日,農曆丙辰年四月十三日:上海京劇團1976年赴日本演出。
5月11日至6月29日,中國上海京劇團赴日本訪問演出。劇目有《智取威虎山》及《磐石灣》(片段)、《審椅子》等。主要演員有童祥苓沈金波耿其昌、李崇善、施正泉齊淑芳、王夢雲、賀永華、吳江燕等。
1977年9月11日,農曆丁巳年七月廿八日:北京京劇團文革后首演《逼上梁山》
北京京劇團恢復首演全部《逼上梁山》。劇本由金紫光根據延安平劇院演出本整理改編。導演為李元春、趙炳嘯李慧芳、馬彥祥。主要演員李崇善、趙世璞、羅榮貴、趙炳嘯、馮萬奎、劉永貴、張四全等。該劇在京連演多場,在傳統戲文革后恢復上演之初,受到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
該劇自2月9日開始改編,其間馬彥祥多次與原作者之一齊燕銘以及北京京劇團負責人薛恩厚、蕭甲、劉雪濤等進行研究討論,並徵求意見。在導演上,做了一些新的嘗試。
1984年10月26日,農曆甲子年十月初三日,19時:梅蘭芳誕辰90周年紀念演出第一場
文化部和中國文聯等6個單位在北京聯合舉辦梅蘭芳誕辰90周年紀念會和演出活動,演於人民劇場。馬彥祥觀摩了全部演出並主持了部分討論會。
演齣劇目
《木蘭從軍》(閻桂祥
《打漁殺家》(陳正薇,李崇善,馬增壽
《女起解》(丁至雲黃德華
《斷橋》(杜近芳葉少蘭,單體明)
1992年2月11日,農曆壬申年正月初八日:紀念《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50周年上海京劇精品展演舉行
本日紀念《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50周年,上海京劇精品展演在黃浦區體育館開幕。
2月13日至2月16日,在蘭心大戲院舉辦了“悠遠的回聲、未來的知音、璀璨的新星、閃動的瞬間、神韻的魅力”等5個系列演出,上海和來自各地的演員於魁智、馬少良、馬永安、馬博敏、王夢雲、艾世菊、葉少蘭、馮志孝、江其虎、劉桂娟、孫毓敏言興朋、何玉蓉、何澍、李長春、李世濟、李欣、李麗芳、李維康、李炳淑、李崇善、李慧芳、張學津、尚長榮、楊春霞、耿其昌、譚元壽等參加演出。
2003年1月31日,農曆壬午年十二月廿九日:2003年春節戲曲晚會播出
2003年春節戲曲晚會在央視播出。
節目單
1.《天上人間賀新春》(王艷姜亦珊呂揚等)
2.經典唱段薈萃
京劇《上天台》(於魁智)
京劇《坐寨》(孟廣祿)
京劇《嫦娥奔月》(張火丁)
京劇《楊門女將·巡營》(袁慧琴)
黃梅戲《天女散花》(韓再芬)
3.《巾幗風采花木蘭》
京劇《從軍》(鄧敏)
豫劇《路遇》(王紅麗)
龍江劇《操練》(白淑賢)
河北梆子《奇襲》(彭蕙蘅)
京劇《殲敵》(鄧敏)
4.妙曲行雲(馬譚奚楊)
京劇《甘露寺》(朱強、譚孝曾、張建國、張克)
5.三方戲迷打擂
6.戲曲小品《東西南北丑》(金不換、劉異龍、孫存蝶、徐孟珂、石山雄太、劉紅雁)
7.奼紫嫣紅(梅尚程荀)
《洛神賦》(董圓圓)
《崑崙劍俠傳》(孫明珠)
《梅妃》(李海燕)
《春草闖堂》(耿巧雲)
8.鬚眉雄風
《錘震金蟬子》(常東)
《挑滑車》(葉金援)
《金錢豹》(泰占寶)
《長坂坡》(趙永偉)
《收大鵬》(黃齊鋒)
9.《情系西廂》(王蓉蓉、張萍、趙秀君)
10.春苗青青
豫劇《朝陽溝》(劉道陽)
京劇《紅娘》(李佩青)
11.新編京劇《打麵缸》(北京大學京昆社)
