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吉的長屋
住吉的長屋
1976年,當今最活躍,最具影響力的世界建築大師之一的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完成了他的成名作——位於大阪住吉區的東邸,即“住吉的長屋”。 1979年,“住吉的長屋”獲得日本建築學會年度大獎。他的設計概念和材料結合了國際現代主義和日本傳統審美意識,由於他注重並理解建築工藝技術的重要性,使贏得了建築師和施工員美稱的他最出名的著作之一就是完全的木結構——92年在西班牙參覽的日本亭榭。
住吉的長屋位於日本大阪住吉區的一條老街上,此處人口密度在二次大戰前已經達到飽和狀態。基地面寬極窄(約4m),進深較深(約14m),地塊狹長,與鄰居的牆壁緊挨著,十分逼仄。
住吉的長屋建築面積大約34坪,凝聚了安藤忠雄慣用的清水混凝土、鐵玻璃、木材和石條。看似對稱的平行中有著曲折的曲線,留設出的室外中庭將四季變化引導至生活空間。封閉的長方體均等分為三段后所形成的中庭擴大了生活領域。設計必須經過中庭才可到達起居室並由中庭來連接四周的空間,還原了住宅生活情趣,正是安藤忠雄企圖找回在傳統街屋曾經擁有過的生動感覺。
住吉的長屋內外及結構圖
安藤忠雄是位難得的建築師,他集藝術和智慧的天賦於一身,他所建的房屋無論大小,都是那麼實用,有靈性,他有超強的洞察力,超脫了當今最盛行的運動學派或風格。他的建築是形式與將要生活那裡的人們的綜合統一。在大多數建築師位正開始著手於最正統的作品時,安藤已經完成了一件傑出作品的主體部分,尤其是在他本土日本,這也正是他與眾不同的一點。有了光滑如絲的混凝土,安藤創造的空間都是那麼富有表現力,而他使用的牆體都是那麼富有表現力,而他使用的牆體正是他所稱的建築最基本的元件。長期以來,儘管他使用的材料和構件都是柱、牆、拱等,但這些元件一經過他不同的組合,又總是充滿了活力與動態感。。他成功地完成了強加給自己的使命,即恢復房屋與自然的統一,通過最基本的幾何形式,他用不斷變幻的光圖成功地營造了個人的微觀世界。除了獲得一些抽象的設計概念,他的建築更多是充分反映一種“安逸之居”的意念。
安藤忠雄的建築是空間和形式在藝術上的驚奇組合,透過他的建築沒有人可預測這個時刻將會到來,他不願意受傳統的束縛。創新是他的手段,個人世界觀是他靈感的源泉。將普利茲克建築獎授書安藤忠雄,不僅因為他完成了某項作品,更是為了他將來的項目能夠進一步豐富建築藝術。安藤所有的項目幾乎都是用水泥作為主要建築材料的,其實他當過一段時間的木工學徒,掌握了日本傳統木結構手藝。事實上,他最出名的著作之一就是完全的木結構——92年在西班牙參覽的日本亭榭。安藤的大部份傑作都在日本,尤其集中在生他、養他的故鄉大阪,他至今仍在那裡生活,工作。除一些靈性的宗教建築外,他還設計了許多博物館,商業建築包括寫字樓、工廠、商場等,但是他的職業生涯是從居民建築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