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茲克獎
1979年設立的建築獎項
普利茲克獎(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又名普利茲克建築獎,是由傑伊·普利茲克(Jay A. Pritzker)和妻子辛蒂發起、凱悅基金會所贊助的於1979年設立的建築獎項。普利茲克獎是建築領域的國際最高獎項。
每年約有五百多名從事建築設計工作的建築師被提名,由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建築師及學者組成評審團評出一個個人或組合,以表彰其在建築設計創作中所表現出的才智、洞察力和獻身精神,以及其通過建築藝術為人類及人工環境方面所作出的傑出貢獻。
從1979年迄今為止的41屆普利茲克獎評選活動中,共有46位建築師獲獎,對於世界上的建築師而言,獲獎意味著至高無上的終身榮耀。2018年3月7日,印度建築師巴克里希納·多西獲得第40屆普利茲克建築獎。2019年3月5日,日本建築師、城市規劃師與建築學者磯崎新成為2019年度普利茲克建築獎獲得者。
普利茲克建築獎由凱悅基金會在1979年設立,用以每年授予一位在世的建築師,表彰其在建築設計中所表現出的才智、想象力和責任感的優秀品質,以及通過建築藝術對建築環境和人性做出持久而傑出的貢獻。該獎以Pritzker家族的姓氏命名。該家族的國際業務總部設在芝加哥,向以支持教育、宗教、社會福利、科學、醫學和文化活動而聞名。
Jay A. Pritzker和他的妻子(已於1999年1月23日逝世)發起設立了這個獎。是因為我們在世界上建了許多飯店,與規劃、設計以及建築營造有密切的聯繫,而且我們認識到人們對於建築藝術的關切實在太少了。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芝加哥人,生活在摩天大樓誕生的地方,一座滿是象Louis Sullivan(沙里文),Frank Lloyd Wright(賴特), Mies van de Rohe(密斯)這樣的建築偉人設計的建築的城市,我們對建築的熱愛不足為怪。1967年我們買下了一幢尚未竣工的大樓作為我們的亞特蘭大凱悅大酒店。它那高挑的中庭成為我們全球酒店集團的一個標誌。很明顯,這個設計對我們的客人以及員工的情緒有著顯著的影響。如果說芝加哥的建築讓我們懂得了建築藝術,那麼從事酒店設計和建設則讓我們認識到建築對人類行為的影響力。因此,在1978年我們想到來表彰一些當代的建築師。爸爸媽媽相信,設立一個有意義的獎,不僅能夠鼓勵和刺激公眾對建築的關注,同時能夠在建築界激發更大的創造力。我為能代表母親和家裡其他人為此繼續努力而自豪。”
普利茲克獎獎章
普利茲克建築獎像一架選拔建築大師的機器,目光犀利,下手精準,絕大多數獲獎者的確名副其實。它似乎自成體系,從第一屆得主菲利普·約翰遜(1979年)開始,到凱文·羅奇(1982年)、丹下健三(1987年)、雷姆·庫哈斯(2000年),勾勒出一條影響深遠的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建築思潮脈絡;它能打破地域偏見,三位日本人和兩位拉丁美洲建築師的入選,顯示了評選範圍的全球性特徵;出生於巴格達的女建築師扎哈·哈迪德(2004年)的登場,多少彌補了它在性別取向上的一些遺憾;而對弗蘭克·蓋里(1989年)的關注,足以表明它的前瞻和遠見:當時蓋里只在美國西海岸做過一些美學冒險性建築,其一生中最偉大的作品——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尚未出現,但後來的事實證明,弗蘭克·蓋里確實能夠為世界創造驚人的建築。
一個獎項成為偉大,是因為獲獎者足夠偉大,而這首先要求評委們足夠睿智,評選程序足夠公正。在短短的27年時間裡,普利茲克建築獎迅速崛起,31位得獎者如群星閃耀,風光無限。其聲勢壓過了百年老店“英國皇家建築師金獎”(RIBA)、獎金更豐厚的“日本國家藝術大賞”和丹麥“嘉士伯”獎、重視單個作品的美國建築師協會(AIA)“國家榮譽獎”等權威大獎,成為建築界公認的至高無上的獎項。
普利茲克建築獎在許多程序上以及獎金方面參照了諾貝爾獎。
獲獎者被授予10萬美元獎金、一份證書和一個銅製獎章(從1987年起,在1987年之前用的是限量發行的亨利·摩爾的雕像)。由美國總統頒獎並致辭,在享有盛名的建築物如白宮、古根海姆美術館等地方舉辦頒獎會,印製刊物並舉辦巡迴各國的得獎作品展。
獎章正面圖案的設計是芝加哥著名建築師路易斯·沙利文的設計為基礎,刻有“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普利茲克建築獎)字樣,獲獎者的姓名刻在獎章正中,獎章背面刻著亨利·沃頓1624年在其《建築的要素》一書中提出的建築的三個基本條件:“堅固、實用、愉悅”。
普利茲克獎獎章
普利茲克獎獎章
獲獎者
提名程序每年從年頭到年尾,截至於第二年的1月。截至期后收到的提名自動被視作下一年度的提名。每年有40多個國家的500多位候選人被提名。雖然建築學並不包括在諾貝爾獎範圍以內,Pritzker建築獎的國際評委會還是參照諾貝爾獎的評選方式,由全球著名的權威建築設計師、作家、藝術家、學者、批評家以及象前IBM主席這樣的國際工商名流等組成的評委會經過了深思熟慮,最後通過無記名投票的方法來決定最終評選結果。