12.百花爭艷
評劇《劉巧兒》(羅慧琴)
川劇《鳳儀亭》(沈鐵梅)
粵劇《牡丹亭》(丁凡)
評劇《花為媒》(高闖)
歌仔戲《沼江海》
越劇《何文秀》(蕭雅)
崑曲《單刀會》(侯少奎)
13.小提琴芭蕾舞越劇《梁祝》
14.海外劇場
京劇《橫槊賦詩》(殷秋瑞)
京劇《西施》(李尤婉雲)
京劇《洗浮山》(劉子蔚)
京劇《武則天》(吳汝俊、李崇善)
15.搶接下旬
16.獲金獎票友
《武家坡》(楊樹材、江汁)
《坐宮》(阮寶利、崔英、李軍、趙群)
17.新編劇薈萃
評劇《胡風漢月》(劉秀榮)
京劇《桃花扇》(楊春霞)
京劇《康吏于成龍》(尚長榮)
京劇《金田風雷》(葉少蘭)
京劇《草原母親》(於蘭)
京劇《蝶戀花》(刁麗)
18.戲歌《吉祥滿人間》(李佩紅)
19.名家名段
京劇《九江口》(楊赤、李宏圖)
京劇《碧玉簪》(劉桂娟)
京劇《八珍湯》(趙葆秀)
京劇《貴妃醉酒》(李維康)
京劇《姚期》(李長春)
京劇《宇宙鋒》(李慧芳)
京劇《三家店》(馬長禮)
京劇《太真外傳》(梅葆玖、盧燕)
京劇《天霸拜山》(譚元壽、景榮慶)
20.《今夜讓我們祝福》(李勝素、戴玉強)
2003年2月1日,農曆癸未年正月初一日:2003年“京、滬、台京劇名家、新秀迎春演唱會”舉行
由上海京劇院主辦的“京、滬、台京劇名家、新秀迎春演唱會”在逸夫舞台舉行。李炳淑、李崇善、李長春、杜鎮傑魏海敏王佩瑜等演唱了各自的拿手唱段。
2005年4月28日,農曆乙酉年三月二十日,19時15分:慶祝上海京劇院建院50年演出第一天
慶祝上海京劇院建院50年演出第一天,為新創劇目優秀唱段大型演唱會。特邀嘉賓:李玉茹周少麟、張學津。
演齣節目
1《海瑞上疏》陳少雲
2《尤三姐》孫愛珍
3《大鬧寧國府》熊明霞
4《梅妃》汪正華
5《百花公主》史依弘
6《義責王魁》小王桂卿
7《勘玉釧》張南雲
8《審椅子》吳江燕
9《智取威虎山》童祥苓
10《智取威虎山》王佩瑜
11《海港》李國靜
12《海港》朱文虎
13《海港》李長春
14《龍江頌》李炳淑
15《龍江頌》趙群
16《磐石灣》李崇善
17《刑場上的婚禮》章曉申
18《刑場上的婚禮》夏慧華
19《甲午海戰》王夢雲
20《劉姥姥與王熙鳳》孫正陽
21《譚嗣同》范永亮
22《盤絲洞》方小亞
23《乾隆下江南》關棟天
24《曹操與楊修》尚長榮
25《曹操與楊修》何澍
26《狸貓換太子》陳少雲,史依弘
27《狸貓換太子》唐元才,胡璇
28《鄭板橋》李軍
29《貞觀盛事》夏慧華
30《廉吏于成龍》尚長榮關棟天
2005年11月19日,農曆乙酉年十月十八日,19時30分:慶祝中國京劇院建院50周年劇目展演第二十三天
為慶祝中國京劇院建院50周年,全院在北京舉行劇目展演。第二十三天由中國京劇院火丁工作室在中國京劇院實驗劇場演出,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演出沒有使用胸部麥克風。
演齣劇目
《鎖麟囊》(張火丁、李崇善、徐暢、金立水、張威、張嵐徐孟珂、李文林、王岩、俞雷等)
2006年10月22日,農曆丙戌年九月初一日:紀念譚富英誕辰百年系列演出第三場
紀念譚富英誕辰百年系列演出第三場在北京長安大戲院舉行。
演齣劇目
《四郎探母》(譚正岩、王平、杜鎮傑、張克、李崇善分飾楊延輝,王蓉蓉、尚偉分飾鐵鏡公主,馬小曼飾蕭太后,趙葆秀飾佘太君,李宏圖飾楊宗保,盧松飾楊延昭)
