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火花
1966年揚·特洛爾執導電影
1914年,苦難深重的瑞典南方,十四歲的奧爾弗離開養父母,乘北上的火車外出謀生。奧爾弗先在水上放木排,以後他又在磚廠和鋸木廠做工。閑時,他廢寢忘食地閱讀自己能搞到的書籍。1916年,他在博登找到一個為電影院張貼廣告和賣糖果的工作,他依然在工作之餘自學。不久,他被提升為放映員。參加了夏季在北方舉行的博覽會的巡迴放映。很快,奧爾弗參加了工人運動,成為工會積極分子,並幻想著一個更美好的社會。1918年冬季,歐洲恢復了和平,已經十八歲的奧爾弗,懷著對未來生活的憧憬,踏上返回南方的路途。
生活的火花
本片是揚·特羅爾的第一部長片,根據艾文德·約翰遜的小說《奧爾弗的故事》改編。導演運用傳統手法,通過敘述一個年輕人由於生活在團結的勞動群眾之中,找到了生活的意義,並接觸到社會主義思想,展示出本世紀初瑞典的時代風貌。在這部黑白片中,特羅爾插入了幾組彩色鏡頭。其中的一組鏡頭“霧與肺結核”,在全片中是最令人傷感的:放排工人奧古斯特的妻子去尋找水源。突然,在暗黃色的霧靄中,她彷彿看到了自己死去的孩子正在離她不遠的草地上玩耍。特羅爾兼任本片攝影,他的畫面語言極富表現力,他所運用的將抒情性與現實性相結合的手法形成了瑞典電影的一種嶄新的風格。本片上映后,被認為是瑞典電影史上描寫社會生活的最重要影片之一。影片在芝加哥電影節,獲得了“金雨果”最佳電影獎和“銀雨果”最佳導演獎。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瑞典 | 1966年12月26日 |
西德 | 1967年6月 |
西德 | 1967年8月4日 |
美國 | 1967年11月15日 |
芬蘭 | 1968年10月25日 |
東德 | 1968年12月6日 |
美國 | 1968年12月20日 |
西德 | 1983年11月5日 |
捷克 | 2003年1月27日 |
參考資料
時間 | 獎項簡稱 | 獎項全稱 | 獲獎人 | 所獲獎項 | 結果 |
1967年 | 柏林國際電影節 | 第1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 揚·特洛爾 | Interfilm獎 | 獲獎 |
揚·特洛爾 | 國際藝術電影聯盟獎 | 獲獎 | |||
揚·特洛爾 | 國際文學藝術電影傳播委員會獎 | 獲獎 | |||
揚·特洛爾 | 金熊獎 | 提名 |
參考資料
導演 | 揚·特洛爾 |
製作人 | Karl-Eric Svensson |
編劇 | Bengt Forslund、揚·特洛爾 |
藝術指導 | Rolf Boman |
造型設計 | Jan Garmstedt、Kjell Gustavsson |
服裝設計 | Knut Nylén |
攝影 | 揚·特洛爾 |
配樂 | Erik Nordgren |
剪輯 | 揚·特洛爾 |
Eddie Axberg
飾演Olof Persson
Ulla Akselson
飾演Olof's Mother
Bo Wahlström
飾演Older brother
Rick Axberg
飾演Second brother
Holger Löwenadler
飾演Kristiansson
Göran Lindberg
飾演Olsson
Tage Sjögren
飾演Lund
Tage Jonsson
飾演Linus
Anne-Marja Blind
飾演Woman in Tale (as Anna Maria Blind)
Birger Lensander
飾演Brickworks Intendant
馬克斯·馮·敘多夫
飾演Smålands-Pelle
Jan-Eric Lindquist
飾演Johansson
Börje Nyberg
飾演Intendant
Signe Stade
飾演Maria
Stig Törnblom
飾演Fredrik
Åke Fridell
飾演Nicke Larsson
Ulla Sjöblom
飾演Olivia
Friedrich Ochsner
飾演Blacksmith
Catti Edfeldt
飾演Maja
Ulla Blomstrand
飾演Elfrisina
本特·埃切羅特
飾演Byberg
帕爾·奧斯卡森
飾演Niklas
Bertil Linné
飾演Esperant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