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頭果

鐵青樹科蒜頭果屬植物

蒜頭果(學名:Malania oleifera Chun et S. Lee ex S. Lee)是鐵青科,蒜頭果屬常綠喬木,高可達20米,樹皮稍縱裂,小枝有不明顯縱紋,芽裸露,葉片互生,葉兩面初時有微柔毛,中脈在上面凹下,背面突起,葉柄半圓筒形,傘形花序狀、復傘形花序狀或短總狀花序狀的蠍尾狀聚傘花序,花梗細,花萼筒小,裂齒三角狀卵形,花瓣寬卵形,子房長圓錐形,核果扁球形或近梨形,種子球形或扁球形,4-9月開花,5-10月結果。

分佈於中國廣西西部大新、龍州和右江流域各縣及雲南東部富寧、廣南等地。

該種種子含油脂,為良好的木本油料植物,可作潤滑油和制皂的原料,也可食用,餅渣作肥料。木材易加工,供作傢具、船舶、雕刻及建築用。

植物文化


最早記載蒜頭果的文獻是1972年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雲南經濟植物》一書,在書中記載:“蒜頭果,別名山桐果(廣南)。“分類位置放在茶茱萸科下。蒜頭果這一名稱第二次出現在文獻資料上是1973年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研究室油脂組編的《中國油脂植物手冊》,分類位置放在樟科下。至1980年,蒜頭果這一物種才被廣西植物研究所的李樹剛教授以“油料植物-新屬-蒜頭果屬”的論文正式發表,經李樹剛教授的研究,蒜頭果這一物種既不是樟科的成員,也不是茶茱萸科的成員,而是鐵青樹科的成員,它是鐵青樹科的一個新屬和新種,其拉丁學名為MalaniaoleiferaChun et S. Lee ex S. Lee發表在《東北林學院植物研究室彙刊》第1卷第6期第67-72頁上,至此,蒜頭果才有合法的拉丁學名。
蒜頭果
蒜頭果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達20米,胸徑可達40厘米;樹皮淺黃色或灰褐色,稍縱裂,小枝棕褐色至暗褐色,有不明顯縱紋,具長圓形或圓形皮孔;芽裸露,初時有灰棕色絨毛、后漸脫落。
葉互生,薄革質或厚紙質,長橢圓形、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7-13(-15)厘米,寬2.5-4(-6)厘米,先端急尖、短漸尖至漸尖,基部圓形或楔形,有時兩側稍不對稱,邊緣略背卷,葉兩面初時有微柔毛,后脫落;中脈在上面凹下,背面突起,側脈每邊3-5條,在上面稍明顯,背面明顯,網脈不明顯;葉柄半圓筒形,長1-2厘米,基部具關節。
花10-15朵,排成傘形花序狀、復傘形花序狀或短總狀花序狀的蠍尾狀聚傘花序,花序長2-3厘米,花梗細,長0.5-0.7厘米,總花梗長1-2.5厘米;花萼筒小,上端具4(-5)裂齒,裂齒三角狀卵形,長約1毫米;花瓣4(-5)枚,寬卵形,長約3毫米,外面有微毛,內面下部有綿毛,先端尖,內曲;雄蕊2輪,8(-10)枚,其中4枚與花瓣對生,另4枚與花瓣互生;子房上位,長圓錐形,長約1毫米,初時有微柔毛,花柱單一,頂端微二裂。
核果扁球形或近梨形,直徑3-4.5厘米;種子1枚,球形或扁球形,直徑約1.8厘米。
蒜頭果
蒜頭果

生長環境


廣西生於海拔300-350米低山地區;雲南生於海拔500-1640米山地。喜生長在濕潤肥沃的土壤上和石灰岩山地混交林內或稀樹灌叢林中,在砂岩、頁岩地區的酸性土上也有生長。

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廣西西部大新、龍州和右江流域各縣及雲南東部富寧、廣南等地;模式標本采自廣西大新縣(果)和雲南富寧縣(花)。

主要價值


種子含油脂,成分為油酸、棕櫚酸和硬脂酸等,為良好的木本油料植物,可作潤滑油和制皂的原料,也可食用,但不宜多食,餅渣作肥料。木材紋理直,結構細,材質中等,不翹裂、易加工,供作傢具、船舶、雕刻及建築用。該種生長迅速,在土層深厚、肥沃、濕潤的石灰岩山地生長良好,可作石山地區綠化樹種。
蒜頭果
蒜頭果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蒜頭果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瀕危原因:研究結果表明,蒜頭果固有的生物學特性不利於種群的發展,動物對蒜頭果果實的取食和危害又使得本來就有限的種子數量大為減少,人類活動的破壞不僅直接減少了蒜頭果資源,同時也破壞了蒜頭果的適生環境,從而不利於蒜頭果的生長和天然更新。
蒜頭果
蒜頭果
保護價值:蒜頭果作為特殊的石山地區綠化樹種,本身就具有較高的發展價值,為桂西和滇東南石山綠化樹種。蒜頭果為單種屬植物,形態解剖特徵既有原始性狀,又有較進化特徵,對於研究鐵青樹科的分類系統有一定意義。種仁油脂可作為合成麝香酮的理想原料。
保護措施:龍州已建立自然保護區,應加強保護。其他產區也應保護母樹,嚴禁亂砍濫伐。有關林場,宜將蒜頭果列為造林樹種,積極採種育苗,推廣種植。產區鼠害嚴重,應注意防除,並應保護其天敵,已減少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