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金雞橋的結果 展開

金雞橋

泉州市金雞橋

金雞橋,是中國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境內一座連接豐州鎮霞美鎮的橋樑,位於晉江上,是扼南安古郡南境,通郡治豐州的要衝。

早在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里人江謹常始造浮橋。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僧守靜倡改建為石墩木樑橋。歷代八毀七修,至清順治五年(1684年)被倭寇毀壞,南北往來只靠舟楫擺渡。1966年12月在舊橋址上建造金雞橋攔河大閘。1979年11月在閘墩上增建公路大橋。

新金雞橋於1979年11月動工建設,1981年10月正式通車。

金雞橋東起霞美鎮金山村,西至豐州鎮旭山村;橋長328米,共31孔,橋面寬8米。

金雞橋是豐州、浮橋、霞美三個鄉鎮街道的交通要道外,也是連接省道215線(原省道307線)、省道308線的通道之一,同時也是泉州市區通往安溪永春、德化山區的重要通道。

自2014年4月14日起,舊金雞攔河閘閘室部分及閘門板等設備被逐步拆除,交通橋及橋面以下工程結構被保留。改造后的舊金雞橋仍是豐州到霞美的通道。

地理位置


位於泉州市南安豐州鎮九日山下的晉江上。北宋宣和年間(1119~1125年),江松、江謹常造船建浮橋。南宋嘉定年間,石亭寺和尚守靜倡建,有石墩17座,架木樑橋面,橋長100多丈(約300多米)。后毀壞,經過幾次重修都沒有修好,行人只好靠船擺渡。新中國成立后,1955年建成金雞攔河壩,長400餘米。1979年11月,修建金雞公路閘橋,至1981年10月通車(接通省道后茅線和圍禾線公路)。橋長328米,共31孔(凈跨10米的28孔,8米的3孔),橋面寬8米,橋的下部結構是石台墩,上部為鋼筋混凝土空板梁,由晉江養路段工程隊施工。
九日山與金雞橋
九日山與金雞橋

歷史典故


南安豐州的九日山下,流傳著金雞與黃龍的優美故事。
晉江之水清澈透底,直入泉州灣。尤其是九日山巔的一塊巨石,拔地而起,像一枝通天蠟燭,銀光閃閃,挺拔俊秀。每天拂曉,有一隻金雞從石中飛起,停立在石上,引頸長鳴,告訴人們新的一天已經開始了,催促人們早起耕耘。
有一天,從昆崙山上下來一個黃袍道士,雲遊到豐州九日山下,得知金雞在通天蠟燭上亮翅長鳴,認為有利可圖,謊稱只要把巨石打成佛像可保合境安康。於是,他便把通天蠟燭鑿打成佛像。在即將完工之時,石像中突然飛出一隻金碧輝煌的金雞。道士伸手急撲金雞,卻被金雞啄瞎一隻眼睛。道士痛叫一聲,從九日山巔翻滾而下現出原形,原來是一條獨角大黃龍。黃龍發誓要報金雞一啄之仇。它探知金雞宿於晉江下游貧苦農民吳志家中,便興風作浪。這一來,晉江下游經常泛濫成災,晉江兩岸人民不得安寧,所以這段江俗稱黃龍江(今有黃龍大橋)。
吳志見黃龍如此為虐,殘害百姓,決心建一座大橋,降伏黃龍,但又沒有資金。金雞得知后便吃下白米,拉出白銀,吃下穀子,拉出黃金,為建橋降龍備足資金。爾後,金雞展翅飛到蓬萊仙島,請來了神仙李鐵拐呂洞賓。在兩位神仙的幫助下降伏了黃龍。兩岸人民終於建成了橫跨晉江的第一座石橋。
從此以後風調雨順,人們為紀念金雞的功績,便把金雞住過的山命名為金雞山,把剛建成的橋叫做金雞橋。

建設歷程


現代的金雞橋閘
長期以來,晉南大片農田不得不依靠沙塘、盈塘、洑田塘等古老水利工程灌溉,而這些工程由於水源短缺、工程失修等原因,不能抗禦旱澇災害侵襲,農業經常因災失收欠收。
新中國成立后,各級黨委政府對興修水利十分重視。
1954年適逢秋旱,由副縣長劉基固任指揮的晉江縣水利建設指揮部組織晉江49個村、近萬名群眾,自金雞橋下動工挖掘從南安金浦村到晉江青濛村11.5公里渠道,真正實現了“破金雞,灌晉南”,居民僑胞無不歡欣鼓舞。
1963年至1965年,旱災現象也頻頻發生,省委、地委決定在山美水庫尚未復建之前,先行動工興建金雞攔河閘工程。
1965年10月,金雞攔河閘(舊金雞攔河閘)在古金雞橋遺址上動工興建,到1967年8月基本完成。攔河閘總長327米,設水閘28孔,每孔凈寬10米。整個攔河閘主要採用花崗岩砌築,第一孔水閘下游建船閘一座,閘墩上游建人行橋一座。
1979年11月,南安縣政府在金雞攔河閘閘墩上增建公路大橋,至1981年10月金雞公路大橋正式通車。該橋長328米,共31孔,橋面寬8米。金雞橋(即舊金雞橋)從1981年沿用至今,它的下部結構為石台墩,上部為鋼筋混凝土空板梁。
2004年,舊金雞攔河閘因為在防滲、消能和抗震等方面存在安全隱患而被鑒定為三類閘,同時舊金雞大橋被鑒定為三類橋,急需除險加固或重建。金雞閘重建建議亦被列為當年政協重要提案之首,市委決定重建金雞攔河閘。
2005年4月金雞攔河閘重建工程在金雞攔河閘下游500米的地方正式動工,2007年4月下閘蓄水,新閘總長744米,共有水閘15孔,旱橋27孔,正常蓄水位7.5米,興利庫容1260萬立方米,枯水期可增加供水量近1億立方米。舊金雞攔河閘的功能完全由新金雞攔河閘取代。
2004年5月1日起,南安市對舊金雞大橋進行交通管制,限制機動車輛通行。
2011年1月30日,舊金雞大橋經過維修改造后,開放小型車輛通行,橋的兩頭設置有安全水泥島,防止大型車輛過往。
2014年4月14日起,舊金雞攔河閘閘室部分及閘門板等設備被逐步拆除,交通橋及橋面以下工程結構被保留。改造后的舊金雞大橋仍是豐州到霞美的通道。
現如今,金雞橋和新金雞水閘已經分開,金雞橋在上游,新金雞攔河閘在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