2006年10月23日,農曆丙戌年九月初二日:紀念譚富英誕辰百年系列演出第四場
紀念譚富英誕辰百年系列演出第四場在北京長安大戲院舉行,本日為演唱會,演員包括譚元壽、馬長禮、李崇善、張學津、耿其昌、張建國、陳少雲、李軍、梅葆玖、李世濟劉長瑜、葉少蘭、李維康等。辛寶達由於身體原因未能參加。
2006年11月17日,農曆丙戌年九月廿七日:2006年“百花芬芳——京劇名家演唱周”第六場
“百花芬芳——京劇名家演唱周”舉行。第六場為藝術家專場一,演員有(按姓氏筆畫):馮志孝、葉少蘭、孫毓敏、朱寶光、李玉芙、李鳴岩、李炳淑、李崇善、李維康、陳霖蒼、耿其昌、康萬生、裴艷玲、譚元壽。
2006年11月24日,農曆丙戌年十月初四日:2006年11月24日長安大戲院演出
長安大戲院演出京劇,由中國京劇院張火丁工作室演出。
演齣劇目
《武文華》(張火千)
《鴛鴦冢》(張火丁,宋小川,李崇善,寇春華
2007年4月20日,農曆丁亥年三月初四日,19時15分:高一鳴作品演唱會舉行
:《高一鳴作品演唱會》在逸夫舞台舉行。指揮:胡炳旭、龔國泰、高一鳴。
演齣劇目
京胡協奏曲《飛燕》(陳平一
《智取威虎山》選段(楊占凱)
《智取威虎山》選段(童祥苓)
《刑場上的婚禮》選段(范永亮)
《龍江頌》選段(趙群)
《龍江頌》選段(李炳淑)
《磐石灣》選段(李崇善)
《曹雪芹》主題曲(高一鳴)
《酒魂》選段(王桂蓉,楊占凱)
《劍閣聞鈴》選段(楊淼)
《梅妃》選段(劉桂娟)
《鄭板橋》選段(李軍)
《痴夢》選段(孫毓敏)
《瘦馬御史》選段(耿其昌)
《桃花扇》選段(楊春霞,蔡正仁
《乾隆下江南》選段(關棟天)
《胡笳》選段(遲小秋
《曹操與楊修》選段(何澍)
《貞觀盛事》選段(陳少雲)
《貞觀盛事》選段(夏慧華)
《貞觀盛事》選段(尚長榮,關棟天)
《廉吏于成龍》選段(尚長榮,關棟天)
2007年9月21日,農曆丁亥年八月十一日,晚:“星空皓月國粹夜”晚會舉行
由宋官林帶隊的京劇藝術團在紐約舉行“文化中國”系列活動的九月大戲——“星空皓月國粹夜”,這台晚會是以京劇名段匯演的方式舉行。趙葆秀、李崇善、楊赤參加演出,演唱《霸王別姬》《四郎探母》《打龍袍》《釣金龜》《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唱段。
2007年9月28日,農曆丁亥年八月十八日,19時:瀋陽舉行慶“十一”現代京劇“原人原唱演唱會”
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8周年,由瀋陽演藝集團、瀋陽報業集團和瀋陽京劇院共同精心打造的現代京劇“原人原唱演唱會”於9月28、9月29日19時在瀋陽八一劇場舉行。演唱會邀請了童祥苓、劉長瑜、李炳淑、馮志孝、李光、李崇善、萬一英、李長春,瀋陽京劇院的李靜文、常東、張宏偉、保錫茹、米春剛、劉寧與老藝術家同台演出。

個人作品


傳統戲

《龍鳳呈祥》
《失空斬》
《烏盆記》

現代戲

《聖潔的心靈——孔繁森》

獲得榮譽


1994年被文化部授予優秀專家稱號,享受國家政府津貼。
1995年在現代京劇《聖潔的心靈——孔繁森》中,成功地塑造了新一代共產黨幹部的形象,該劇獲文化部頒發的第九屆文華獎
1998年在新編歷史劇《風雨同仁堂》中扮演大查櫃,該劇獲中國京劇節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