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孟憲明的結果 展開
- 網元聖唐CEO
- 中國安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
- 作家、民俗學家
- 工程師
- 抗戰老兵
孟憲明
作家、民俗學家
孟憲明,男,河南杞縣人。1955年生,1982年1月畢業於河南大學中文系。現為河南文學院一級作家、民俗學家。河南省兒童文學學會會長,河南省民俗學會副會長,河南大學文學院兼職教授。
200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小說《雙筒望遠鏡》(1、2、3、4),傳記《愛因斯坦傳》,電視劇本《小槐樹》《紅小豆綠小豆》《山妮妮溝娃娃》《紅剪花》《雙筒望遠鏡》《大國醫》等。兒童長篇小說《雙筒望遠鏡》(1、2)獲中國第三屆少兒讀物蒲公英銀獎,《雙筒望遠鏡》(4)獲2003年度河南省“五個一”工程獎第一名,擔任編劇的電視劇《小槐樹》《紅小豆綠小豆》《紅剪花》《雙筒望遠鏡》(1、2)獲中國電視劇第十一、十二、十七、十八、二十四屆飛天獎,另獲省級以上獎20多次。
1978年3月至1982年1月,在河南大學中文系讀書。
1982年1月至1987年2月在鄭州工學院宣傳部任校報編輯。
1987年2月至2001年10月,在河南省教委先後任《高教園地》雜誌編輯、《教育影視》雜誌副主編,河南省教育音像出版社副總編輯。
2000年10被評為編審,2001年10調至河南省文學院任專業作家至今。
1986《少林武僧的故事》
1997《愛因斯坦傳》
1998《雙筒望遠鏡》(第一卷)
1999《雙筒望遠鏡》(第二卷)
2003《雙筒望遠鏡》(第三卷)
2003《雙筒望遠鏡》(第四卷)
2007《輝煌的世界》
2009《大國醫》
2021《親娘》
《大國醫》海報
1991《紅小豆 綠小豆》,編劇。
1991《田野的風》,編劇。
1992《喜盆兒》,編劇。
1992《莊戶人家》系列劇,編劇之一。
1994《山妮妮 溝娃娃》,編劇。
1994《小草青青》,編劇。
1995《虎斑貝》,編劇。
1995《洛陽牡丹》,撰稿、導演。
1996《紅剪花》,編劇。
1996《小村歌謠》,文學統籌。
1997《雙筒望遠鏡》(第一部),編劇。
1998《女子特警隊》,文學統籌。
1999《爸爸明天回家》,編劇。
1999《發現珠算》,撰稿。
2000《永遠的珠算》,撰稿。
2003《雙筒望遠鏡》(第二部),編劇。
2003《明德新民 止於至善》,撰稿、導演。
2005《吳玲老師》,編劇。
2009《大國醫》,編劇。
2012《念書的孩子》,編劇。
1997《民間服飾》
1997《民間禮俗》
2004《圖文老鄭州·老話題》。
2008《中國經典神話》
1997《中原民俗叢書》(《民間服飾》《民間食俗》《民間居住》《民間禮俗》《民間百神》《民間神話》《民間百工》《民間節日》《民間廟會》《民間禁忌》《民間戲曲》《民間稱謂》《民間舞蹈》《民間遊戲》《民間俗語》)
1997《世界十大科學家傳》(兒童版)
2001《華人十大科學家傳》(兒童版)
2004《圖文老鄭州》(《老街道》《老店鋪》《老匠作》《老風物》《老廟會》《老吃食》《老話題》《老詩篇》)
2008《中原文化大典·民間生活典》
1989《黃河古詩選》
1992《中國繞口令一千首》
1995《趣味繞口令666》
2002《精彩繞口令》
2002《精彩歌謠》
獲1998年度河南省“五個一工程”獎,中國第三屆(2002)少兒讀物“蒲公英獎”銀獎,河南省第四屆(2002)少兒讀物“蒲公英獎”金獎。
獲中國第三屆(2002)少兒讀物“蒲公英獎”銀獎,河南省第四屆(2002)少兒讀物“蒲公英獎”金獎。
《雙筒望遠鏡(全四卷)獲河南省第四屆(2007)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
獲得第十一屆(90年度)中國電視劇飛天獎二等獎,河南省首 屆優秀音像製品優秀題材獎、綜合一等獎(1994)。
獲第十二屆(91年度)中國電視劇飛天獎二等獎。
獲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優秀劇目獎”。
獲首屆(1992)中國電視節目展播優秀劇目獎。
獲中南六省區第八屆(94年度)電視劇“金帆獎”優秀兒童劇獎。
獲中南六省區第八屆(94年度)電視劇“金帆獎”三等獎。
獲中國電視協會1995年德育、愛國主義教育電視節目評比提名獎,河南省德育、愛國主義教育電視節目評比一等獎。
獲第十七屆(96年度)中國電視劇飛天獎二等獎。2003年,《紅剪花》被改編成戲曲片。
獲第十八屆(97年度)中國電視劇飛天獎三等獎。
獲第十九屆(98年度)中國電視劇飛天獎一等獎。
獲第十二屆(2000)全軍電視劇“金星獎”短篇電視劇三等獎。
獲第二十四屆(2003)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兒童劇一等獎。
獲2003年全國優秀教育電視節目評獎二等獎。
獲得獲2012年“美國聖地亞哥國際兒童電影節”大獎。
獲首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學術著 作優秀獎。
獲首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學術著作三等獎。
獲中國民間文藝學術著作(2004-2006)二等獎,第八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學術著作二等獎,河南省社會科學(2004-2005)三等獎,鄭州市2004年度優秀社科成果一等獎。
獲1996-1997年度河南省社科聯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榮譽獎,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河南民俗協會、河南社會工作協會1997年優秀成果一等獎。
獲2001年度河南省優秀圖書獎二等獎。