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張端陽的結果 展開

張端陽

中國大陸編劇

張端陽,編劇,1982年出生於黑龍江哈爾濱市,中國內地影視導演、製片人、攝影師,2002年就讀於中國傳媒大學,2007年就讀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獲得碩士學位,2013年擔任上海電影學院教師。

2012年,參與編劇杜琪峰執導的文藝愛情電影《高海拔之戀》;同年,參與杜琪峰、韋家輝聯合執導的華語片《盲探》;同年,參與杜琪峰執導的中國內地警匪電影《毒戰》。2015年,執導年代戰爭院線電影《無名之役》,入選第72屆威尼斯電影節中國電影論壇中國電影周專題影片。2021年,執導戰爭題材電影《有我們無數的好兄弟》。

人物經歷


2002年就讀於中國傳媒大學后就開始學習電影拍攝與製作。
2006年就開始在國新辦五洲傳播中心影視部任職。
2007年考入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繼續修讀電影製作專業,獲碩士學位。
2013年,入職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任教。
首屆金鵬獎上,張端陽憑藉《索菲亞的約定》獲得優秀攝影獎,正是在金鵬獎上的驚鴻一現讓著名導演杜琪峰注意到他,並邀請他加入杜琪峰的電影班底,擔當執行導演。由此,張端陽走上了專業電影創作之路。
演藝經歷
2004年,執導作品《十封信》之《爸爸,請讀懂我的信》並在2005年的電視劇電影劇集《少年不知愁滋味》之《你是我妹仔》中擔任執行製片人。
2006年,執導並擔任《少年不知愁滋味》之《少女滿滿的心事》的製片人。
2009年執導劇情短片《童顏未改》。
2010年,張端陽執導電影《雙城記》,該電影獲得第8屆全球華語大學生影視獎、最佳劇情片獎、年度金獎。同年,在金馬電影學院拍攝《奧利薇小姐》擔任攝影指導。
2011年執導電影《索菲亞的約定》並在首屆金鵬獎中拿到最佳攝影獎,該劇講述了一份漸行漸遠的友情承載著信任與寬恕、思念與不舍、輾轉於兩個孩子、兩座城市之間。
2012年,參與編劇杜琪峰執導,古天樂鄭秀文高圓圓聯合主演的文藝愛情電影《高海拔之戀》。同年,參與杜琪峰、韋家輝聯合執導的華語片《盲探》;同年,參與杜琪峰執導,孫紅雷、古天樂等主演的中國內地警匪電影《毒戰》。
2013年,策劃執導並擔任製片人拍攝了系列紀實電影劇集《丈量亞洲的腳步-苦難與理想》該劇集於中國香港、韓國、北美高清頻道等地區播出,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和討
2017年監製的劇情片《殘舟》獲第十五屆北京(國際)大學生影像展最佳導演獎、性別關注特別榮譽大獎,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注人權大獎,戛納電影節短片競賽單元入圍影片。
2018年,執導並擔任執行製片人拍攝紀錄片《飛躍中國》。
2021年9月,擔任編劇的電影《有我們無數的好兄弟》官宣陣容。
張端陽
張端陽

個人作品


劇名時間擔任職務
奧利薇小姐2010攝影指導
少年不知愁滋味之少女滿滿的心事2006製片人
少年不知愁滋味之你是我妹仔2005製片人

人物評價


張端陽在影視創作實踐中,積極涉足編劇、導演、攝影及廣告製作等多個領域,並將自身的創作經驗結合到後期的教學工作之中。具備較為豐富的故事片和紀錄片的創作經驗與教學經驗。過往執導的影視作品的影像風格特點鮮明,與其個人曾經接受長期的美術教育和訓練並接受大量東歐國家藝術作品的美學影響有密切的關係。
張端陽在拍攝了眾多影片后,使其能夠站在創作者、審美者和研究者的三重立場上,從觀念到形式、從理論到實踐對電影創作進行客觀、立體的分析和判斷。同時,張端陽執導的作品人物刻畫細膩同時又總能顯示出他作為“電影作者”充滿理性的思考,客觀的視角和個性化的表達,作品特點鮮明。他身為“職業化”的影視導演,他的個人作品以及創作能力在業內得到廣泛的稱讚和關注。(北方網評)
張端陽
張端陽

導演作品

執導電影

無名之役

無名之役

索菲亞的約定

索菲亞的約定

雙城記

雙城記

丈量亞洲的腳步-苦難與理想

丈量亞洲的腳步-苦難與理想

少年不知愁滋味之少女滿滿的心事

少年不知愁滋味之少女滿滿的心事

十封信之爸爸,請讀懂我的信

十封信之爸爸,請讀懂我的信

獲得榮譽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大學生影像展 獲獎1

2017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大學生影像展 獲獎

第72屆威尼斯電影節 提名1

2015第7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72屆威尼斯電影節 提名

中國電影論壇 提名1

2015 ·中國電影論壇 提名

中國電影周專題影片 提名1

2015 ·中國電影周專題影片 提名

金鵬獎 獲獎1

2011 ·金鵬獎 獲獎

鮮浪潮2010 - 國際短片展 獲獎1

2010 ·鮮浪潮2010 - 國際短片展 獲獎

第8屆全球華語大學生影視獎 獲獎1

2010 ·第8屆全球華語大學生影視獎 獲獎

參演作品

參演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