舉辦年份 | 屆次 | 獲獎者 | 國籍 |
1979 | 1 | 菲利普·約翰遜Philip Johnson | 美國 |
1980 | 2 | 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án | 墨西哥 |
1981 | 3 | 詹姆斯·斯特林James Stirling | 英國 |
1982 | 4 | 凱文·洛奇Kevin Roche | 美國 |
1983 | 5 | 貝聿銘Ieoh Ming Pei | 美國 |
1984 | 6 | 理查德·邁耶Richard Meier | 美國 |
1985 | 7 | 漢斯·霍萊因Hans Hollein | 奧地利 |
1986 | 8 | 戈特弗里德·玻姆Gottfried Boehm | 德國 |
1987 | 9 | 丹下健三Kenzo Tange | 日本 |
1988 | 10 | 戈登·邦夏Gordon Bunshaft、奧斯卡·尼邁耶Oscar Niemeyer | 美國、巴西 |
1989 | 11 | 弗蘭克·蓋里Frank O. Gehry | 美國 |
1990 | 12 | 阿爾多·羅西Aldo Rossi | 義大利 |
1991 | 13 | 羅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 | 美國 |
1992 | 14 | 阿爾瓦羅·西扎Alvaro Siza | 葡萄牙 |
1993 | 15 | 槙文彥Fumihiko Maki | 日本 |
1994 | 16 | 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贊姆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 | 法國 |
1995 | 17 | 安藤忠雄Tadao Ando | 日本 |
1996 | 18 | 拉斐爾·莫內歐Rafael Moneo | 西班牙 |
1997 | 19 | 斯維勒·費恩Sverre Fehn | 挪威 |
1998 | 20 | 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 | 義大利 |
1999 | 21 | 諾曼·福斯特爵士 Sir Norman Foster | 英國 |
2000 | 22 | 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 | 荷蘭 |
2001 | 23 | 雅克·赫爾佐格Jacques Herzog、皮埃爾·德·梅隆Pierre de Meuron | 瑞士 |
2002 | 24 | 格倫·馬庫特Glenn Murcutt | 澳大利亞 |
2003 | 25 | 約翰·伍重Jorn Utzon | 丹麥 |
2004 | 26 |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 英國 |
2005 | 27 | 湯姆·梅恩Thom Mayn | 美國 |
2006 | 28 | 保羅·門德斯·達·洛查Paulo Mendes da Rocha | 巴西 |
2007 | 29 | 理查德·羅傑斯Richard Rogers | 英國 |
2008 | 30 | 讓·努維爾Jean Nouvel | 法國 |
2009 | 31 | 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 | 瑞士 |
2010 | 32 | 妹島和世Kazuyo Sejima 、西澤立衛Ryue Nishizawa | 日本 |
2011 | 33 | 艾德瓦爾多·蘇托·德·莫拉Eduardo Souto de Moura | 葡萄牙 |
2012 | 34 | 王澍Wang Shu | 中國 |
2013 | 35 | 伊東豐雄Toyo Ito | 日本 |
2014 | 36 | 坂茂Shigeru Ban | 日本 |
2015 | 37 | 弗雷·奧托Frei Otto | 德國 |
2016 | 38 | 亞力杭德羅·阿拉維納Alejandro Aravena | 智利 |
2017 | 39 | 拉斐爾·阿蘭達Rafael Aranda 卡莫·皮格姆Carme Pigem 拉蒙·比拉爾塔Ramon Vilalta | 西班牙 |
2018 | 40 | 巴克里希納·多西 | 印度 |
2019 | 41 | 磯崎新 | 日本 |
2020 | 42 | 伊馮·法雷爾Yvonne Farrell 謝莉·麥克納馬拉Shelley McNamara | 愛爾蘭 |
2021 | 43 | 安妮·拉卡頓 讓-菲利普·瓦薩爾 | 法國 |
截至2021年,各國普利茲克獎獲獎人數分佈 | |
美國、日本 | 8人 |
英國、法國、西班牙 | 4人 |
瑞士 | 3人 |
德國、巴西、義大利、葡萄牙、愛爾蘭 | 2人 |
中國、澳大利亞、挪威、丹麥、荷蘭、墨西哥、奧地利、智利、印度 | 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