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垂枝梅的結果 展開
  • 薔薇科杏屬或櫻屬植物
  • 垂梅

垂枝梅

薔薇科杏屬或櫻屬植物

垂徠枝梅是屬於薔薇科真梅系的一種植物。分佈於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喜溫暖氣候,較耐旱怕澇,庭植觀賞植物。垂枝梅是梅花園藝栽培種中,枝條自然下垂或斜垂的一類品種,其枝條自然下垂,樹姿瀟灑飄逸,花開如瀑,是梅花中的優良品系。主要品種有殘雪垂枝、單碧垂枝、雙碧垂枝、骨紅垂枝錦紅垂枝粉皮垂枝等。

形態特徵


枝自然下垂或斜垂,花有紅、粉、白各色。
垂枝梅
垂枝梅

生長環境


陽性,喜溫暖氣候,較耐旱怕澇,壽命長。
垂徠枝梅
垂徠枝梅

分佈範圍


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
垂枝梅
垂枝梅

生長繁殖


第一、使用播種法培育垂枝梅砧木苗。播種在11~12月間進行,第二年春加強實生苗的肥水管理,任其快速長高,不必摘心,但須將萌發的側枝剪除,第三年春在枝頂按方向均勻留取3~4個側枝作為嫁接垂枝梅之用。如果實生苗長得瘦弱低矮,須留待來年嫁接之用。
第二、嫁接採用方塊芽接法。時間約在7月中下旬進行。母本應選開花繁盛、樹勢健壯的垂枝梅,在其上剪取芽實飽滿長勢良好的當年生枝條作為接穗,在接穗上削長約1.5厘米、寬約1厘米的方塊形芽片,接芽先不取下,靠著砧木按照接芽上下口距離,距離枝條基部5~8厘米處橫割枝條皮層,然後將接芽取下裝入,使右面的切口互相對齊。在接芽左方將貼木皮層切去一塊,留下的砧木皮包接芽,用塑料布綁紮。嫁接時應避免造成接芽向同一方向萌發的現象。
第三、嫁接后的管理。芽接活后,不要剪貼,經過一個月後去綁,這有利於防止當年接芽萌發。因為第二年春萌發的芽之長勢比當年萌發的強,而且減少了冬季短截的工作。因此,芽接時期在7月中下旬期間以較遲為好。第二年春剪砧,當垂枝枝條長到1米左右時就進行摘心處理,控制其生長,以便提前進行花芽分化。由於梅花具有較多的不定芽及隱芽,砧木會在不同時間產生大量萌芽,應隨時將其抹去,以免養分消耗。只要管理得道,用此法得到的垂枝梅開花率可達90%以上。如果苗圃內有現存的3~4年生、高1.5米左右的梅花實生苗,通過修剪、嫁接,第二年就可得到成型開花的垂枝梅。其修剪方法為:頭年冬天在1.5米以上的高度處,按方向,均勻選取3~4分枝留1~2芽進行短截,翌春這些選留的芽萌發的枝條就作嫁接之用。

主要變種


主要分為江梅垂枝型、粉花垂枝型、五寶垂枝型、殘雪垂枝型、白碧垂枝型(分單碧、雙碧)、骨紅垂枝型等。
1、江梅垂枝型:木質部淡暗紫色,花白、粉色,單瓣,萼絳紫色。花為單色。是原生真梅垂枝。
粉花垂枝型
粉花垂枝型
2、粉花垂枝型:木質部綠白色,花呈紅、粉等色,單瓣、復瓣或重瓣,萼絳紫色。花為單色。主要品種有單粉垂枝、單紅垂枝、粉皮垂枝、漢粉垂枝、吳服垂枝等。
3、五寶垂枝型:木質部綠白色,花呈紅、粉等色,單瓣、復瓣或重瓣,萼絳紫色。花為複色。主要品種有跳雪垂枝等。
4、殘雪垂枝型:木質部淡暗紫色,花白色,復瓣,萼絳紫色。花為複色。主要品種有殘雪和漢雪垂枝等。
白碧垂枝型
白碧垂枝型
骨紅垂枝型
骨紅垂枝型
5、白碧垂枝型:木質部綠色或灰綠色,花白色、單瓣或復瓣,萼綠色。花為單色。主要品種有單碧垂枝、雙碧垂枝等。
6、骨紅垂枝型:木質部淡暗紫色,花紅、紫紅色,單瓣至重瓣,萼絳紫色。主要品種有骨紅垂枝、錦紅垂枝、錦生垂枝等。

栽培技術


1.樹形選擇
垂枝梅根據枝條下垂的特點,一般整形修剪成傘形,高幹接垂枝梅應充分利用原有樹形,以儘快形成樹冠。
2.整形修剪技術
(1)定干整形。砧木經過2~3年栽培,當胸徑達3cm粗時,在離地80~120cm處嫁接,細弱苗可略低,壯苗可稍高。介面下的萌枝,應從基部疏除,以利養分集中。在砧木樹榦上選留不同高度的枝條作主枝,主枝與主枝之間應相距30~40cm左右,進行高接春季萌芽后長期內隨時除去其他各種萌芽、砧木萌蘗。第年休眠期修剪,短截第一層分枝留20~30cm,在其上保留3~4個壯芽培養,促發分枝,使整個樹冠形成個傘形的骨幹架,層次分明,借落有序。短截時一定要注意剪口芽的方向,宜選擇枝條斜上位的芽為剪口芽。
(2)培大苗修剪。垂枝梅每年休眠期修剪中,剪除枯枝、病枝、並列枝、內生枝后,短截側枝,修剪留外芽,以利擴大樹冠。春季萌芽后,注意及時抹去過密或直立新梢。主幹分枝低的,可選用主枝上較直立性枝條來逐步提高,主枝彎曲時可立竹竿或用繩加以矯正。主枝應與主幹角度適宜、分佈均勻、間距適中。疏除影響主枝生長的徒長枝、重疊枝等。對基部及主幹砧木萌芽及時剪除。
(3)對小側枝進行疏剪,剪下位枝,留上位枝,特別是剪除下垂部分的芽。短截側枝上長勢過強的枝條,短截時宜選擇枝條斜上位的芽為剪芽,或將芽口留在彌補樹冠空缺的一側。大規格果梅通過高接換頭培養垂枝梅的,應充分利用原有果梅骨架。如有缺枝的部位可通過刺激隱芽萌發枝條,待枝條粗壯後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